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粑粑,今天不臭
昨天早上醒的有點晚,8點半了,因為前一晚8點半才睡的,稍稍的晚睡了一點。
見我開了門,他坐了起來,互相問了早安,然後他告訴我:我大便了。
一般都是我先問的:你大便了? 因為我聞到了一股臭味。
可是昨天一點氣味都沒有。
於是,我反問了一句:你說是要大便?
不是,我是說我已經大便了。
但是今天怎麽一點都不臭呢?
“我表現好的時候我的大便就不臭,我表現不好的時候我的大便就很臭。”
一個小孩子,把自己排泄物的氣味和自己的行為掛上鉤,這也是蠻新奇的。
首先,他是注意到了這個現象;然後,他也想過了這個問題;最後,他也有了自己的結論。
這是對任何事情應有的思維過程,雖然結論不是完全正確。
我們通常對吃進去什麽會非常在意,然而,我們對排出來什麽都避而不談,連醫生都不會。
人在文明這條路上走歪了。
小朋友有一條蓋的小毛毯,他娘化了100刀買的,還是打了折的。
以前的毛毯,睡覺後都是濕漉漉的,而且晚上總是掀掉。
雖然那種毛毯,又軟又輕,但是透氣性不好。
於是,我把一條土耳其的大毛毯剪成2半,包了邊,給他一條,我自己一條。
這個毛毯,又輕又軟又透氣,是用土耳其的長纖維的優質棉花製作的,我一共買了三條,原價在很多年前就要250/條,當然我是打折時買的,還帶了一條回中國給媽媽用。
這次剪的那條就是當時給了菇涼的。
自從換了毛毯以後,晚上可以在監視器裏麵看到小朋友總是眷縮在毛毯裏麵,那種懈意的樣子就象一條卷毛狗。
既然喜歡,一條毛毯肯定不夠,3條2頭就得洗一次。
他娘決定再買一條。
買之前,我反複問她:是土耳其的長纖維棉花做的嗎?是在土耳其生產的嗎?是同樣牌子的嗎?
我們在飲食健康方麵,常常過於的重視第一道工序,而無視了第二和第三。
很多人都不會去思考那些問題,尤其是第三道工序,把它們歸屬到低級和汙濁中。
殊不知,它們是健康的一個重要標誌。
當你的大便很臭的時候,是應該提高警惕的時候:我的身體是不是出了狀況?
象天真無暇的孩子那樣,去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