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作者:周柯江
前言:周柯江的回憶錄。周博士是浙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1978年-1982年就學於複旦大學物理係無線電專業,俗稱新三屆的大學生。經周教授同意轉載。
我家的福貴(六)
不能說我二姑父的朋友都是“狗朋狐黨”,他最要好的把兄弟有正經職業,這位把兄弟還是姑父兒子(我的表哥)的幹爹。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回老家,和姑父聊起他的把兄弟,他兩眼放光,高興地說:“1947年我在南京工作,我的把兄弟是中央憲兵學校訓練部的中校主任,我是門房部的少尉主任!”,我從未聽我老爸說起過二姑父還在南京任過職。回省城後我問老爸,老爸一聽聲音提高了八度:“什麽呀?!他跑到南京找他把兄弟玩,花天酒地好幾個月,臨走時把他把兄弟的憲兵中校製服穿回來了!回到弘嶠,整天穿著製服招搖過市,逢人就說他在南京當了官。他的把兄弟非常生氣,寫信讓他立刻把製服寄回去。”,老爸繼續說:“你二姑父在南京時,我正在裝收音機,漆包線、可變電容、電阻我都自己做成了,隻有耳機自己做不成,寫信給他請他給我買一個。他回來後跟我講:“HX,HX(我老爸的名字),我把耳機給你買回來了,就是回來時忘記在了南京!”,“從那之後,我就注意他的講話,他講的哪一句是真話,哪一句是吹牛,我現在已經能夠完全分辨得出來,有時覺得非常有趣。”
二姑父二姑媽很早就生了一個兒子,姑父要兒子認他把兄弟為幹爹,他把兄弟那時還沒有結婚,按當地習俗沒結婚的人是不能當人幹爹的。姑父不管這些,死皮賴臉地一定要把兄弟認下這個幹兒子。
臨解放前,把兄弟去了彎彎,在那裏一路升遷,以中將銜退役。二岸三通後,把兄弟帶著禮物看望姑父和表哥。也許統戰需要,姑父終於風光起來。
他那位女婿兼朋友胡某發現他的大哥胡WQ是國軍的一位上校,抗戰期間出任山西某縣縣長,與GCD有合作。胡WQ在與日軍作戰時身負重傷,不久在武漢犧牲。於是,一座紀念亭在破敗的胡家老屋旁建立起來。我姑父覺得很有麵子,覺得當年沒有看錯這位落魄的朋友兼女婿。
到了晚年,姑父終於找到了一些他年輕時孜孜以求的體麵和風光,成了地方上的有聲望的人。
教授寫回憶,不得不如此,凸顯一邊高速發展,一邊畸形發展。
才覺得“自由”之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