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誰從遠古走來
(2006-10-19 15:25:38)
下一個
令人驚奇的是,科學家對銀河係有多少顆星星,似乎要比對地球上有多少個物種有更清楚的了解。
對全球物種的估計在200萬至1億,其中隻有140萬左右被定名,新的物種仍在不斷第被發現(甚至新的鳥和哺乳動物)。地球上究竟共有多少物種?迄今依然是個謎。
地球的年紀約為46億年,而已知地球上最古老的沉積岩是格陵蘭西南部,伊蘇瓦(Isuwa)地區的年齡為38億年的沉積岩,其中發現了一些有機物的微結構,已經證明是在水麵放電時產生的。這個發現說明,至少35億年前,地球上已經有了生命的存在。
生物在地球曆史的進化進程中不斷地發展著自我,目前現存的生物估計在200萬至450萬種,已經滅絕的約為1500萬種,它們的一些遺骸保存在地層中形成化石。
由於對生活環境的適應性變異,依門類不同,動物在各自形態和功能上差異懸殊。
動物界中種類最多的時節肢動物門,其中的昆蟲綱就有近百萬種。種類最少的是帚形動物門,共10種左右。
就個體大小而言,原生動物係由單細胞構成,是動物中最低等,最原始的類群,而脊索動物中的藍鯨,卻是體長可達30米的龐然大物。
在我們所熟知的史前動物中,恐龍(dinosaurs)是最為引人注目的已滅絕爬行動物。在晚三疊紀(三疊紀約於2,5億年前--2,08億年前),由假鱷類進化而來,直到晚白堊紀(白堊紀約於1,35億年前--0,65億年前)滅絕,在地球上生活了1,6億年,尤其在中生代最為繁盛,成為地球上獨一無二的主宰,中生代由此被稱為“恐龍時代”。
現知鳥類中最早的一種是始祖鳥(Archaeopteryx),化石產自德國巴伐利亞州的石灰岩中,時代為晚侏羅紀(侏羅紀約於2,08億年前--1,35億年前)。
先後發現的6件始祖鳥標本都同屬一種,學名原意為“印石古翼鳥”。大小似烏鴉,骨骼構造許多方麵還是爬行動物式,有尖利的牙齒,掌骨彼此分離尚未愈合。三指骨末端各還具爪,有一條由多節尾椎組成的長尾巴,但同時,它又有了鳥類所特有的羽毛。
在史前時代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的大型動物是猛獁象(Mammuthus),也名“毛象”,是長鼻目真象科。更新世(距今248萬年)廣泛分布於北半球寒帶地區,身軀高大,體披長毛,一對長而粗壯的大象牙。猛獁象是石器時代人類的狩獵對象,一直存活到幾千年前才滅絕。
滄海桑田,鬥轉星移,物種的滅絕與發現本應是大自然的正常規律之一。目前平均每年大約能發現3個鳥類新種。1980年,科學家在巴拿馬熱帶森林裏19棵樹的研究中,發現全部1200種甲殼蟲中80%是未定名者。1990年,又發現了一個猴子新種。科學家們相信,在深海底部,可能約有100萬個未被描述的物種。
不斷的新發現,已經成為司空見慣的現象,促使去逐一打開動物界的奧秘之門。
另外,關於進化的機理,可以簡單歸納為“基因突變“和“自然選擇“。基因突變是隨機的,而且總在發生。突變的結果可能對這個生物個體有好處,也可能有害處,或是沒有影響。如果有害處,這個個體由於競爭力差而被淘汰;相反,有益的突變由於賦予個體更強的競爭力,會被保存下來。突變累積到一定程度後,這些個體與越來的種裏的個體之間不再能通過交配繁衍後代,新的物種便產生了。
不是我誇你,你寫得真不錯。你隻管放手寫,我給你擋磚:))
猴子是哺乳綱 (Mammalia),靈掌目 (Primates),簡鼻亞目 (Haplorrhini)下麵很多個屬和種的動物的總稱。也就是說,猴子屬於多個物種而不是單一物種。所以“猴子新種“的說法是沒有問題的。
我對生物學等等都是門外漢,僅僅知道一點兒常識而已,本來是沒資格寫這類的文章。
主要是前一段時間遇到,聽到不少關於保護動物方麵的事情,覺得心裏有話要說。加上以前在國內時,恰好做過這麽一個特稿,當時讀了不少東西,采訪了很多專業人士,至今記得。
不敢對專業性的內容寫多了,不懂就不敢寫啊,可別怡笑大方。但很希望偶爾看到的朋友給我提出指正意見,我會好好學習的:))
說是這麽說的,但究竟最後是個什麽樣子還不知道。我想寫得輕鬆一些吧,也包括國內外一些有趣的動物園啊,動物趣聞什麽的。
其實,所有這些都是為了表達一個心願,希望更多的人有興趣了解動物世界,學習與它們真正地和諧共處。
當然也希望你給我提出意見和批評,特別是我寫錯的時候,多謝先!
謝謝。
多謝指教。猴子新種當然不是新物種了,是我沒有寫清楚,抱歉!
進化論嘛,下麵的章節裏也沒有解釋了,因為此文的重點不在此。另外,我對進化論隻有外行的常識而已,所以不敢說什麽。
謝謝你,祝好!
猴子不會進化成飛鳥。不知你如何解釋進化論
因為我想把整個文章的重點放在人與自然的關係,人與動物的關係上麵,特別是人對動物滅絕所擔負的影響。
十分專業的東西,真的不太懂,也請看到的朋友不吝賜教,萬分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