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同盟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個人資料
正文

美國總統愛情故事係列(5)

(2017-02-17 07:39:59) 下一個

詹姆斯·門羅 生命時空初值=63490.76919(感性D)
伊麗莎白·門羅 生命時空初值=62384.2109(感性B)
心心相印指數=96.153113 %經典
心心相印指數=49.051463 %量子
心心相印指數=72.602288%綜合

兩人經典心心相印指數非常高,一見鍾情在所難免。

伊麗莎白·門羅,黑發碧眼,眉清目秀,傾倒了當時的許多政界人士,其父是一位軍官兼富商。
兩人一見鍾情,於1786年2月16日結為秦晉之好。

門羅少年老成,風華正茂。他身高六英尺,灰色的頭發稍有卷曲,衣著雖不算時髦,卻總是大方合體,渾身充滿了朝氣和韌勁。

伊麗莎白·門羅是個傳統的淑女型的女性,不善言談和交際,又患有嚴重的慢性病,這大大限製了她社交活動的範圍。在門羅入主白宮期間,她未能很好地行使白宮女主人的角色,因此在美國第一夫人的發展史中,她未能留下什麽痕跡。但這並沒有影響她與門羅的感情。

詹姆斯·門羅,美國著名政治家、外交家。早年參加獨立戰爭。他是《邦聯條例》的製定者之一,也是《權利法案》的有力支持者,並與傑斐遜等人共同創建了共和黨。門羅是一位技藝嫻熟的外交家,著名的"門羅主義"是與他的名字聯係在一起的,對美國外交產生了深遠影響。
早年生涯1758年4月28日,詹姆斯·門羅出生在弗吉尼亞威斯特摩蘭一個種植園主的家庭裏。其祖先是來自英格蘭的移民,據說是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三世的後代。1648年8月,門羅的曾祖父安德魯·門羅因參戰被俘被流放到北美,因此成為門羅家族的移民始祖。當門羅的父親斯彭斯·門羅成年時,已是弗吉尼亞小有名氣的種植園主了,擁有大量地產和數十名黑奴。斯彭斯·門羅還是一個進步的社會活動家,曾與喬治·華盛頓等人一起反抗英國的壓迫。門羅的母親伊麗莎白·門羅是威爾士人的後裔,受過良好的教育,是一位賢妻良母型的女性,她去世於斯彭斯·門羅之前。這是一個幸福和諧的小康家庭,門羅是父母最喜愛並寄予厚望的長子。
斯彭斯·門羅十分關心子女的教育問題,在門羅牙牙學語時就開始教他讀書識字,十一歲那年送他到坎貝爾敦學校就讀。這是一所遠近聞名的學校,管理嚴格,藏書眾多,環境十分清靜優雅,有不少名師在這裏執教。在學校中,門羅初步顯示出他的優越天賦,他大量地瀏覽各種圖書,並對法學、文學和政治學產生了極其濃厚的興趣。
1774年,門羅的父母雙雙去世。此時門羅剛滿十六歲,根據當時流行的長子繼承法,他成了家族產業的傳人和三個弟弟的監護人。但誌向高遠的門羅不願放棄學業,就在同一年,他進入了威廉·瑪麗學院就讀。
此時的門羅少年老成,風華正茂。他身高六英尺,灰色的頭發稍有卷曲,衣著雖不算時髦,卻總是大方合體,渾身充滿了朝氣和韌勁。他平時最喜歡的事情是讀書和思考問題,在學校圖書館中,他是最常見的一位讀者,業餘時間也愛騎馬和打獵,但毫無當地富家子弟的那種浮華之氣。他性格內向率真,對人坦誠相見,但心地柔軟,善解人意。在社交場合,他顯得更為低調謙和,不事張揚甚至有些羞澀,對於別人對他的評論比較敏感。不過,他具有很強的個人修養和自我控製力,堅持不對他人進行個人攻擊的原則。

