人間煙雲

營養益健康,運動延生命;追求,自信,求新,恒心可助成功!
個人資料
chaly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追夢 (50)博後光陰- 不為教授奮鬥了

(2016-04-09 16:48:50) 下一個

9.8  博後光陰-為什麽不再為教授職業奮鬥?


隨著博士後研究的進展,亞昌的情況不斷地在發生變化。首先是為了能辦H-1 身份而申請並接受的二期博士後,到了新的單位,一切進展正常。可是,他最關心的還是身份問題。既然剛剛來到新的單位,總要給點時間,才能給導師提出辦身份的請求吧。所以在上任後的半年內,不好意思提出如此之要求。隻有一頭栽進研究中去,希望能早點做出成績,得到導師的讚賞後再開口。所以一直到了1992年春,這個事情才提到了議事日程。他向導師提出來後,糸裏同意通過正常途徑幫助申請。整個過程需要登廣告,和錄用過程,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所以亞昌也比較擔心是否能夠辦成此事。他想如果92年不行話,就又要等到93年了。不是怕等一年甚至兩年,主要是亞昌的年紀不等人。已經過了三十,有多少年時間等待啊!況且如果辦不成的話,不但這二期的博士後到期,要找下一個工作,定會難找,而且也不知能否辦身份呢。

所以,為了有多種途徑,亞昌最後還是找到導師,進一步商量。亞昌希望導師同意在幫助辦理H-1的同時,也同意亞昌申請大學教授的位置。導師同意後,亞昌就從92年下半年開始申請大學助理教授的位置。那時和第一期博士後時的情況差不多,空缺位置很少,申請人多,競爭激烈。他申請的有兩個大學是通過了初選。其中的一個大學叫東天納西大學(East Tennessee University),那時他從100多申請人中進入了前五名的。然而,學校係裏隻準備從中選出四名參加麵試。為此,錄用組的頭兒給亞昌打了一個電話,這應該算是電話麵試吧。此後,亞昌再也沒有下文分解了。搞不明白,電話會話好像沒有什麽過錯的地方,基本是順利的,為什麽呢?真是不解,所以隻能歸於語言不足,口音較重,不能使老美輕而易懂吧?

那時的亞昌對自己的專業是很有信心的。認為如果要看學習成績或研究成果的論文,他的申請應該是有競爭力的。但如果學校重視英語口語表達能力,他肯定是處於劣勢。後來從同一位退休的係主任談話中了解到,所有的像賓州大學那樣的大學,在招聘助理教授時都會看以下三個方麵:哪個導師帶出來的,哪個學校畢業的博士和有否在最好雜誌上發表的文章。如果畢業的大學比賓州大差,導師又沒有名氣,又沒有很有份量的論文,那一般是不會通過第一輪篩選的。這是一般的前五十名大學招聘的基本要求和實踐。

然而亞昌不得不把標準放寬到二類大學,這就是他的最低要求,像東天納西大學。因為他認為如果沒能到二流大學,就意味著沒有什麽研究項目的要求,教授的主要任務就變成了從研究過度到了以教學為主。本來單純的教書就不是中國人的長處,到三流學校或是兩年的學院去,不如不當教授算了。為此,亞昌從那時開始就慢慢的改變著自己。從夢想做一名教授到了不一定要做老師,而到公司去的任職的轉變。

亞昌對這一轉變的決定從一開始就不是很心甘情願的。畢竟是從高中畢業到出國,從研究生又到二期博士後研究,整整二十多年,都是想當老師/教授的。現在不得不改變自己的這個追求,那會有什麽痛快的?沒辦法呀,誰叫亞昌選擇了留在美國呢。而在美國這個社會裏,每個人就是在不斷地選擇和被選擇中度過的。所以亞昌心理非常清楚,他必須麵對現實,在這個選擇和被選擇過程中不要倒下,勇敢地去麵對一切,爭取打出一小塊屬於自己的人生和天地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