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同盟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個人資料
正文

90歲生日快樂!仍在指導雜交水稻科研的袁隆平院士(圖)

(2019-08-09 12:28:11) 下一個

袁隆平 生命時空初值=66303.49536(中A偏感)
鄧則   生命時空初值=71343.98433(理性B)
心心相印指數=30.0305403% 經典
心心相印指數=99.8414962% 量子

兩人的量子心心相印指數很高,幾乎100%,祝福!!!!!

90歲生日快樂!仍在指導雜交水稻科研的袁隆平院士(圖)

文章來源:  於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9721 次)
 

2019年8月9日(農曆七月初九),是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雜交水稻專家袁隆平的90歲生日。鮐背之年,這個造福全世界的科學家,仍在指導雜交水稻的科研工作。

在他的時間表裏,沒有暫停,沒有休息。

畝產700公斤,900公斤,1200公斤……超級雜交稻高產攻關不斷取得突破,由袁隆平寫就的雜交水稻故事,被一筆一畫鐫刻在曆史坐標上。得益於科學技術,中國糧食總產量也連年增長,從1966年的4000億斤,到2018年已達13158億斤

吃不飽飯對中國人來說,已經徹底成為曆史。



袁隆平 資料圖

這樣的饑荒場景,不可能再出現了

中國有十幾億人口,吃飯問題是頭等大事。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糧食總產量接連跨上新台階,確保了國家糧食安全。國家統計局報告顯示,2018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突破13000億斤,比1949年的2700多億斤增長了4.8倍

如今,吃飯問題對老百姓來說已經走遠,而在上世紀60年代,“吃飽飯”曾是困擾中國人的一件大難事

“饑荒的時候餓死人,我都親眼見過。大家都沒有飯吃,叫花子過去討飯,飯都沒有,你討誰?”

1973年,在經過9年的艱苦努力後,袁隆平成功育成世界上第一個實用高產雜交水稻品種“南優2號”;1976年起,雜交水稻得以在全國大麵積推廣應用;雜交稻對糧食增產的貢獻是巨大的,它比常規稻平均增產20%左右,每年增產的糧食,可多養活7000萬人。目前,我國雜交水稻年種植麵積超過2.4億畝。

擇一事,惠眾生。袁隆平的雜交水稻,為解決世界饑荒問題作出巨大貢獻。

從上世紀80年代至今,袁隆平和他的團隊為近80多個發展中國家培訓了14000多名雜交水稻的技術人才。目前,全球有40多個國家和地區實現了雜交水稻的大麵積種植,每年種植麵積達到了700萬公頃。在馬達加斯加、尼日利亞等非洲國家,雜交水稻也不斷創造高產紀錄,原來每公頃3噸的產量,目前已經刷新到了10.8噸。

 