這時期北美的氣氛已不能使門羅安心地在校學習了,不斷高漲的反英浪潮使學生們充滿了革命激情。
1775年6月,列克星頓的槍聲揭開了獨立戰爭的序幕。在愛國精神的驅使下,門羅會同一部分同學襲擊了殖民當局。不久他毅然投筆從戎,奔赴充滿危險的戰場,從此便投身於美國的政治大舞台之中。
投身獨立戰爭1776年3月,門羅參加了弗吉尼亞第三團,該團團長威廉·華盛頓是大名鼎鼎的喬治·華盛頓的近親。由於訓練成績優異,戰鬥異常勇猛,他很快就連升兩級,領中尉銜。不久,第三團加入了喬治·華盛頓的隊伍。在美國眾多的開國元勳中,門羅是唯一一位在獨立戰爭中受過傷的人。在跟隨華盛頓參加的第一次戰鬥--哈裏姆戰役中,他受了輕傷,但堅持不下火線。在同年末爆發的特倫頓戰役中,他冒著猛烈的炮火率部猛衝,因重傷而被抬下戰場,這次負傷使一顆子彈永遠留在了他的體內。後來有人認為:正是這顆子彈使門羅最終登上了總統的寶座。
在獨立戰爭中,門羅先後還參加了懷特普萊恩斯、布蘭迪溫等一係列重要戰役,均有英勇表現。華盛頓將軍非常讚賞他的英勇無畏精神,其軍銜不斷晉升,直至中校。但門羅並不甘久居人下,他試圖組建一支自己的軍隊馳騁疆場,為此,他在1778年末返回家鄉。他的這一努力未獲成功。時任弗吉尼亞州州長的托馬斯·傑斐遜賞識他的才華,把他留在自己身邊工作,從此開始了二人長達半個世紀的偉大友誼。
戰爭後期,門羅開始係統地學習法律,傑斐遜不僅像師長一樣給予他諸多幫助,而且對他的一生都產生了重大影響。1782年,門羅當選為弗吉尼亞州議員,以其領導才能和奉獻精神而享有盛譽。不久,又入選邦聯議會,是最年輕的議員之一。在此期間,他反對給予西班牙在密西西比河自由航行的權利,主張邦聯有權協調國內外貿易,支持用比較民主的方式解決西部土地問題,鼓勵西進運動,支持麥迪遜等人的建立強有力的政府的主張。
在軍隊服役時期,門羅曾結識了一位美麗的小姐--南妮·布朗,開始了他的初戀。但不到一年他們便不歡而散,因為門羅對這位女友強烈的占有欲早已感到厭倦,他希望在美國的政治大舞台上自由馳騁。1785年,門羅作為國會代表住在紐約期間,一位名叫伊麗莎白·科特裏特的小姐引起了他的注意。她黑發碧眼,眉清目秀,曾一時傾倒了當時的許多政界人士,其父是一位軍官兼富商。兩人一見鍾情,於1786年2月16日結為秦晉之好。
