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煙雲

營養益健康,運動延生命;追求,自信,求新,恒心可助成功!
個人資料
chaly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追夢 - (6)少年夢是讀書,爭工分還是賺錢? (下)

(2015-12-11 23:07:39) 下一個

兒童少年夢- 掙點錢幫幫家裏把糧食買回來吧!

 
亞昌在八九歲時就想,如何能幫助家裏賺點錢把口糧食買回來。小孩一個,說他有賺錢的意識和能力未免太勉強了。他隻知道如能為爸爸媽媽分擔點什麽的,該有多好呀。當時亞昌經過了幾樣印象較深的經曆:第一,他家每年年終都要拿出50到150元左右來把口糧買回來。當時生產隊的按勞分配的政策是,每人有基本口糧, 大人比小孩多,然後再加上工分糧,即每個工分日有糧。每天出勤記工分。強壯勞動力爭的工分高,出滿勤的最多。勞動力多的家庭和非勞動力比例低的家庭,幹一年活下來就有工資拿回家。可是對亞昌這樣的隻有兩個勞動力的和七個非勞動力的家庭來說,就隻有拿錢把糧食買回來了。人家每年領回家工錢的多少,或者說亞昌家每年要出多少錢才能把口糧食領回,主要是取決於當年生產隊裏的除去公糧外的每人口糧的多少和生產隊副業總收入的多少。口糧越多,每工的工錢越低,亞昌家要出的口糧錢就越多。所以在有些年份,他家要分幾批和在幾個月後才能買回口糧。也曾有過不能完全買回的時候。

第二,小孩上學要交學費,要穿衣服,這都要錢。父母既要出工爭工分,還要想辦法去賺錢。所以,亞昌家的兄弟姐妹穿得較差。

第三,全家九口人住在小小的兩房不夠40平方米的房子裏。要建房子,談可容易,不但要有房屋地,還要有錢啊。所謂的房屋地是解放時分給農民的。亞昌家是田中農,沒有分到屋地。所以後來靠用鐵鏟用5年的業餘時間平出一塊在有8米高的1分地建房。

這幾件事都最終都歸根到一個字上,“錢”。亞昌看在眼裏,想在心裏,逐漸慢慢的就形成了一個概念:有本事時一定要“賺錢”。

當時的農村,特別是亞昌家裏賺錢的門路很有限,小孩能參與的就更少了。概括起來可以歸納為如下的幾方麵

(1) 養殖 上農貿市場。亞昌家裏的養植業做得非常一般化,即養的方麵長得不快,種植方麵也一般化。例如養肉豬出欄要一年半至兩年。養鴨到上市要80-90天。養雞也要一年以上才能上市。與種養好的人家相比,要用多出20%的時間。盡管這樣,亞昌家還時時刻刻想各種辦法,往往是慢鳥先飛,早計劃,多養多種。養育方麵主要是肉豬和母豬,每年出肉豬一頭,豬仔出窩一次,能獲得三四百元。亞昌所能做的是幫助淋豬飼料植物,撿野菜飼料等。

除了養豬外,還養鴨上市這個小本生意。亞昌每年暑假兩個月左右的時間就是幫助放鴨,基本到假期結束,鴨子就可以上市了。一隻鴨能賣兩至三元錢左右,如果有二三十鴨子,就能賣五六十元錢。

(2) 種植藥材。這也算是一種副業,盡管當時不是每年都種植草藥材,主要有麥冬,牛七和生地等。亞昌沒能幹重活,就幫除草,整理曬幹藥材,上市岀賣。這份種植生意收入不多,常常能賣到幾十元,也能幫助家裏解決一部分問題。

(3)賣柴。這也是亞昌家的一項副業。由於養植等副業還不能解決錢的問題,剩下來的就靠山吃山了。亞昌六七歲時就到丘陵山區打柴自用。到八九歲時就幫助爸媽到南山頂去打柴,並挑擔到縣城裏賣了。到十一或十二歲時還自己去砍伐柴。去路1小時,砍伐檢柴2-3小時,由於擔著二十至四十斤柴,回家又要1-2小時。一直到晚上八點才能回到家。打回來的柴曬幹後再跟著爸挑到縣城裏賣。有一次,他不小心,左手抓木支,右手砍下,不料刀一彈跳,正好落在他的左手勁上,一小塊皮和肉都飛走。幸好沒有把手動脈傷到。不幸中的萬幸了。一般來說,當時的市價為1-2元/100斤。每次亞昌挑的30-40斤可以掙到幾毛錢。亞爸的也隻有2元左右。盡管不是常常如此,但一年十次二十次是正常的。

(4)、割茅草賣。這一副業是亞昌家裏的主要副業收入來源。各磚瓦廠都用茅草來蓋磚瓦柸以防雨淋。一般上山割茅草要一天。亞昌和姐姐在暑假期間常常跟著爸媽於早上五六點鍾出發,1-2小時後到達目的地,一邊割一邊讓太陽曬茅草。由於沒有成片的茅草,要從其它的草叢裏一根或幾根茅草割出來,所以一幹就是8-10個小時。中間休息時間短,吃點稀飯而以。傍晚挑著半曬幹的兩捆茅草,回到家時已常是晩上8-9點鍾了。當然這樣的活不能天天幹,一年十至二十次是正常的。割回來的茅草,再於次日翻曬至完會幹躁,然後進倉庫保存到有人買。出倉時,再整理,長的和短的分開梱,並分開賣,因為價格有異。送貨上門要趕路二十裏,亞昌的擔子往往是三十至五十斤。當時的市價一般為5-8元/100斤。

(5)、賣棕杆和棕葉。亞昌家鄉有一種多年生的草本植物。長在山坡上特別是在岩石邊上。其莖細長含纖維可用於造紙。其葉用於包裝棕子的過年食品。每年國家造紙行業都來村裏收購莖杆。亞昌就和其他的孩子們,放學後就上山去采伐。一般來說每天可以伐到30-40斤,賣後有0.3-0.4元。除此之外,每年到春節前,亞昌就跟著爸或媽上山釆棕葉,經過整理後與春節前拿到縣城裏賣。一般每年也許能賺取十元二十元。

艱苦生活的磨練使得亞昌慢慢地形成了能吃苦的好習慣。 這為他以後的人生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