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江挺博客

智慧投資。專業炒股。
正文

和專職炒手聊聊什麽是穩健的,可重複的回報!

(2015-04-06 15:34:55) 下一個

 

和專職炒手聊聊什麽是穩鍵,可重複的回報!

炒股的智慧網設立一年,大家若回看老貼子,會發現不少專職股友居然不知道專職要從建構自己的方法開始,無規則地瞎買賣;當然這些股友一直都處在專職的業餘股友層次。我很高興炒股的智慧網給他們指明了方向,讓他們少走了彎路。

網站現設立專職股友專欄,這個專欄是給已有相當經驗,以成為公共資金管理人為目標的股友設立的。您們都已有相當經驗,您們都熟讀“炒股的智慧”;您們都已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並不斷改進中。這裏談談什麽是穩健,可重複的回報!這是真正的專業層次,也是您們下一步追求的目標!因為這是可以通過實行正確投資策略和資產配置達到的。我將方向指明了,您們自己努力。

以下先講些我親曆的故事:

先談談我自己的開始故事!我自己算金融科班出身,有個金融碩士。股市的基本理論是隨機漫步理論。理論說:所有信息都已反映到股價之中!那麽個人炒手在股市的“優勢”何在?我也有工程碩士學位,學過一大堆數學;很自然,我從數學上開始研究尋找突破點!我的第一個發財絕招是
Short Straddle!  這裏不談操作細節,否則一篇論文;基本上這個方法掙的是時間的錢,而不是股價的變動。我很穩定地一個月掙5-10%的回報,一年多完美的記錄!翻倍有餘。慢慢時間到了1993年底,我看到華爾街日報上有公司請有經驗交易員,我就打電話應征;負責招聘的說見麵之前請先談談我的做法,再看看有沒有必要見麵。我將我的操作和結果告訴他;他笑了!他告訴我我的方法不成,我可能3年都來個100%,但第4年會有一天在一天之內將本利全部賠掉;我們無法雇用您!我十分不以為然,我這個方法是用數學做基礎的,充分分散風險的;不是憑空想象的!而且有實戰記錄為證。你不願賺錢是你的損失,我自己替自己掙!又過了不到三個月,隻用了2天我就賠掉了一年的利潤!再見了,我的第一個發財絕招!摔了一跤才知道自己還沒有明白什麽是風險和怎樣分散風險!

時間推進到1997後半年,記得當時我正在看一本
書,書名是The Education of  a speculator ,當時很熱的一本書, 作者是Victor Niederhoffer;市麵的傳說是這位天才怎麽20歲哈弗畢業,25歲拿博士開始在加州大學做教授;怎麽隻用5年將4萬美金變成4千萬,被索羅斯請去做老師。突然間,有天股市大升,華爾街日報報道此君賣空股市期指,一天之內虧掉10億美金,他的基金清盤關門還倒欠證券行數千萬!他寫的書我還沒有看完,居然他垮的這麽有戲劇性!當時互聯網還沒今天方便,以上是記憶中的片段;現在大家可以到這裏看看他的介紹:http://en.wikipedia.org/wiki/Victor_Niederhoffer。多少年來這位天才每年給35%的平均回報,但您若不幸跟著他投資時間足夠久,最後結果是虧100%。第一次還有人懷疑是他那天運氣不行,吃了一次虧下一次應該會學乖!嗬嗬,2007年他可以又虧個97%

再講個比較新的故事,麥道夫的故事!您可以到這裏看到他的故事:
http://en.wikipedia.org/wiki/Madoff_investment_scandal;但我想說的不是他的詐騙,這個故事的水深不是你我探的到底的。而是他怎麽會讓這麽多行家相信他?麥道夫不和普通人打交道,和他打交道的都是真正的行家!投資額都是從千萬起算的。騙外行人容易,像“華人巴菲特”唐煒臻保證每星期回報1%,即每年超過50%的回報,想快快發財的傻蛋滾滾而來!但那些錢都是些小錢。唐煒臻若向我保證年50%回報,我會立即一個巴掌把他打出門去,每個行家都會這麽做。他從我這裏一分錢都拿不到!麥道夫拿到錢了,從行家手裏拿了幾百億美金。麥道夫的本事在於他提供每年10%的回報,年年如此。因為您若有足夠的知識深度和實戰經驗,10%是可以通過努力在很小的風險之下得到的;不容易,但可以做到。每個行家都知道這點,隻是不是每個人都做的到!誰會懷疑納斯達克的主席沒有足夠的知識深度和市場經驗?籌幾百億美金不是容易的事情。(為什麽說這個案子水深?幾百億美金超過很多國家的GDP!托管在何處?交易怎麽做的?怎麽可能沒人追蹤?假賬怎麽編?托管商也是同謀?太多問題沒有答案!他會是某些勢力的替罪羊嗎?這一下幾百億真不見了!水深啊!)

看完上麵3個故事,答案也基本出來了。

專家追求穩健,合理的回報。這個回報以
10%上下為合理數據。您以10%為追求目標操作(請注意,期待10%回報的操作方法和期待100%回報的操作方法是不一樣的),市場常常給您20-30%的回報,當然有時也會小虧!這都是正常結果。您一旦開始追求每年30%50% 100%的回報,您隻能采取高風險運作。利物莫破產三次,上述的Niederhoffer先生破產2次,他們都是死在高風險運作之上;讀他們的傳記,可以看到他們都是以高風險起家的,他們都是股市天才,但都是失敗者。所有跟他們的人都以完虧告終。曆史的經驗告訴我們,這類高風險運作方式不是模仿樣板。這類高風險運作成功了,容易上報紙頭條,成為名人。一旦習慣了這種做法,結果又通常以悲劇告終;您可以連續來10個100%的賺,隻要一個100%的虧,一切歸零。做為投資顧問,您應該以投資者的利益為利益,皆大歡喜為追求目標。

如果您還不清楚怎麽在資金調配和資產配置方麵均衡風險,進而追求穩定的回報。這是您下一步的功課。一位好的投資顧問不是隻會看幾個k線圖。投資管理沒有這麽簡單。當然,對絕大多數還沒有找到基本“勝算”的股友,先別想這麽多,找到“勝算”再說。
祝大家好運
陳江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