袁隆平與鄧則:一段師生戀,一生賢內助  

   (2013-11-18 14:48:29)轉載▼

文/成小晟
1953年夏,23歲的袁隆平從西南農學院畢業,在組織的分配下,他來到偏遠荒涼的湖南省黔陽縣安江農校教書。正值青春戀愛的年紀,袁隆平卻把全部的心思放在了工作上,這樣一過就是三四年,當同齡的老師都相繼步入婚姻的殿堂,甚至做了爸爸媽媽,可他仍然過著“孤家寡人”的生活。混跡在學生中間,留著運動頭,穿著粗布衣的他讓人很難想象他是一位中專教師,並且,生性隨意的他經常不換衣服,一件襯衣穿髒了,他就把衣領翻過來又穿,有時在課堂上講到興起,他甚至直接用衣袖擦黑板。就這樣,他依舊過得十分充實。
袁隆平不著急,可身邊的朋友替他急了,於是,一位同事忙著給他介紹女朋友。麵也見了,感覺也不錯,可袁隆平一心撲在工作上,約會時間並不多。偶爾見麵,女孩也總喜歡拉上介紹人,一來二往間,袁隆平感覺自己成了可有可無的人,而介紹人和女孩卻有說有笑。看出端倪後,袁隆平倒也知趣,幹脆退出了事,最後,介紹人變成了新郎官,而落單的袁隆平又成了“自由人”。
1963年初冬的一天,袁隆平的另一個同事又要給他介紹女朋友,並且保證這次一定成。等袁隆平趕到了學校附近的黔陽縣兩路口農技站時,他徹底傻眼了,麵前的女孩竟然是自己曾經的學生鄧則。袁隆平清楚地記得這個活潑開朗的學生,隻是這樣的會麵讓他尷尬。而鄧則卻顯得落落大方,因為家庭出身不好,她的婚姻問題也一度變成苦惱。在一次同學聚會上,當有同學談到袁隆平,並且有意無意問她印象如何時,她直言不諱地說:“挺好的,教學認真,待人誠懇,人品更沒得說。”聽到如此高的評價,鄧則的老同學就動了撮合他們的心思。
初次見麵的局促很快就被打破了,鄧則的快言快語打動了袁隆平的心。他開始出動出擊,並寫了一首深情而優雅的詩歌表白:“茫茫蒼穹,漫漫歲月,求索的路上,多想牽上,一隻暖心的酥手;穿越淒風苦雨,覓盡南北東西,驀然回首,斯人卻在咫尺中。”由此,他們開始約會。
因為是師生戀,經常一同外出時,難免有人背後議論,說影響不好。憨厚耿直的袁隆平不幹了,他說:“什麽影響不好!我們大男大女,談情說愛,正正當當,以後還要繼續擴大影響呢?”同事們擔心夜長夢多,積極鼓勵他求婚,袁隆平也有此意,於是在1964年正月初五那天,袁隆平在籃球場向鄧則求婚了。幾斤喜糖,師生同慶,鄧則就穿著那套火紅的球衣,他們閃婚了。那時,袁隆平33歲,鄧則25歲。
婚後,袁隆平的生活起居都得到了很好的照顧,他專研的勁頭更足了。在彼此的稱呼上,鄧則喊丈夫為“ 袁先生”,而袁隆平則稱呼妻子為“賢內助”。
那時,袁隆平正在試驗培育雜交水稻,可當時的社會環境讓他的研究步履維艱,甚至有人把此作為罪證攻擊他。艱難的歲月裏,他培育的秧苗被折斷,丟得滿地狼藉。看著自己辛苦的成果被人無情糟蹋,一向樂觀的袁隆平幾乎昏了過去,他渾身顫栗、跌跌撞撞地回到家中,一下便倒在妻子的懷裏。此後幾天,他像魔怔了一樣,口中反複念叨自己的秧苗。鄧則安慰他說:“沒關係,頂多是去當農民,我和你一塊去,隻要不離開土地,我們就有希望……”妻子給了袁隆平站起來的勇氣,他爬下床,找到殘存的秧苗繼續培育。
後來,在有關部門的重視下,袁隆平才得以安心科研。隻是由於常年在外,家裏的重擔全部落在了鄧則身上。為了不影響丈夫的工作,1974年,袁隆平的父親去世,1982年,鄧則的母親罹患癌症病逝,鄧則都沒有告訴丈夫。她不想他為家事煩擾分心,她要做他最堅強有力的後盾。
長期的家務和照料雙方的老人,鄧則1982年突患病毒性腦炎,在被緊急送往醫院後一直昏迷不醒。袁隆平急忙趕回來,通宵達旦地守護在她身邊,擦身子、換衣服、喂雞湯、並伏在她耳邊輕輕哼唱英文歌……就是這樣不眠不休的照顧,一個月後,鄧則竟然奇跡般地痊愈了。
即便取得巨大的成就後,袁隆平生活依舊簡樸,他穿的襯衣十多元一件,並且總買打折的,但對鄧則卻嗬護有加,每次出差,無論多忙,他都會給她買禮物。去國外出席會議,他有時也會帶上鄧則。怕她走丟,他把住的地方的電話號碼和地址都寫在牌子上,讓妻子隨身攜帶,又教她說簡單的英文。如今,年過八旬的袁隆平依舊身體健康,一到周末,他就會攜鄧則進城逛街,橫過馬路時,他也總是緊緊牽著她的手,那份深情,令人動容。
笑著調侃自己“80歲的年齡、50歲的身體、30歲的心態、20歲的肌肉彈性”的袁隆平,這健康的體魄,幽默的智慧又何嚐不是鄧則幕後的功勞。正如袁隆平曾說的:“我這輩子最大的幸福就是在別人都不肯嫁給我的時候,鄧則毫不猶豫地答應了我的求婚。在我人生最困難的時候,她始終和我在一起。”這段一開始曾遭人質疑的師生戀,走到今天,不就是最好的幸福證明嗎?

袁隆平與鄧則:一段師生戀,一生賢內助

  (2013-11-18 14:48:29)
標簽: 

袁隆平

 

鄧則

 

師生戀

 

情感

分類: 櫻花紛落處

袁隆平與鄧則:一段師生戀,一生賢內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