新婚的喜悅衝淡了門羅的政治熱情,使他萌生了過安逸生活的想法。在離開眾議院之後,門羅曾一度脫離了喧鬧的政壇,回到家鄉辦了一個律師事務所,並建造了優雅的居所--白楊草地莊園,打算在這裏過安寧平靜的私人生活。但這種生活並沒有持續太久。門羅夫婦共生育了三個孩子,但隻有兩個女兒長大成人。門羅夫人是個傳統的淑女型的女性,不善言談和交際,又患有嚴重的慢性病,這大大限製了她社交活動的範圍。在門羅入主白宮期間,她未能很好地行使白宮女主人的角色,因此在美國第一夫人的發展史中,她未能留下什麽痕跡。但這並沒有影響她與門羅的感情。
在製憲時期的全國性大辯論中,門羅的觀點有些與眾不同。他讚同加強中央的權力,但反對通過《聯邦憲法》,因為他一貫崇尚傑斐遜的民主主義,反對漢密爾頓的集權主張,認為憲法大大忽視了州和地方的權利。直到他得知將要製定《權利法案》時,才同意批準憲法。聯邦政府成立之後,門羅參加了聯邦參議員的競選,敗在了麥迪遜的手下。但他並不氣餒,1790年終於競選成功。在國會中,他成了傑斐遜最親密的戰友,共同反對聯邦黨人的各項政策,捍衛民主共和原則。他反對漢密爾頓的一攬子經濟政策和強化聯邦權力的措施,反對政府執行的親英外交政策,讚賞並支持法國革命。他曾提出過一項要求參議院向公眾開放的議案,獲得了通過。為了與漢密爾頓的聯邦黨相抗衡,他協助麥迪遜聯絡各地的反漢密爾頓分子,從而創建了共和黨,加劇了美國的黨爭。他在製訂該黨的政治策略,協調各州反聯邦黨勢力和加強新聞宣傳等方麵做了大量工作,為此,他成了漢密爾頓的死敵。
外交官、州長、國務卿由於門羅是著名的親法人士,所以華盛頓總統於1794年任命他為駐法國公使,以安撫擔心美法關係破裂的共和黨人。門羅同情法國革命人士,但華盛頓主張不卷入歐洲的事務,而亞當斯、漢密爾頓等人實際上持親英立場,這使得門羅在處理日常事務時常常感到左右為難。但法國人了解他的政治態度,於是,門羅在巴黎成為最受歡迎的外國人。法國政府讓他享受了各項殊榮,盛情邀請他參加各種官方和民間的重大活動,而門羅則在許多場合公開熱情讚頌法國,發表支持法國革命的言論。他的一係列言行激怒了華盛頓政府,認為他破壞了美國一貫奉行的中立原則。《常識》一書的作者,傑出的民主主義者托馬斯·潘恩此時被囚禁在巴黎,門羅設法營救了他,並讓他在自己的官邸養傷。而潘恩卻不合時宜地大罵華盛頓見死不救,美國政府認為這是由於門羅從中進行了挑唆。1794年末簽訂的《傑伊條約》在美國引發了新一輪爭論。門羅厭惡這一條約,認為它使美國付出了巨大代價,但鑒於自己的身份未公開表態,因此他被召回國內,因為華盛頓希望他站在政府的立場上公開支持這個條約。回國後,門羅公開抨擊了政府的外交政策。

