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日本為什麽偷襲珍珠港?

(2015-05-21 10:20:09) 下一個

日本為什麽偷襲珍珠港?

為了避免敗給中國,我猜這才是日本偷襲珍珠港的真正理由,或者說是主要理由,至少也是日本肯定可以得到的

因為,打擊美國可以把美國拉進太平洋戰場,日本敗給美國,結果避免敗給中國

有些人可能會說了,日本把美國拉進太平洋戰場也可能戰勝美國啊

沒有任何這種可能性

有些人可能又會說了,日本偷襲珍珠港把美國嚇住,美國根本就不進太平洋戰場,日本得到太平洋這邊的安全和航道

首先,嚇住人是有可能的,嚇住任何人都是有可能的,包括美國人,隻不過用實力嚇住人的可能性比較大,用偷襲的方法嚇住人的可能性是比較小的,因為偷襲不體現實力

其次,小國偷襲大國嚇住大國的可能性比較小,弱國偷襲強國嚇住強國的可能性比較小

具體到日本偷襲珍珠港,就是小國偷襲大國和弱國偷襲強國,因為日本比美國小且弱,而且還是在日本侵華在中國消耗了一些實力的情況下,包括日本國內的經濟資源,物質資源和人力資源

特別是考慮到美國在亞洲是有勢力範圍的,比如菲律賓,等等,因此,日本偷襲珍珠港把美國嚇住不進太平洋戰場的可能性也就更比較小了

當然了,是人就會犯錯誤,美國人也不例外,美國人也完全可能被,日本偷襲珍珠港嚇住,隻不過這種可能不應該是日本偷襲美國的理由

本來嘛,一戰後美國已經是世界老大了,經濟和軍事都是,所以,美國震臂一呼,發起《國聯》,就是《League of Nations》,《聯合國》的前身

可是呢,政治滯後經濟和軍事,一戰後,政治上英國還是老大,歐洲嘛,還是世界的中心,不是美洲,甚至法國都比美國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光鮮

結果呢,英法對美國玩兒了個鵲巢鳩占,《國聯》成了英法的了,美國給氣的都沒加入自己發起的《國聯》,《國聯》正式成立的時候美國沒入,就跟如果過幾天《亞投行》正式成立的時候沒中國一樣,你說氣人不氣人

所以,順便提裏句,雖然《亞投行》是一個裏程碑式的事件,美國依然是老大,就讓美國繼續當100年的老大吧,稍微略微少管一點亞洲的事兒就足夠了

事實是二戰是美國當世界老大的機會,也完全可以說是美國幫助德國崛起是美國自己為自己製造的機會,因為一戰後美國就破壞英法對德國製裁和封鎖的凡爾塞條約,為扳倒老大英國取而代之作準備一個敵人德國

關鍵這是美國等了幾十年的機會,在歐洲用德國扳倒英國當上老大,可以說美國是臥薪嚐膽忍了又忍,準確的說是從1918年一戰結束到1945年二戰結束,27年哪,從二戰開始1939年算也是21年,以西方人生活的快節奏,特別是對美國人生活的快節奏來說,21年簡直就是永遠

其實呢,美國也挺老實的,發起《國聯》(League of Nations),總部都設在日內瓦,二戰後美國發起《國聯》的兒子《聯合國》(United Nations),總部就設在紐約了,蘇聯也得參加

日本人也應該清楚這一點,因為日本也是殖民新秀,跟德國和美國一樣,日本、德國和美國都想改變世界秩序,隻不過日本是想當亞洲的老大,日本隻能往最理想的地方做夢,夢想美國隻想當歐洲的老大,或美國隻想當世界減去亞洲的老大,把亞洲老大的位置留給日本

可是,這可能嗎?

日本人自己都不信

所以,美國不僅不會被日本偷襲珍珠港嚇住不進亞洲,反而會利用日本偷襲珍珠港為借口進亞洲,或者說日本偷襲珍珠港就是日本邀請或拉美國進亞洲,日本人自己也清楚這一點

那麽,日本為什麽還要偷襲珍珠港呢?

