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高以其指鹿為馬而家喻戶曉。按照司馬遷巜史記》,其故事情節如下:趙高欲為亂,恐群臣不聽,乃先設驗,持鹿獻於二世,曰:‘馬也。’二世笑曰:‘丞相誤邪?謂鹿為馬。’問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馬以阿順趙高。”
其大意是:趙高在秦宮想要篡奪秦帝國最高領導權,恐怕各位大臣搗亂,就先設下圈套設法試探。於是帶來一隻鹿獻給二世皇帝胡亥說:“這是一匹馬。”二世笑著說:“丞相錯了吧?您把鹿說成是馬。”二世接著問身邊的大臣,左右大臣有的沉默,有的故意迎合趙高說是馬,有的說是鹿,趙高就在暗中打擊那些說是鹿的人。以後,大臣們都畏懼趙高。
趙高究竟是誰?竟有如此能耐。太史公寫道:趙高者,諸趙疏遠屬也。趙高昆弟數人,皆生隱宮,其母被刑僇,世世卑賤。秦王聞高力,通於獄法,舉以為中車府令。高即私事公子胡亥,喻之決獄。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法治之。毅不敢阿法,當高罪死,除其宦籍。帝以高之敦於事也,赦之,複其官爵。
就是說,趙高是趙國血脈比較疏遠的王室成員,出生卑微,從小就被閹割而成為宦官,他的母親也被刑法處罰。秦王贏政聽說趙高能力很強,而且精通刑獄法令,就提拔他擔任了中車府令。趙高就私下侍奉公子胡亥,教導胡亥決斷訟案。趙高因事犯下了重罪,贏政讓將軍蒙毅依照法令懲處他。蒙毅(其兄蒙恬為秦國名將)不敢枉曲法令,依法應當判處死刑,剝奪他的官籍。秦王嬴政欣賞趙高的能力,赦免了他的刑罰,恢複了他原來的官職。
從司馬遷筆下的記述可判斷趙高一家極有可能是因戰爭被俘虜到秦國的趙國王室成員,因戰爭被俘而成為奴隸,後又被閹割成為太監。趙高有著趙氏王族的高貴血統和果敢的勇氣,以及超人的智慧。但是作為趙國宗室成員,趙高卻對秦王朝有著血海一般的國仇家恨。在長平之戰中,秦國戰神武安君白起率司馬錯和李信等名將打敗趙國年青將領趙括的部隊後坑殺四十萬趙國降卒。這種痛苦的記憶一定是深深刻在趙高的內心深處,正如楚人對秦人的刻骨銘心的仇恨一樣,發誓: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那麽一統天下後橫征暴斂、殺人如麻的暴秦是怎麽滅亡的?西漢長沙王太傅賈誼在其上疏漢文帝劉恒的《過秦論》中對秦國當時之強大有詳細描述”.... 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製六合,執棰拊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係頸,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裏。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於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殺豪傑,收天下之兵,聚之鹹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後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固,金城千裏,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
賈誼在其文中分析秦帝國滅亡原因時卻得出結論是由於秦一統天下之後廢棄先王之道,以致“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這顯然是政治正確的結論。中國曆代統治者為了巧裝打扮自己為廣大人民的代表,也不遺餘力地為賈長沙這一結論喝彩,屢屢將誅滅暴秦的功勞完全歸於陳勝、吳廣、項羽、劉邦之輩。但非常遺憾地說:賈太傅所說的原因隻能算是原因之一,而不是根本的原因。那麽什麽是根本原因呢?堡壘從內部攻破,趙高聰明地借力打力,四兩拔千斤,幾招下來便讓他的夙敵於奄奄一息:為天下人殺了秦帝國皇位合法繼承人贏政長子公子扶蘇及大將軍蒙恬在先;殺二世皇帝胡亥,逼胡亥的接班人嬴子嬰去掉了皇帝稱號,讓秦帝國複歸為一個諸侯王國在後;並且挑起秦軍內部分爭,還派人聯絡劉邦的農民起義軍,從內部策應起義軍。讓農民起義軍輕易收拾這死而不僵的大秦帝國,以致最後一任國王嬴子嬰身首異處。
趙高的成功經驗表明:要戰勝強大的獨裁極權體製,決不能椽木求魚、刻舟求劍,死拚硬打,隻能以四兩拔千斤的聰明辦法,借力打力,從內部瓦解摧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