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天生我才必有用

(2018-03-18 15:01:43) 下一個

天生我才必有用

 

二寶兒三四歲那會兒,咱不能免俗地問了天下父母都會問的問題:寶寶長大了想做啥?二寶兒眨了眨眼,“我長大要當爸爸!”當爹的一臉驚愕:“那個不算理想。”咱抱著二寶兒的小胖臉親:咱寶寶好有愛心, 實實在在就是咱的小棉襖。

 

小學二年級的時候,平常嘰嘰喳喳的小棉襖兒一臉的沉思樣:“咱班上Eric好聰明,都會分數了,Eric說他長大要當數學家,Amy說她要當作家,因為她好會講故事。我呢,哪個都不如別人,所以我長大了就做慈善家!”爹有些無奈:“當慈善家之前,必須先幹別的,有了許多錢才能做慈善。”咱捧著依舊胖乎乎的小臉:咱寶兒心裏裝著全人類,要做天下人的棉襖。

 

上了初中,棉襖的裏子變薄,充其量就是一件夾克了。二寶兒去州裏的科學比賽打醬油,比賽的科目正好分到了遺傳學, 回家鄭重宣布:咱好喜歡這個領域,今後就準備研究遺傳了。老爸語重心長:“學生物,估摸著最好也就是到NIH做研究,勉強養活自己。”二寶兒不以為然:“咱就像Big Bang Theory 裏麵一樣,找個roommate不就行了。”咱這個當媽的衝著老公不滿:“寶兒喜歡啥就幹啥,別指望孩子,有本事自己打天下,子孫萬代都不用愁。”

 

唯一出乎意料的是二寶兒這次當了真,高中四年選完了學校提供的所有的生化課,參與了好幾個生物的club,繼續去各種賽事打打醬油。當媽的雖然傷心夾克已降級到了背心,但還是驚喜一貫嘻嘻哈哈的寶兒居然是堅持理想的自推娃兒,隻是時不常會采用愚公移山的笨辦法。

 

被老爹言中,二寶兒去年暑假高三結束,真到了NIH做學生工。 最初的興奮勁兒過去,寶兒沉默下來,做試驗同組的七個人全部是外國移民,年輕的博士後發愁簽證和助教的職位,有了正式工作的抱怨越來越困難的課題經費。寶兒向來把外行爹娘的勸告當耳旁風,但這些曾經也是滿腔熱血的專業人士的苦楚還是給了孩子展現了一個殘酷的現實。一個夏天下來, 二寶兒認真地告訴我們他的新決定:準備將來上醫學院。老爸一臉的喜慶,拍著胸脯:“爹給你出學費!”當媽的心裏難受,生物和醫學原本就相似,這個年齡的孩子轉換興趣也屬正常,隻是這變換的理由怎麽都聽著讓人心酸。

 

我終於明白自己才是真正的棉襖,一直試圖著為咱家的寶貝遮風擋雨,隻是終於到了孩子脫下棉襖,獨擋嚴寒的時候了。二寶兒今年畢業,年前順順利利ED進了自己喜歡的大學。這不兒,已忙著在facebook上和學哥學姐們聯係。 前兩天,寶兒跟咱嘀咕:人家都說學醫時間長又艱苦,是不合算的投資,好多人都轉學經濟了。啊?咱心中歎氣,當爸媽的隻能牽手到這裏了,天生我才必有用,相信明天會更好。

 

二寶和他的小棉襖兒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幾句閑話 回複 悄悄話 讚好文太幽默啦!學習您育兒的包容和智慧。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