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邦昌,字子能,永靜軍東光人(今天河北阜城縣人),唐代名相張九齡的第十世孫,金人刺刀下冊立的大楚皇帝。生於公元一零八一年,卒於一一二七年。進士及第,曾任禮部侍郎。在宋徽宗、欽宗之交國難之際出任中書侍郎和少宰等要職。當金兵圍困北宋首都開封(東京卞梁)之際,欽宗皇帝令張邦昌陪康王趙構(後來的高宗皇帝)去金營議和。此時的議和當然是城下之盟,不會有什麽好的名聲和好的結果,正如李鴻章不願在甲午戰敗後去日本議和是一樣的,一定會落下個漢奸賣國賊的罵名。即使康王返回朝廷後,欽宗仍命張邦昌為河北路割地使,這是朝廷的旨意,作為臣子是不能違背的。
當金人將要押走徽宗、欽宗及皇室成員而決定立異姓皇帝時,張邦昌成了金人看中的候選人。此時張邦昌打算自殺,他不想背上叛逆的罪名。可有人勸他,如不聽從金人的安排,金人就要對東京卞梁屠城,老百姓生靈塗炭。當孫傅、張叔夜、秦檜等提出仍立趙姓為皇帝時,他們均被金兵抓至金營。萬般無奈,張邦昌在哀嚎不願叛立聲中被冊封為皇帝。
即使被冊封,他依然避免去皇帝正殿辦公,決不稱朕,隻允許別人稱他為相公,而不許稱陛下,絕不以皇帝身份召見大臣。並且封存府庫,期待歸還政權與漏網的宗室康王趙構。當金人撤離卞梁時,要留下一支金兵部隊保護張邦昌政權,張邦昌堅決謝絕。一俟金人離中原而去,張邦昌立即決定遜位,歸還政權與趙構,他身邊多位近臣王時雍、徐秉哲等勸他不要退位,但也沒能改變他歸政趙宋的決心。代政期間他讓趙宋太後(哲宗皇後)垂簾聽政,並對趙宋表示“所以勉循金人推戴者,欲權宜一時以紓國難也,敢有他乎?”。老子雲: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張邦昌做了短短三十二天看守皇帝,為國家、黎民百姓和趙宋王朝算是盡了一份心力的,盡管是極不情願的。由於激進大臣李剛等反複進諫,張邦昌後來被趙構賜死。張邦昌在國難當頭雖不能死節,但他絕對算不上什麽大漢奸。
當紅二代接掌中國最高權力後,決定對鳳凰男徐財厚下手時,太子黨掌控的媒體在對徐財厚狂轟爛炸同時也劍指張邦昌,並把張邦昌列為中國曆史上十大漢奸,然而張邦昌比稍後也是被金人所立的偽齊皇帝劉豫對趙宋王朝的傷害差遠了,劉豫可謂是死心踏地效忠金人而決心與南邊的趙宋政權死磕,也不見共產黨的任何媒體有隻言片語對劉豫的鞭撻。太子黨這樣做是有深層動機的,它是警告象胡錦濤這些鳳凰男們不得染指最高權力,不要對皇權有任何非份之想,天下是他們父輩打下的,隻有他們有權當皇帝,象張邦昌、胡錦濤這樣血統不正的人即使組成看守政府都是不可以的,不管你多麽謙卑,哪怕向太子黨主動繳械也是要受到懲罰。從令計劃的處理手法上看,處理團派鳳凰男就是處置張邦昌的翻板,一旦你投書輸誠效忠,那就是你下大牢之日,因為那表明你沒有抵抗資本了。坦白從寬,牢底坐穿;抗拒從嚴,回家過年。
山雨欲來風滿樓,接下來要上演的便是一場廢儲大戰了,必須廢掉胡錦濤指定的第六代接班人胡春華,紅二代慶豐包子就能終身獨裁,進而皇帝的春夢就有可能變為美妙的現實,江山永遠掌握在當年燒殺搶掠的山大王的後代手中,這樣他們才不用擔心他們的罪惡曆史被揭開。看吧,帷幕已經拉開了,好戲連台,眾多小醜角色很快就會登台表演了,為從主子那討到一點殘渣剩飯而衝鋒陷陣的奴才們的眼睛已經發綠,隨時會瘋狗般地撲向對手,中華民族經曆了自元朝以來外族人或外族邪教組織的酷政統治元氣大傷,雖無豫讓、荊珂式的英雄人物,但仍不乏仁人誌士,到了二十一世紀互聯網絡發達的今天,如果中國人還不能阻止這場醜劇的上演,那也太悲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