1799年,門羅出任弗吉尼亞州州長,在該州的建設中卓有建樹。其間,他加強立法工作,促進經濟、文化事業的發展,與麥迪遜團結廣大民主共和黨人,積極為1800年的大選作準備。
傑斐遜出任總統後,於1803年派遣門羅出任赴法特使,協助公使利文斯頓與法國人洽談購買廣袤的路易斯納的問題,以避免出現拿破侖把自己的帝國建立在北美的局麵。其實,此時拿破侖為了稱霸歐洲,已放棄了他的"美洲帝國"的計劃,因此法國方麵做出試探:"美國願為購買整個路易斯安那付多少錢?"事情已經超出了門羅和利文斯頓的權限範圍,但他們仍當機立斷,迅速與法方達成了協議,以區區小錢:一千五百萬美元完成了這筆交易。這一事件使門羅的聲名更加煊赫。
1803年,門羅出任駐英國公使。在倫敦的四年中,他日理萬機,為完成艱巨的外交使命晝夜操勞,但因種種原因,其努力很少取得成功。他試圖說服英國結束與美國在公海上的摩擦,未果。他曾前往馬德裏,協助平克尼就劃定路易斯安那邊界和西班牙讓出佛羅裏達問題進行談判,這項使命也未能完成。1806年,通過艱苦的談判,他和平克尼終於與英國就一個通商條約達成了協議,由於協議仍未解決兩國在公海上的摩擦問題,因此在國內未獲通過。門羅認為這是政府的重大失誤,因為該條約已向這一目標邁進了一大步,並且保護了美國的重要商業利益。
1807年底,門羅回國返鄉,暫時賦閑。他的良師益友傑斐遜在該州的盧度恩縣奧克希爾為他設計了一處住所,讓他在安靜的環境中處理公務。
在一些朋友的鼓勵下,門羅參加了1808年在弗吉尼亞的總統競選。由於是倉促上陣,當然不會取得成功,況且他的對手是得到傑斐遜總統鼎力支持的老到的政治家詹姆斯·麥迪遜。
1810年,門羅經過充分準備參加了州議會競選。這一次他取得了成功,先是入選州議會,第二年又出任弗吉尼亞州州長。這時,由於財政部長加勒廷與國務卿史密斯之間爭鬥激烈,使內閣處於危機之中,麥迪遜總統捐棄前嫌,任命門羅出任國務卿。門羅之所以被任命還有另一緣由:麵對黨內外的危機,他主張停止對麥迪遜的攻擊,再加上傑斐遜從中調解,雙方的矛盾得以緩和。這一任命恢複了二人之間的友誼。但麥迪遜的這一任命也使他遭到了某些人的惡意攻擊,指責他有意建立"弗吉尼亞王朝"。
任國務卿之初,門羅試圖以和平方式解決美英之間的糾紛。但不久他便發現,這兩個國家積怨太深,已經走到了爆發戰爭的邊緣。麵對英國人在海上的侵擾,國內的戰爭輿論已勢不可擋,如果不順應民意,對於麥迪遜政府來說,結果將是災難性的。在與英國達成妥協的最後希望破滅後,門羅向總統表達了自己的上述看法。門羅的態度對美國最終對英宣戰起了重要作用。作為當時"戰鷹派"的主要人物,門羅甚至主張通過這場戰爭,奪取英屬加拿大。
1812年,戰爭爆發後,陸軍部暴露出情報不靈,指揮調度不力等重大缺陷。門羅試圖對軍權加以控製,但受到陸軍部長阿姆斯特朗的阻撓。美國是打著爭取"自由貿易和海員權利"的旗號進行戰爭的,但國內卻存在著強大的反戰勢力,再加上準備和指揮不力等原因,所以戰爭初期的局勢十分混亂,美軍連遭敗績。英軍於1814年夏季在馬裏蘭一帶登陸。門羅認為形勢已到了危急時刻,遂親自率部偵察,發現敵人的戰略意圖是攻占首都。於是他下令將所有的重要文件和一些珍貴的文本轉運出去。
不出所料,華盛頓不久便陷落了,人們把責任歸於阿姆斯特朗玩忽職守。總統希望由門羅出任陸軍部長一職。但門羅婉言謝絕了,隻同意兼任這一職務,其原因大概是由於他聽從了一位親信的進言:戰爭曠日持久,如果其中出現重大閃失,將會影響他當總統。從此時到戰爭結束,門羅殫精竭慮,夜以繼日地工作。他正確地運用戰略戰術,選賢任能,擴充軍隊,並設法重新鼓舞起將士們的士氣。戰局很快發生了根本轉變,美軍迅速走向勝利。許多人都把形勢的根本好轉歸功於門羅的力挽狂瀾。
戰爭結束後,美國的經濟迅速恢複,國家百廢俱興,門羅的威信和知名度也迅速攀升。他辦事幹練,資深功高,但待人坦誠,雍容大度,能與各種類型的人共事。由於他在1812年戰爭中顯示出了卓越的才能,因此前總統傑斐遜和現任總統麥迪遜都非常賞識他,年輕的國會議員們對他更是無比欽佩。眾望所歸,使他輕而易舉地獲得了總統的提名。門羅在競選中幾乎沒有遇到什麽抵抗,坐等著當選消息的到來。

