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姆斯特丹 (以下簡稱她丹城以省去四個字 )是我們這次旅行的大本營:郵輪啟航於斯也歸航於斯。為此,我們在丹城多停留了3天。
丹城在13世紀從一個低窪沼澤地的小魚村逐步發展為歐洲的一個重要貿易城市,和到今天的集金融,貿易,文化和旅遊為一體的世界都市。在到達第二天我們步行幾個街道後,對這個城市就有了一些“短平快”的影像。這個城市很“黃”,她以橘黃色作為皇家色徽,以字母 “XXX" 代表市徽。 這個城市很“自來熟”,她的市名標識是“IAmSterdam”  即“我是丹城人”,讓毎一個來這裏的人都覺得放鬆回家一般。丹城很開放很友好。大多數丹城人都能講英語,美聲英語而不是其他口音囉,讓人感到 "鄉音”親切。丹城商家也樂意接受美元,一下流入我們心中的那份感動喲無言以表。記得十幾年前,綠票子(很通行)隨意招揺過市,但現在付款前我們必須禮貌的先向一句,would you take US dollar? 能夠付美元嗎?丹城是一個自行車的城市,自行車, 公交車, 私家車(較少)與人同道,穿街走巷時都要特別小心騎車的人撞上走路的人,他們的速度快極了, 車技也極棒。感覺非常親切,就象回到上海80年代:我也會飆車!
和所有來過這裏的人一樣,我們也特別喜歡小船蕩漾的運河從城中心一圈一圈的環射下去,喜歡那風格、時代各異的木橋, 鐵橋, 石橋, 吊橋。我們驚歎水道可以這樣隨意布置,橋梁可以建得如此多。波光粼粼的河穿梭於城裏的千座風歆猶存的橋,一幅水都風光一下鑲嵌於眼簾。有時我們在岸邊小歇輕飲,看河上的船隻過往,致意船上的遊人或情侶。不經意中發覺我們又成了船上人的一道風景。當我們迎著他們笑意瑩瑩的目光時,我們己被留在他們的鏡頭裏。水美橋美心情美,畫裏畫外皆成畫。
據Wikipedia 介紹,阿姆斯特丹的運河總長度超過100公裏,擁有大約90座島嶼和1,500座橋梁,使得該市被稱為“北方的威尼斯”. 三條主要的運河:紳士運河、王子運河和皇帝運河,開挖於17世紀的荷蘭黃金時代,組成環繞城市的同心帶,稱為運河 ( grachtengordel )。
在丹城的頭兩天,我們主要活動就是在老城隨意走走,看看旅遊指南上建議的景點。另外,孩子們還給我們穿插了一些其他活動。在老城古董小店“淘寶” - 陳年的明信片或別致的戒指等都是孩子們的心儀;逛自由小商品市場街,好似逛中國的廟會,有看有吃,五花八門,還可與商家討價還價;路過皇家小音樂廳,來場說看就聽的音樂會;在現代藝術館欣賞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品,現代藝術品讓人感覺自己也可為之;踏上浮船連成的鬱金香花街,驚訝數不清的品種和奇特多樣的花苞;乘坐城區的公交車,包括有軌電車,公共汽車和火車,體驗一下 “ 用腦上車用眼下車 " 的緊張和 "成就” 感。
親切·懷舊·童話 大概就是這個城市留給我的記憶了,感激。
 
 自行車的城市
自行車的城市
 
 水上歺廳
水上歺廳
 
 交通中心大廈
交通中心大廈
 
 在運河邊償償傳統小吃
在運河邊償償傳統小吃
 
 運河與橋
運河與橋
 
 以船代步
以船代步
 以船交友
以船交友
 
 海壩廣場 (Dam Square),  過去Amstel 河出海口 的海壩所在處, 現在己是國家重要集會廣場。
海壩廣場 (Dam Square),  過去Amstel 河出海口 的海壩所在處, 現在己是國家重要集會廣場。
 
 城中心的特色奶酪小店
城中心的特色奶酪小店
 
 各種各樣的鬱金香花苞
各種各樣的鬱金香花苞
 Amrtah hotel 的外觀。20世紀初,這裏是幾個主要船運公司的辦公大樓,從這裏船隻的進出港口一目了然 - 控製了港口就是控製了貿易也就是掌握了財富。這個建築的設計不計成本在豪華繁複獨特上:  建築內外大小細節全是以船、波、海洋生物為裝飾。
Amrtah hotel 的外觀。20世紀初,這裏是幾個主要船運公司的辦公大樓,從這裏船隻的進出港口一目了然 - 控製了港口就是控製了貿易也就是掌握了財富。這個建築的設計不計成本在豪華繁複獨特上:  建築內外大小細節全是以船、波、海洋生物為裝飾。
 

老城的鑽石小店。很多美國店家每年定期來這裏為顧客定購或定做鑽石飾品, 因為這裏的質量好且價格相對低廉些。
 水城
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