這得從日本侵華說起,近代的日本侵華是一個幾十年的過程,簡單的說,可以從甲午戰爭開始,到一戰結束得到德國在山東的利益,到九一八占領東北,再到七七盧溝橋事變,等等

事實是在這一係列的日本侵華行動中,美國都是支持日本的,至少沒有反對日本,更沒有支持中國

日本是一戰戰勝國,得到德國在中國山東的利益

中國也是一戰戰勝國,有木有?

為了這個,中國學生還鬧了54運動,他們還是為了德先生,是為了美國的民主德先生,不是德國的德先生,可惜美國也不支持

所以,要說中國現在不民主的根源,完全可以說就是美國不支持中國民主學生鬧的54運動,不幫助一戰戰勝國中國收回山東

因此,美國現在要在中國搞民主了,晚了一點,一些中國人現在得到美國支持要在中國搞民主了,傻了一點

這也很正常,支持大國不如支持小國,因為大國強了的後果比小國強了的後果更嚴重,還有就是幫助銀行不如幫助搶銀行的,因為幫助搶銀行的是一本萬利

今天回頭看二戰,日本侵華是二戰的亞洲部分,其實呢,日本侵華不僅跟德國沒關係,當時德國還是支持中國抗日的哪,國軍就有幾個德械師,而且當時常揩身還在選擇投靠德國還是投靠美國之間舉棋不定哪,一方麵因為那時中國賣給德國一些稀有金屬礦(好象是鎢,等等),國軍可以從德國得到軍事支持,特別是二戰初期的戰勢,德國那是所向披靡啊,二方麵因為常揩身求美國調停日本侵華連口頭上的支持都得不到

所以,才有宋美陵後來到美國遊說得到美國幫助的巨大功勞,常揩身連美國的口頭支持都得不到,宋美陵搞到美國的物質支持,國母太牛啦,哈啦鹿呀,國母太牛啦,哈啦鹿呀,國母太牛啦,哈啦鹿呀

應該提到的是宋美陵到美國遊說的時間,那是1943年2二月,南京大屠殺(1937年12月13日直到1938年2月)的6年以後,日本偷襲珍珠港(1941年12月7日)的1年以後

這都是什麽時候了,不管南京大屠殺都6年了,美國人那時還不關心中國人的人權呢,可是日本偷襲珍珠港也都1年多了,美國應該關心這個

日本是中美兩國的共同敵人都1年多了,有木有?

如果這時還得不到美國幫助中國抗日,那就別活了,或者說這時搞到美國幫助中國抗日需要多少本事

言歸正傳,繼續說日本侵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嘛,而且打現代化戰爭需要的糧草就多了去了,比如石油,等等等等

當時,日本的工業化還是比較有限的,比德國和美國都要差很多,大家隻要看看日本在美國賣的汽車就可以略見一斑了,比如日本車豐田等等本來就沒有豪華車,人家德國的奔馳和寶馬都賣了多少年了

所以,日本侵華前首先要保證有足夠的糧草,特別是全麵侵華更需要保證足夠的糧草才能開始

古代打仗都不隻是需要糧草,還需要各種各樣的戰爭物資,打現代化就是差不多化學元素周期表上的東西一個都不能缺了,比如那時的德國都需要中國的鎢等等

日本侵華需要的各種各樣的戰爭物資中,我隻提兩個,那就是石油和鋼鐵

因為,當時日本的工業化還是比較有限的,日本自己的煉油和煉鋼的能力都還比較有限,那時的日本不僅需要進口全部的石油,還需要進口成品汽油,當然日本也進口鐵礦,還需要進口成品鋼鐵和廢鋼鐵

日本侵華,如果從七七盧溝橋事變(1937年7月7日)開始算,直到後來美國對日禁運(1941年後期)導致日本偷襲珍珠港(1941年12月7日),4年多的時間,也是中國抗戰最艱苦的時期,美國都幫助了日本的侵華戰爭的,至少客觀上是這樣的,因為美國扮演了日軍的後勤部的角色