總統任期在1816年大選中,門羅輕鬆地以絕對優勢戰勝了聯邦黨候選人魯弗林·金,成為"弗吉尼亞王朝"的最後一代傳人。1817年3月4日,門羅出任美國第5任總統。
此時,美國政治穩定,經濟繁榮,人民生活普遍改善。門羅認為,在這個升平時代,可以通過消彌黨派競爭,將政府建立在穩固的基礎之上。因此在組建內閣時,門羅做了認真的選擇,爭取把共和黨內的傑出人士選入內閣,其中,國務卿約翰·昆西·亞當斯和陸軍部長威廉·卡爾霍恩都是當時政壇上的重量級人物。此時,聯邦黨由於在戰爭中搞分裂而逐漸消亡,門羅對其黨人采取了溫和的安撫政策。
門羅是最後一位親身參加過獨立戰爭的總統,又奉行全國和解政策,在人們中間享有較高聲望。為了使政府更具有全國性的權威,門羅上任伊始就對北部新英格蘭地區進行了友好的巡視,因為該地區曾是聯邦黨人的大本營,許多人對1812年戰爭始終持強烈反對態度。在此之前,沒有任何一位總統敢於冒險走這樣遠的路外出旅行。這次巡視持續了三個月,深入到了北方許多地區,贏得了廣泛的讚譽。因此"和睦時代"成為門羅總統任期的代名詞。
抓住政局穩定的大好時機,門羅政府加大了經濟發展的步伐。政府繼續實行保護關稅政策,大力發展工商業和交通運輸業,推動農業的改良和農業機械的使用,政府對公共事業也給以大力資助。由於在國內建設方麵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所以在1820年的大選中,門羅幾乎以全票連任總統,就連老聯邦黨人,第2任總統約翰·亞當斯也投了他的票。唯一的一張反對票來自於新罕布什爾州州長威廉·普盧默。有人認為,普盧默此舉僅僅是為了把全體一致通過的榮譽保留給華盛頓一人。
門羅拒絕政黨政治,尊重立法權的獨立,主張對憲法進行嚴格解釋。但他主張推進國內改革,所以簽署了幾項改善國內事業的議案,其中比較重要的是建立海岸防務體係的計劃和一項旨在推進公共設備建設的憲法修正案。他還批準了《規劃法案》,以便將來加強市政建設事業,等等。
但"和睦時代"並未持久,奴隸製度和保護主義成為製造不和的兩大因素,很快使全國陷入動蕩不安之中。1819~1821年,又爆發了美國曆史上第一次經濟大蕭條,致使稅收銳減,經濟凋敝。為了緩和經濟危機,門羅倡導厲行節約,並采取措施穩定財政,但由於他的經濟思想比較保守,所以成效不夠顯著。這次蕭條無疑使人們感到失望,加劇了社會分裂。
密蘇裏危機加速了社會分裂的過程。1819年2月,密蘇裏要求作為新州加入聯邦。在該州是否保留奴隸製的問題上,政壇上發生了嚴重的分歧,並引發了一場全國性的大辯論。門羅對此仍然堅持中間路線,盡量不直接對國會施加影響。1820年1月,"妥協大師"亨利·克萊提出著名的《密蘇裏妥協案》,主張密蘇裏作為蓄奴州加入聯邦,從馬薩諸塞州中分離出緬因作為自由州加入聯邦,旨在維持南北雙方的平衡,避免任何一方采取極端行為。門羅對該妥協案持猶疑態度,其原因,一是他同情南方,二是不願直接幹預這一棘手的問題。但後來他仍簽署了該法案,因為他擔心否決可能導致南北分裂和聯邦的解體。
門羅主義作為行政首腦,門羅在各方麵都展示出了卓越的管理才能,尤其是在外交領域。他雖然很少直接參與外交談判,但十分注意就重大事務征求閣員們的意見,並牢牢地把握著決策大權。
門羅上任不久,就遇到了棘手的佛羅裏達問題。長期以來,西屬佛羅裏達的塞米諾爾印第安人不斷越過邊界,與美國邊民發生糾紛。由於此事有英國人插手,西班牙當局無意介入,門羅政府便派安德魯·傑克遜率三千軍隊入侵佛羅裏達。傑克遜將軍強悍魯莽,搗毀了塞米諾爾人的村莊,不經審判就絞死了兩個親英的印第安人酋長,並對兩個挑起事端的英國人(羅伯特·安布裏斯特和亞曆山大·阿巴斯諾特)執行了死刑,然後繼續深入,驅逐了西班牙總督,占領了彭薩科拉要塞,並派軍駐防。這一事件在內閣中掀起軒然大波,幾乎所有的人都譴責傑克遜的行為越權,國際輿論對美國也很不利。隻有亞當斯一個人堅持傑克遜的行為是正當的。門羅審時度勢做出定奪:傑克遜的做法是正當的,同時把奪占的要塞歸還西班牙。塞米諾爾戰役使西班牙確信,美國人奪取佛羅裏達猶如探囊取物,由此產生了出售佛羅裏達的想法。門羅抓住這一時機,於1819年與西班牙簽訂了《亞當斯-奧尼斯條約》,規定:美國從西班牙手中獲得佛羅裏達並劃定雙方邊界,美國為此向西班牙支付五百萬美元。
1817年,國務卿理查德·拉什與英國簽定了《拉什-巴戈特條約》,最大限度地削減了美英雙方在五大湖上的海軍力量,撤除該地區的邊境軍事工事。該條約經受了曆史的考驗,穩定了美加邊境的安全和秩序。

