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成也基因,敗也基因

(2018-01-11 20:00:27) 下一個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來會打洞,這叫遺傳吧,也可說是拚爹,瞧瞧英國的皇室,皇孫還在肚子裏,就被全世界的人盯上了,大報小報,連篇累牘,樂此不疲,隻因臣民們喜歡看,是茶餘飯後的談資。

這年頭,科學發展了,用詞也要與時俱進,遺傳說的越來越少,基因聽起來更超前,或者幹脆叫DNA,瀏覽大眾媒體報道,基因占健康的半壁江山,也是街頭巷尾好友聚會的常說話題,就連泱泱大國最高領導人也不例外,告訴國民“中華文化滲透到中國人的骨髓裏,是文化的DNA”。

當然,基因歸根到底屬於科學,是關乎我們身體健康的大事,難怪為什麽克林頓總統親口宣布人類的基因組計劃完成,稱其可與登月媲美的成就。基因就是我們身體的一套龐大的密碼係統,能把這些密碼打印出來無疑令人振奮。

看密碼枯燥無味,實際應用才是目的。雖說各種報道鋪天蓋地,可平民百姓眼見為實治病救人的經曆尚很有限。不過,前時對好萊塢女影星安吉麗娜朱莉 (Angelina Jolie)的報道足以略窺一斑。通過檢測一個與乳腺癌有關的基因,醫生說她將來患乳腺癌的幾率非常高,看來科學家對這個基因的了解已有相當把握,最終說服這位大影星切除乳房和卵巢,以防後患。名人效應幫助普及了大眾對基因應用的認識。

其實,生活中看到基因應用的實例也比比皆是。家裏種的小樹,不用擔心野鹿吃咬,據說這樹苗是基因改造的,不再適合野鹿口味,就像裏麵有黃連一樣。再看那轉基因的玫瑰,花朵又大又豔,花期又長,不服基因的能力不行。

也不知從何時起,人的方方麵麵都想用基因解釋,似乎那樣才是科學,別人的嘴就被堵著。鑒於此,自私基因,同性戀基因,喝酒基因,吸煙基因,肥胖基因,幸福基因,凡此種種,不知是嘩眾取寵,還是真實可信。

但科學也是兩麵刀,基因的是是非非眾說紛紜。基因治病固然造福人類,但有的應用被質疑,甚至引起恐惶。

有人會問,難道基因不好就完了?科學家哪能認輸,不好可以修補呀,把壞的基因剪掉,換上正常的基因,也就是基因療法。猶如輪胎紮破了,噴上泡泡水,找到肉眼看不見的小孔,用膠粘粘,照轉不誤。

轉基因大豆,轉基因玉米,轉基因牛奶等等,進入公眾話題。轉基因食品是否安全?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中國有位記者崔永元專門到美國收集資料,在國內趁機攪渾,一片口水戰。

如果有一天,個人的基因信息被濫用,醫療保險會如何利用這些信息製定保險政策?找工作時,個人基因內容是否會影響雇主決定?甚至設想,兩人結婚前是否也要測定基因以防異常?

真是,成也基因,敗也基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