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瑪希婭
本文摘自瑪希婭親子教育新書《家庭親密育兒法》。這本書由中國婦女出版社於2015年9月隆重推出。版權所有,任何媒體或平台轉載均需注明原文出處和作者,以及來自“瑪希婭育兒(maxiyayuer)微信號。
經常有媽媽問瑪希婭:
想必我們很多父母都遇到孩子害羞,不願和人打招呼,說話的時候,那麽父母如何幫這樣的孩子呢?
技巧一:別給孩子貼害羞標簽
開朗大方的孩子人見人愛。帶孩子出去時,許多爸媽都會希望孩子在人前落落大方、彬彬有禮,覺得是特別長臉的事情。但並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做到,有時孩子不願主動跟人打招呼,爸媽就會感到難堪,會向人解釋“孩子太膽小,不會和人交往”“不主動,不活躍”“太害羞,怕見生人”等。
爸媽這些話事實上就是給孩子貼標簽,因為孩子害羞而焦慮過度,於是常常不經意地強調了孩子的缺點,往往給孩子帶來許多不好的感受。
*
*
這樣的標簽更增加了孩子的心理壓力,也給孩子帶來了不良的心理暗示。有時孩子原本沒有爸媽想象的那樣膽小,但因為爸媽不斷地責備,孩子變得瞻前顧後,退縮不前。
技巧二:別因為孩子的害羞而責怪孩子
通常來說,孩子都希望成為好孩子,但如果孩子害羞,他們最怕的就是爸媽對他們的批評和指責。很多時候,孩子原本就可能對自己的害羞而感到自責和內疚。如果爸媽一味地責怪,孩子一定會覺得很難受,長此以往,孩子會失去自信。因此對於孩子害羞的行為,即使感到很焦急,爸媽也不要為此懲罰或指責孩子,勉強孩子,而要對孩子表示理解和尊重,讓孩子明白爸媽理解他們,並幫他們找到害羞的真正原因。隻有這樣才能讓孩子感受到爸媽的支持,積極有效地幫孩子樹立信心。
技巧三:別強迫孩子快速融入同伴交往中
我們可能經常看到這樣的場景:媽媽帶著孩子愉快地來到操場上,操場上有很多孩子跑來跑去愉快地玩耍,可是孩子非常害羞地拽著媽媽的手不肯放開,更不願獨自走向滑梯。看到這種情況,媽媽很著急,俯身對孩子說:“你為什麽站在這裏?快去和其他孩子一起玩。我們是到這裏來玩的,而不是站在一旁看大家玩的。”
在人多的場合,讓孩子從遠處靜靜地觀察可以有效消除孩子的恐懼心理,幫助孩子適應人多的場合。許多孩子由於害羞不願一下子走近其他的孩子,而是需要時間慢慢適應。爸媽可以定期帶孩子去公園,讓孩子先在遠處觀察其他孩子的行動,並幫助孩子找到和其他孩子交流的方法。比如,爸媽可以在孩子滑滑梯的間隙,靜靜地指著從身邊跑過的其他小朋友對孩子說:“這個小女孩手中拿著一個芭比娃娃,可能是她從家裏帶來的。帶自己喜歡的娃娃來公園真是一個好主意。”爸媽通過安靜地和孩子交談,可以引起孩子對其他孩子的興趣,爸媽這麽做隻是給孩子一個啟發,讓孩子自己思考,而不是強迫孩子過去和其他孩子交流。
技巧四:別強迫孩子在人前表演
“快把你今天學的英語說給媽媽聽聽。”想必這樣的話語我們都說過。
孩子學會了一些技能,作為爸媽,我們為孩子取得的成績感到驕傲,也常常想讓我們的孩子在人前表演一番。對於外向、開朗、喜歡在人前表演的孩子來說,這沒有問題,因為他本來就很喜歡這樣在眾人麵前表演,而爸媽可以利用這樣的機會培養孩子的表演才能。但爸媽應該記住的是,並不是每個孩子都喜歡在人前表演。對於害羞的孩子來說,爸媽讓他們當眾表演就是一場最可怕的噩夢,對孩子提出這種要求就是對孩子的傷害。因此,爸媽切忌把自己的孩子當猴子耍,一天到晚要求孩子表演這個,表演那個。就是我們成年人學會了一項技能,也並非都有勇氣當眾向其他人展示。因此,如果孩子不願在人前表演,爸媽不必勉強,更不能因為孩子不願表演而責怪或者處罰孩子。讓孩子選擇自己的方式展現自己的才藝。爸媽可以使用安靜的對話的方式鼓勵孩子向人說明自己學到的才藝。比如,今天學校學了什麽新單詞或新歌曲,聯歡會什麽時候開,準備得怎麽樣等。隻要爸媽有耐心,當孩子有了充分的自信之後,他一定會願意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才藝的。
當然,如果孩子願意表演了,那麽不管孩子表演得如何,爸媽一定要帶頭熱情鼓勵和表揚。爸媽的鼓勵和肯定是孩子的動力,更能減少孩子的羞怯心理。久而久之,孩子的個性也會變得開朗和自信。
總結,要想讓害羞孩子變得開朗自信,爸媽要這樣做:
對於孩子害羞的行為,即使感到很焦慮,爸媽也應避免輕易給孩子貼上標簽,更不要懲罰、指責、勉強孩子,而要對孩子表示理解和尊重,讓孩子明白爸媽理解他們,並幫他們找出害羞的真正原因。
許多孩子害羞、內向是因為還沒有掌握與別人相處的方法。爸媽可以適當地教孩子一些社交技巧,比如,如何向人問好,需要別人幫助時該怎麽做,如何自我介紹等,並在家中和孩子一起練習。孩子一旦能夠熟練使用社交技巧,就會變得自信,並逐漸改善自己的行為。孩子一有主動和人說話的行為時,爸媽需要及時表揚孩子的行為。
讓害羞的孩子落落大方,並不是說爸媽一定要扭轉孩子的個性,爸媽應該尊重孩子與生俱來的個性,並在此基礎上幫孩子發現自己與眾不同之處,學會如何使用正確的方法落落大方地與人相處。
關於瑪希婭:精通中英日三語,就職於加拿大大學。早教、北美家教、英語啟蒙研究者。崇尚親密養育,把孩子培養為德,智,體全麵發展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