所以,二戰時有美國對日本侵華隔岸助火的說法

《陶行知日誌》有這樣的記載:“(運廢鋼鐵去日本的)挪威貨船起航,有十七名海員拒絕去日本,被德克薩斯州行政司法長官拘留。”

陶行知先生離開美國的時候,臨別演說時說:“我回國參加抗戰去了。如果有一天我被日本炸彈炸死,請你們不要忘記,我身體的百分之五十四點四是被你們美國炸死的。”

可是,即便是這樣,有美國作日軍的後勤部,日本侵華若幹年也沒搞定中國,到後來,日本自己的經濟和掠奪中國的財富已經買不起美國的石油和廢鋼鐵等等戰爭資源了,就是嘛,搶銀行也是頭幾天收獲最大,後來就少了

因此,我猜美國對日本的禁運其實是不白給沒錢付賬的顧客

日本偷襲珍珠港前的現實是,在沒有美國禁運的情況下,也就是說在有現實美國的石油和廢鋼鐵等等戰爭資源的情況下,日本侵華若幹年也沒搞定中國,或者說有美國作日軍的後勤部,日本都沒打敗中國

現在美國對日本禁運了,日本侵華戰爭繼續打下去的結果隻能是中國打敗日本

在這樣的情況下,日本偷襲珍珠港了

表麵上是日本要跟美國平分太平洋,日本自己解決自己的石油和廢鋼鐵等等戰爭資源的需要,問題是平分太平洋不是目的,目的是石油和廢鋼鐵等等戰爭資源

先不說日本有沒有跟美國平分太平洋的可能性,隻要看日本侵華需要廢鋼鐵這一條就可以了,因為當年日本自己的冶煉能力有限,用廢鋼鐵比較經濟劃算,可是呢,不是什麽國家有那麽些廢鋼鐵的,必需是有一定規模的工業化國家,比如美國,而太平洋這邊沒有這樣的國家

其實呢,應該還可以查到當年美國賣給日本的究竟是不是廢鋼鐵,這些證據日本肯定有,因為這些"廢"鋼鐵目的地是日本

所以,就算日本跟美國平分太平洋了對改變侵華戰爭的結果也沒用,因為石油隻是戰爭資源的一部分,不是有了石油就萬事大吉了,至少還需要"廢"鋼鐵

那時的現實是美國麵對的是侵華若幹年也沒搞定中國的日本,日本的國力至少比侵華初期要差,加上美國禁運,所以,這時的日本是一個餓著肚子沒廢鋼鐵吃沒石油喝的國家

再說啦,當年中國麵對酒(石油)足飯(廢鋼鐵)飽的日本都能堅持抗戰,麵對餓著肚子沒廢鋼鐵吃沒石油喝的日本,美國可能因為日本偷襲珍珠港就跟日本平分太平洋嗎?

酒(石油)足飯(廢鋼鐵)飽的日本連中國都沒搞定,現在是餓著肚子沒廢鋼鐵吃沒石油喝的日本,美日之間的戰爭的結果還可能有任何懸念嗎?

所以,日本人應該能想到偷襲珍珠港就會把美國拉進太平洋戰場,而且日本必敗,特別是日本人也很清楚這一點

但是,即便是日本敗給美國,那也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沒敗給中國,因為,如果日本敗給中國的話,那就還有朝鮮,日本以後在亞洲的日子就沒法過了

今天,如果冷靜下來,客觀的看二戰日本侵華,那就是美國跟日本合演的一場英雄救美的戲

當然了,歐洲美人比中國美人聰明一些,美國不好意思在德國打英國的時候還給德國賣石油和鋼鐵等等戰爭物資

在中國就相反了,中國美人傻,美國就好意思在日本打中國的時候給日本賣石油和鋼鐵等等戰爭物資,而且南京大屠殺以後都繼續給日本賣石油和鋼鐵等等戰爭物資

戲的開始是日本侵略中國,劫財劫色,把一部分劫來的中國財給美國買石油和鋼鐵等等戰爭物資,這期間美國跟日本眉來眼去,中國哭哭哀求美國等等"調停"

