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數家庭裏,父親會比母親走得早,於是,越來越年邁的母親生活起居就會變得越來越需要假以人手,最終成為子女的負擔。這時候,把媽媽送去養老院變成了很多子女理所當然又無可奈何的選擇。
但是我卻以為,我們是不能把媽媽送去養老院的。
正如小時候,我們不願意上托兒所一樣。更不要說上全托的托兒所了。
想一想吧,我們為什麽不要去上有玩伴、有老師、有零食、有玩具的托兒所。因為我們需要愛,需要媽媽的懷抱,需要撒嬌,需要任性。這一切,在他人的眼裏,都是不被允許的,自己也會識相地不敢進行的。
小時候我常想,哪一個人能代替媽媽那麽親切的態度啊?我甚至不敢想象這個世界沒有了媽媽我還怎麽活下去。其實,即使沒有媽媽,我們物質上什麽也不缺,照樣能活下去。但,心是冰冷的。
小時候,大多數媽媽是非常疼愛孩子的。我的媽媽無奈把我送入全托,卻總是悄悄地來探望我,給我送零食,多抱我幾下。每每見到媽媽的突然到來,我可以丟下幼兒園裏的一切,撲向媽媽,享受即使很幹的母愛。
那麽,今天我們有什麽理由把媽媽送去養老院?
我很幸運,有一個充滿愛心的媽媽。無論何時何地,隻要我要求的,媽媽總是滿足。為了我能吃上一根冰棍,媽媽寧可下班時在烈日下徒步半小時回家,省下4分乘車費,為我買一根冰棍。從來,媽媽不要求我做家務,我病了,媽媽就整宿整宿地陪伴我。每一次媽媽生氣輕輕打了我,接下來就是成堆的零食彌補我。雖然如此,我沒有成為任性的孩子,還是一個充滿孝心和感恩的孩子。因為,媽媽的言傳身教讓我成了一個內心非常柔軟的人。
我們這批人,忙完了子女的教育成長,轉身看到的是白發蒼蒼目光渾濁的父母,似乎感到自己有些力不從心,有些勞碌命。但是,想到兒時我們對愛的渴望和媽媽對我們的愛的索求的無限滿足,我們難道不應該回饋媽媽嗎?
兒孫自有兒孫福。我們的孩子翅膀長硬後開始撲騰飛翔了。留在屋裏的,更多的是我們和我們的父母,更多的是我們的媽媽。我總覺得,所有的的享受,應該及時提供給媽媽,而不是兒女。因為兒女來日方長,媽媽卻過一天少一天。我多麽希望,我的每一餐美食,每一次旅遊,每一次享受,都有媽媽的參與。在我們這個年齡,與兒女促膝談心的時間是不多的,而與媽媽暖暖相處的時間卻很多很多。
如果把媽媽送去了養老院,我的心會永遠不安;如果把媽媽送去養老院,即使我轉身了,背後一定有媽媽癡癡追逐我的目光,正如小時候我期盼著媽媽早早來領我回家的渴望的眼。
媽媽老了,我們還有多少時間可以和媽媽相處?為何還要把媽媽送去養老院?即使力不從心,也要讓媽媽生活在我的身邊,每天給予陪伴。
如果你是愛媽媽的,從小也飽受媽媽的關愛,那麽我相信你和我一樣,不會忍心把媽媽送去即使設施完備的養老院。因為媽媽需要的是愛、撫摸、關懷,而不是公式化的照顧。
我一直知道,媽媽的心裏裝著滿滿的我。即使我把媽媽送去養老院媽媽也不會埋怨。可是,我就心安理得了嗎?無論媽媽健康還是患病,無論媽媽思路清晰還是頭腦糊塗,我要像媽媽對我小時候那樣地用愛來陪伴媽媽。
這個世上,隻要媽媽活著,她就一定是“世上最愛我的那個人”(作家張潔說)。我沒有理由讓我愛和愛我的人,在有生之年嚐到委屈和痛苦,縱然媽媽可能給我帶來很多辛苦。
隻要媽媽活著,我就相信,有一份很濃很濃,不計較不記仇不埋怨不要求的愛存在著,屬於我的。
無論如何,我不會把媽媽送去養老院,媽媽是不能送去養老院的。
“如果把媽媽送去養老院,即使我轉身了,背後一定有媽媽癡癡追逐我的目光,正如小時候我期盼著媽媽早早來領我回家的渴望的眼。
老人的事情。每家情況都不相同。
養老院的確也不讓人放心,老人行動自如,意識清晰的話,在哪裏都不擔心;
不能自理的時候,就真的是個大問題,交給別人是有風險的。
父親過世後我和媽媽去了一趟敬老院,眼睛紅了好幾次。各個人都不一樣,我媽寧可自己住也不去敬老院。
我絕對相信久病床前無孝子這老話, 親眼也見過多例。 我老了肯定去養老院的, 不想給任何人添麻煩。
好帖。 讀完後,心裏暖乎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