自18世紀以來,拉丁美洲革命給世界殖民體係以沉重打擊。歐洲的"神聖同盟"決定鎮壓拉美革命,恢複舊秩序,各列強國都對拉美存有覬覦之心。英國是美洲市場上最大的既得利益者,因此反對其他歐洲列強介入,企圖實現其對拉美的經濟控製。
1823年,英國外務大臣坎寧向美國建議:英美聯合發表一項聲明,即讓拉美獨立,反對歐洲的幹涉。英國認為,此舉不僅可以使其保住拉美市場,還可以防止美洲各共和國的聯合。麵對複雜的局勢,門羅曾向傑斐遜討教對策。傑斐遜的基本觀點是:美國應避免卷入歐洲的紛爭,也不允許歐洲列強幹涉美洲事務,同時認為可以考慮英方的建議。但約翰·昆西·亞當斯對英國的建議懷有重重疑慮,經過反複權衡,他認為:美國必須單方麵采取行動,否則隻能在英國的陰影下亦步亦趨。門羅最後采納了亞當斯的主張,認為這並不違背傑斐遜的基本原則。
1823年12月,門羅總統發表了年度谘文,闡明美國的外交原則:美國不幹涉歐洲事務和歐洲列強現存的殖民地和保護國,但歐洲列強也不得幹涉美洲事務和在美洲進行新的殖民擴張。這個谘文的內容後來經充實修訂,被稱為"門羅主義"。這項聲明當時僅僅在美洲有較強烈反響,並引起英國的抗議,在世界範圍內並未受到重視,但它後來成為美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特征,其影響十分深遠。
桑榆暮景由於夫人生病,門羅於1825年卸任數周後才離開白宮。長期的公務生涯使他的莊園疏於管理,並因此而債台高築。他向政府要求付給他過去服役時欠他的酬金,但這一要求遲遲未得到解決。好在他經營農場有方,沒幾年就賺了一大筆錢,生活也逐漸富裕起來。多年後,國會才勉強把他所要求款項的一半付給了他。
1830年,門羅夫人去世了。他難耐奧克山莊的孤寂,不得不賣掉家產,搬到紐約與女兒同住。
退休後,門羅與傑斐遜、麥迪遜的關係更加密切了。他們書信往來,議論時政,緬懷過去。1829年被選為弗吉尼亞製憲會議聯合主席。門羅曾擔任過弗吉尼亞大學評議委員。作為一個優秀的政治家和法學家,門羅直到晚年還在為建設一個真正的憲政國家而操勞,為此,他專門對西方古典憲政製度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1831年夏天,門羅的人生航船駛入了最後的航程。他一直為病痛所困擾,咳嗽不止。1831年7月4日下午3點15分左右,由於心力衰竭,他在家中平靜地死去。他是在獨立紀念日去世的第三位總統,享年七十三歲。( 劉文濤 主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阿留 回複 悄悄話 拋磚引玉,還得感謝您的好文筆!周末愉快
taiwenhe 回複 悄悄話 多謝阿留,正是你在【美國總統史上最偉大的愛情故事】的評論,啟發了想寫一個美國總統的愛情故事係列,在此感謝!
阿留 回複 悄悄話 再賞您的好文,再讚!“長期的公務生涯使他的莊園疏於管理,並因此而債台高築。”,我記得傑斐遜也是如此。美國開國的幾位總統幾乎都有自己的莊園和產業,而那時沒有多少政府補貼,卸任時幾乎都有債務。他們出來做官,真的是為國家為理想,而對權力本身並無留戀。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