可是呢,美國還沒賺夠錢,也就是說中國還有財,日本還在劫中國的財,日本劫的中國的財還在流向美國,美國的石油和鋼鐵等等戰爭物資還在流向日本,幫助了日本侵略中國

後來,中國的財被日本劫的差不多了,流向美國的中國財也越來越少了

當然了,中國的財還在流向美國,因為還有中國為了抗日買美國武器和支援的那部分,比如那個有名的美國人搞的飛虎隊就是中國雇傭的,也就是說要花中國的財的,而這些中國的財進的是美國的口袋

換句話說就是美國在日本侵華戰爭中兩邊發財

當然啦,我絕對不是批評美國在日本侵華戰爭中兩邊發財,而且我完全支持美國在日本侵華戰爭中兩邊發財,但是同時,我也不為美國在日本侵華戰爭中幫中國感激涕零,而且連一個謝字都沒有,大家都是為利益,在商言商,在利益就言利益,沒那些婆婆媽媽的感激

後來,日本在中國劫的財越來越少了,也就是說日本也就越來越買不起美國的石油和鋼鐵等等戰爭物資了

美國就不給沒付錢的顧客貨物了,美其名曰禁運

再後來就是日本要自己解決石油和鋼鐵等等戰爭物資跟美國打起來了

英雄救美的最後一場戲上演了,英雄救美了,美國英雄得到美人的心

中國的美人們也全心全意對救她們的美國英雄感激涕零,二戰到現在已經幾代人了,中國的美人們至今還在全心全意對救她們的恩人美國英雄感激涕零

總結一下就是,二戰的亞洲部分就是英雄救美的故事,日本得到美人的色,美國得到美人的財和美人的心

本來呢,美國也應該得到美人的家,因為美國都得到了美人的心了嘛,美國得到中國

可是呢,美人的家裏有能人,他的名字都沒人類配說,結果呢,美國沒得到中國

最後,美國人問誰丟了中國,who lost China?也就是誰丟了美國已經得到了的中國?

最後再補充一點,二戰後,感謝美國人帶聯合國軍到朝鮮,不然的話,中國人對西方白人的戰爭史就是全部百分之百的敗績了,感謝美國人

最最後,我在前麵說了,日本肯定有當年美國賣給日本的究竟是不是廢鋼鐵的證據,這些證據可以證明日本侵華和後來美國打日本這個英雄救美的故事是不是美日配合上演的一場騙女孩的戲,因為有可能就是好鋼鐵當廢鋼鐵賣支持日本侵華,加上後來美國打日本的兩個原子彈有點狠,這大概就是今天美日關係的曆史基礎,加上共同對付中國的現實基礎

附:

有網友回複說:"日本是想重複日俄戰爭

日本設想的戰略是:偷襲珍珠港擊敗太平洋艦隊--大西洋艦隊來援--以逸待勞的聯合艦隊再打一次對馬海戰--美國所有艦隊全軍覆沒,被迫求和"

可是,就算美國所有艦隊全軍覆沒,同時還要假設日本艦隊沒什麽大損失,這樣才好意思說美國被迫求和,兩敗俱傷就是日本也被迫了

以當時的美日海軍力量對比,有任何的這種可能性嗎?

問題是就算美國所有艦隊全軍覆沒,同時日本艦隊零傷亡,求和還是遠遠不夠的,因為日本需要搞定中國

而搞定中國,日本還需要美國一如既往的為日本提供石油和"廢"鋼鐵,甚至更多,恐怕還要美國白給日本,因為日本這時也沒什麽錢了,以前美國就是一如既往的為日本提供石油和"廢"鋼鐵,日本還是沒搞定中國,特別是日本自己沒有解決搞定中國需要的石油和"廢"鋼鐵的能力,至少短時期不會有,特別是在跟美國打了仗以後

這種求和就是讓美國當日本的孫子了,至少也是為日本服務的仆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