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直明鑒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
正文

您選擇什麽: 冤枉他人 vs 五毒酷刑

(2015-04-28 19:35:38) 下一個
現代社會人人為己,哪裏能考慮到別人?如果為了別人做一點點事情,還要考慮這樣的投資是否有回報。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已經成了不少人的座右銘了。

可是,同樣是中國人,在東漢時代有這麽一位寧願死也不冤枉好人的人——戴就。

戴就,字景成,會稽上虞人。他在郡任主管倉庫的佐吏,揚州刺史歐陽參上書告發太守成公浮貪汙受賄,派州府從事薛安查問倉庫的記事簿。將戴就關在錢塘縣的監獄。 戴就 受到囚禁拷打,五種毒刑交替使用。戴就慷慨激昂,言辭不屈,臉不變色。又燒燙鍥斧,讓戴就挾在胳肢窩下麵, 戴就對獄中的士卒說:“可將鍥斧燒得滾燙,不要讓他冷了。”每次要被拷打, 戴就就不肯吃飯,肉被燒焦了掉在地上,他就撿起來吃下去。負責拷問的人窮盡了各種殘酷的方法,再沒有其它辦法,於是將戴就躺著放在船下麵,用燒馬糞來熏他。熏了兩天一夜,他們都認為戴就已經死了,掀開船看他,他正睜開眼睛,大罵說:“為什麽不添火而讓火熄掉?”他們又用火燒地麵,用大針刺進他的指甲裏,要他用手抓土,指甲全部掉在地上。

獄吏把這一情況,上報給薛安,薛安問戴就:“太守犯了不赦之罪,你何苦為他忍受這般痛苦呢?” 戴就躺在地上回答:“太守是廉潔奉公的好人。我之所以忍受這麽大的痛苦,是為了保護忠良,我寧死也不冤枉好人!法律是為了懲惡揚善;如果不是這樣,那就是法律的罪人,是天下百姓的罪人。凡是真相,終將會大白於天下!”

薛安為戴就的義舉所感動,當即為他鬆綁,並和他一夕長談。弄清真相後,將他和太守都放了。 太守劉寵舉薦戴就為孝廉,任光祿主事, 戴就因病去世。


【博主注】孝廉是漢朝時的一種由下向上推薦人出任官員的製度,依據主要是被薦者的品行、義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