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煙雲

營養益健康,運動延生命;追求,自信,求新,恒心可助成功!
個人資料
chaly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追夢 - (5)少年夢是讀書,掙工分還是賺錢 (中)

(2015-12-06 20:27:18) 下一個

兒童少年夢-掙點工分吧!


在當時亞昌的鄉下,一個好孩子的主要表現往往被認為是,聽父母的話,幫父母幹活和同兄弟姐妹不鬧事。對學習好並不看得特別重要,因為長大以後主要是能幹活和持家,能成家和傳種接代。每家農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從小就能勤勞,能幹農活,能跟父母學會持家的本領。

說到幹農活,那應該是大人的事,本與孩子無關。用現在的法規衡量,小孩是不能也不應該幹農活的。更為重要的是,小孩是長身體長知識的時期,幹農活把學習的時間占去了,幹農活會影響身體的發育。 但沒法,農村的孩子都這樣。亞昌也是如此。

種莊稼不但要技術,更重要的是要有力氣,能挑重擔子。常言說,人到山前必有路。 生活所逼時,就會想出各種辦法來。起初,亞昌就跟著姐姐和媽媽, 先學除草。這活簡單,隻要鑒別雜草和莊稼,就何以了。除草包括手拔和鐵鋤鋤。孩子們都隻能用手拔草。

農村每年種兩造,學習插秧的一課是比較難的,它是一種的技術難活。首先,要能分秧,一手托一塊4x8寸並帶有半寸土厚的秧苗,另一手分秧,一般每次要從這塊秧苗中分出5-10根秧苗。然後,把秧苗插入水田裏。每行插下的秧苗要相對的成行,每行相隔6-8寸,每束秧之間的距離是3-4寸。同其他的孩子一樣,亞昌需要跟著學習一段時間才能上路。他就是跟著姐姐和媽媽學的。學會了。生產隊長才會讓他獨立插秧。

插秧看起來不像體力活,可是,它是一種挺累的農活。 正如唐詩詞所述: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一開始,亞昌很不耐煩,而且做了一會就累了。特別是到了晚上,全身累,早上不想起床是常事。不過,小孩嘛,恢複較快。這插秧活還是能夠幹的。

農民除了插秧, 另一主要農活是收割。 同樣的,亞昌也要學習學習才能出勤。農村的收割使用鐮刀,一手抓稻禾,一手抓鐮刀。為了學習和幹收割農活, 亞昌的手指不知道挨割傷多少次呢!

盡管部分農活需要學習後才能掙到工分,好多的其它農活較簡單,看看就會了。 所以,小孩能幹的活也不少。

那時生產隊的集體工是使用記工法。最高分的勞動力出勤一天是10分,依次差一點的勞動力是9,8,或者是7分。工分是靠開會時評出來的,裏麵裏不平等問題多得是。剛剛進入幹農活的孩子們,像亞昌那樣,工分是從1分開始的。其實,除了重活外,多數孩子做的農活如扡秧或者除草等,常常多於大人的十分之一,但對於毛娃娃的“貢獻”嘛,給一點點工分就不錯了。家裏人也明白,爭得一分是一分。隨著長大,工分會慢慢往上走的。亞昌家的幾個孩子都幹活,加起來,也相當於半個勞動力呢!

當然,上麵提到的出勤掙工分是在暑假進行的。除此外,每天放學回來要做的就是幫助家裏做家務活。亞昌當時一家人中隻有兩個老動力,五個非老力。忙裏忙外的肯定是爸媽了。煮飯的和照顧小孩等主要是祖母的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的散活,例如,拾柴,燒火添柴,摘菜洗菜,喂雞喂鴨等。亞昌和姐姐都一直在幹這些活。同時還幫助照顧弟弟妹妹。 幫得一點是一點,積少成多,以減輕父母的負擔。

由此可見, 亞昌少年的早夢之一是想幫助家裏多掙些工分。同時也盡量幫助家裏做點力所能及的家務,除此以外, 他還有一個賺錢的追求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