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有兩人的生日在八月份,兒子是八月裏的最後一天。他的辦公室同學給了他一個surprised birthday party, 也是經典。蛋糕店的人將他暫名為 Tharles, 我聽起來怎麽有點 Czar - “沙皇” 的 味道,也蠻好的。今天孩子己正式長大,我們應該稱他 Mr. ,過幾年再稱他 Dr. 。 在這裏遙祝 'Tharles' 生日快樂!
時間過得很快,以前過生日就是過生日,現在是過的一種 "心情"。 孩子成長過程其實是一層一層的與父母剝離出來的,該“剝”的都“剝”了,最後一層在今天剝離了。
孩子12歲可以獨立去學校;18歲成為獨立的公民可參與社會政事,也可以掙錢養活自己;21歲大學畢業,可以正大光明的喝酒,可找一份工作或繼續上學。在26歲前,他們可以接受家庭的一些支持,經濟上和醫療上。 但是一旦 26歲一到,這些來自家庭的支持被全部切斷,法律上的個體分離。也就是說這個年青人,不管是學生或遊民身份,不再是父母名下的家庭的法律成員了,不再共享父母的經濟和醫療保險,唯剩下的關係就是血緣和親情。 "26" 是不是一個 讓父母 “灼痛” 的數字呀?
這個孩子早己離開家,愈來愈遠,但每離遠一次,總是給自己找一個借口,他會回來的。14歲高中住校,一年也就假期時回來,但不論怎樣,我們還可開車,周末去他學校與他吃頓午飯。上大學了,跑到那個風大的城市,雖然開車不可行,但是一年飛一次也可去看他,再加上寒暑假他也要回來。那個城市那麽冷,想著還有盼頭:畢業後總是要回來的。那知人家畢業後不久跑到西邊去了,這下沒戲了,他是不會回來的了:那裏地那麽大,陽光那麽明媚,聰明人那麽多,怎麽也瞧不上這個一年有7個月冬天的東北小地方了。但不論怎樣,父母還是被需要的吧,拿生活學習醫療費,一年一度的節日還是要回來的。 但是,從今以後,我們沒有借口了。
天下父母心:給予,守著我們,越近越好。天下CBA: 不要,遠離你們,越遠越好。 ( CBA: Chinese Blood American)
寫著寫著就將一堆自己都未曾意識到的情愫從“筆間”流露出來了,引起了一些共鳴。孩子上大學去,我們會說“空巢”了,這是“物理”家園層麵上的。而孩子上“社會大學”去了,這是“精神”家園上的,我覺的我現在經曆的是第二次"空巢"。 但是我們應該欣慰,我們曾都是一個快樂的 "弓箭手" 。
《致我們終將遠離的子女》. 紀伯倫
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借助於你來到這個世界,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旁,卻並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愛,卻不是你的想法。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
卻不是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屬於明天,
屬於你做夢也無法到達的明天。
你可以拚盡全力,變得像他們一樣,
卻不要讓他們變得和你一樣,
因為生命不會後退,也不在過去停留。
你是弓,兒女是從你那裏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著未來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盡力氣將你拉開,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遠。
懷著快樂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彎曲吧,
因為他愛一路飛翔的箭,也愛無比穩定的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