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今年上幼兒園,換了一個學校,班裏有個男孩子和他特別好,所以2個家長安排了一個下午的 playdate, 去他們家。
先去了海裏遊泳,沙灘上堆城堡,後來下雨了,又回到他家裏玩。
男孩媽媽準備了很多小孩吃的零食,還叫了披薩,又玩又吃的,2個孩子在玩耍中增進了感情。
5:30,天看上去暗下來了,媽媽說,我們該回家了,小朋友放下手中的玩具,站起來就朝門口走去,嘴巴裏說了幾聲 bye bye。
他娘原來的意思是,我們要準備回家了,但是她把準備這個詞拿掉了,希望兒子不要磨磨唧唧的,她覺得兒子在別人家可能會利用這個優勢。
兒子卻好像一點都沒有留戀的感覺,這讓做娘的倒不好意思了,會不會讓人家覺得招待不周?
如果我們家有小朋友來玩,10個小朋友,10個都是賴著不肯走的,要再玩一會兒啦,我今天睡在這裏啦……,一般家長都是要準備10分鍾來讓他們磨磨唧唧,討價還價。
小朋友在很小的時候,他娘就給他買了一個鬧鍾,20分鍾的,要他做什麽事情,都要事先上好鬧鍾講好的,5分鍾,10分鍾…
從來是鬧鍾一叫,他就放下手中的玩具,我曾經寫過一個小文:1是1,2是2。
但是,慢慢長大後,開始討價還價了,鬧鍾叫了裝著沒有聽見。
然後,媽媽的魔法也高了一丈。
設好鬧鍾之後,媽媽會說: no fussing, no messing 。
媽媽說完以後讓他自己再說一遍,然後還要他加上一句: I promise 。
這一招是絕對見效的,到目前為止。
昨天早上吃早飯的時候,他說,外婆, 我告訴你 fussing messing 是什麽意思,fussing 就是鬧鍾叫了,我還在繼續玩;messing 就是我嘴巴裏嗯嗯啊啊的…
說的也對哦,基本上就是想賴皮,磨磨唧唧的。
他吃飯喜歡轉過頭去看外麵的大海和天空,海上又多了一艘郵輪,今天的浪花很漂亮…, 我常常要提醒他: keep eating, keep eating …
昨天他居然對我說, no nagging, 外婆。
Anything don’t say more than twice, it makes people uncomfortable./ 任何事情不要說的超過2遍,否則讓人不舒服。
他把他娘對他說的話搬過來對付我了。
當然,要求小孩的事情,大人要首先做好,這是對的,我要改掉嘮嘮叨叨的習慣,一句話不要說多過2遍對老年人來說是有點難度的。
小孩子的牛皮糖是司空見慣的,他們通常就是通過這種牛皮糖的手段來達到他們的目的。
他娘說,在我這裏,想也不要想,斷了這個念頭,斬斷這個惡習。
他娘說,如果我說 : I heard you./ 我聽見了,如果你再要說多過2遍,你絕對不可能得到你想要的東西。
因為不可以 fusing, 不可以 messing, 不可以 nagging, 那怎麽辦呢, 外婆這裏是最容易搞定的。
昨天,他站在玩具櫥櫃邊上,要我替他把櫥櫃門打開挑自己喜歡的玩具(他可以打開櫥櫃,但是媽媽說過不允許),換了2次玩具,我不再理他,他開始掉眼淚,裝的一副可憐兮兮的樣子。
我說,鱷魚的眼淚,是假惺惺,外婆不會上當的。
他隻能破涕而笑。
小孩子的好習慣,是在鬥智鬥勇中建立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