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作者 周柯江
前言: 周柯江的回憶錄。周博士是浙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1978年-1982年就學於複旦大學物理係無線電專業,俗稱新三屆的大學生。經周教授同意轉載
我家的福貴(一)
前言
2006年暑假,在美國我妹妹家裏看了張藝謀導演的電影《活著》,葛優演的福貴讓人笑,笑裏帶著心酸,最後像喝了含五味子的中藥一樣-五味雜陳;回國後在書店裏看到餘華的小說原著,就買了一本;後來國內又在播放根據小說《活著》改編的電視連續劇《福貴》。我總覺得福貴特別像我的一位親戚-我的二姑父,而且覺得就是在描寫他!二姑父已經過世,但我不敢跟他子孫講這種感覺,生怕他們不高興。不料一次見到二姑父的長孫(我的表侄),他主動談到“福貴簡直和我爺爺一模一樣”!他爺爺在世時他就讓老人家看電視劇《福貴》。我沒想到他居然和我有一樣的感覺,於是,我和他談了許多關於我二姑父的故事,加上我從我老爸那裏聽到的,我盡量忠實地記錄下來,有不準確之處將來再修改。
我老家的縣是雙中心城鎮結構,一個悅澄鎮在縣西,是縣府所在地;一個是弘嶠鎮在縣東。清朝末年,離弘嶠鎮不遠的丹曦鄉林氏家族有一個有名的大戶林老太爺,有良田近千畝,在人多地少的當地可以說是巨富。林老太爺怎麽發家的,卻是雲裏霧裏說不清楚,有一種說法說是:太平天國的兩個士兵逃到當地,行動鬼鬼祟祟被林老太爺跟蹤,士兵在一間廢棄的房子裏掩埋寶藏,等士兵離開後寶藏被林老太爺起獲。那兩個長毛士兵再也沒有回來過,也許被大清政府抓住砍了頭。而林老太爺用這筆寶藏在當地買田買房,在極短時間裏成為縣東這邊數一數二的大地主。
林老太爺有四個兒子,四個兒子長大成人後,林老太爺就給他們分了家,每人分到數百畝稻田,還有弘嶠鎮的店鋪。四個兒子有了錢就開始吃喝嫖賭抽,特別是賭與抽迅速地消耗掉他們以為是金山銀山的家產。林老太爺的小兒子財產更多,因為他不僅分到一份家產,他還過繼給林氏家族裏的一位寡婦,寡婦的遺產也留給了他,所以他瘋狂享受生活,早早地掛掉了,留下一個二歲的兒子,這個兒子就是後來我的二姑父。
我祖父是山麵鄉人,一聽山麵鄉就知道是在大山裏,離現在的DY山風景區隻隔了一座大山。祖父1921年以全省統考第一名的成績從省立第十一師範學校畢業,回到他的母校縣立第二高等小學(原弘嶠東廂高等小學)任教,後來還擔任過校長。(民國初年小學分為初等小學和高等小學,學製分別為三年製和四年製,類似於現在的初中和高中。而中學不分初高中,學製四年。當時縣裏沒有中學, 得到中心城市HW去上。)因為離家遠,所以工作日祖父就借住在丹曦鄉周氏發源地的凰堂村,住在一位本家家裏。凰堂村至今保留著完好的明清建築群。
一次,林老太爺到凰堂村找朋友聊天,正好遇到我祖父,聊天中談到了孩子,林老太爺要為他的孫子和我祖父的二女兒結娃娃親,祖父推辭道:“您是大財主,我是窮書生,我怎麽敢高攀啊?”林老太爺說沒有關係,他們共同的朋友也極力主張二家結親,並由他保媒。我二姑媽還比我二姑父大二歲。
我祖父祖母第一個孩子是個女兒。後來又生了二個男孩,可惜二個男孩得了“臍帶風”,都沒有存活,所謂“臍帶風”就是用生鏽的剪刀剪臍帶,導致嬰兒破傷風。同樣的接生婆同樣的剪刀,男孩沒法存活,女孩卻啥事都沒有。我二姑媽出生時身子瘦小,我祖母見又是一個女孩很不高興,把她扔進籃子裏,放到雜貨間,準備等孩子沒了呼吸拿去埋掉。二姑媽命不該絕,正巧我祖父回到家裏,趕緊跑到雜貨間,發現二女兒已經凍得身上發紫,趕緊用羚羊角粉煮湯給嬰兒灌下去,小女孩逐漸有了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