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住學生宿舍時的那些陳年往事(四)

(2016-03-25 10:23:14) 下一個

我們的希臘人S身材很敦實,出生於一個富裕家庭,不愁吃喝。當時的希臘還沒有遭遇經濟危機,還是很富足的。他不需要象一般的留學生那樣打工掙生活費,但自己的家務事還是要自己操作。

在學生宿舍的地下室有一個公用的大洗衣機。需要洗衣服的學生要事先在一個表格上登記時間,到時用完洗衣機後在登記的地方貼個標花,表示交過費用了。收費不貴,每次一個馬克,隻是交個水電費而已。大部分學生都是攢一個星期的衣服洗一次,當然,有掉色的衣服得分開來洗。洗好的衣服可以晾在宿舍的樓道裏。

有一天希臘人S哼著小調在樓道裏晾衣服。滿眼望去,他晾了整整一衣服架子的深藍衣物,顏色很整齊。我們好奇地問他,是否專門買同色係的服裝,他無奈地聳聳肩,跟我們說是忘了把掉色的衣服分開了。結果是S在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的穿著都是從裏到外的深藍。

要進我們學生宿舍要在入口的大門處欽一個房間的門鈴。進到宿舍裏麵,就可以敲要找的人的房間門。那時候到處很安全,人的防範意識就不強。有時隨便欽一個門鈴,就會有人把大門打開。

星期天的上午,宿舍裏經常安靜,因為好多學生會在周末辦Party,第二天早上補覺。有一個周日上午快十一點了,我們起床後磨磨蹭蹭地往廚房走,看到希臘人S的門口有兩個中年男人等在那裏,時不時地低聲耳語一番。聽所說的語言應該是希臘語。走上前,問是怎麽回事,答說是希臘人的老鄉,敲了好幾次門都沒人答應。我們以為是S的親戚找他,也幫著敲了幾下門,依舊沒有反應,想必是S沒有回宿舍過夜。那兩個人隻好訕訕地走了。

到了下午,我們才在宿舍的走廊裏見到S,告訴他有老鄉找他。他衝我們做了個怪樣,說他什麽都聽見了,就是不肯開門。那兩個人不是什麽老鄉,是“耶和華的見證人”。這下子我們明白了,不過也真是佩服他的忍功,居然憋著那麽長時間不出聲音。

希臘人S平時看起來糊裏糊塗、丟三落四的,讀書方麵可不含糊。他比較快地完成了碩士學業,順利地在另外一個城市找到了一個讀博士的機會搬離了學生宿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