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圖》的部分畫卷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的《清明上河圖》描繪了北宋都城汴京的民俗生活的景象(今河南開封),也是北宋時期經濟繁榮的重要見證。不少人感到很好奇,這個作品帶有“清明”二字,那麽,是不是和清明節有關?
據悉,《清明上河圖》係畫家張擇端風俗畫作品,在寬24.8厘米、長528.7厘米的畫卷裏,他采用散點透視的構圖法,生動地記錄了北宋市井生活的麵貌,總計在五米多長的畫卷裏,共繪了五百五十多個各色人物,牛、馬、騾、驢等牲畜五、六十匹,車、轎二十多輛,大小船隻二十多艘。畫卷裏的人物往來衣著不同,神情各異,栩栩如生,其間還穿插各種活動,生動描繪了市民的生活狀況,尤其是汴河上店鋪林立、市民熙來攘往的熱鬧場麵,運載東南糧米財貨的漕船通過汴河橋涵緊張繁忙的景象,更讓人感到當時經濟的繁榮。而對於該畫命名的“清明”一詞的解釋,主要體現以下三種說法。
說法一:“清明”本義是指“清明節”
有不少專家學者認為,根據我國清明節的習俗,除了掃墓、祭祖外,還有踏青、蕩秋千、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係列風俗體育活動,而《清明上河圖》就是描繪了人們上河邊、掃墓歸來後的狂歡景象。在該畫的卷首,圖畫中的樹木的形態也都符合春天新枝的樣貌,畫中不但有賣祭品的“王家紙馬”店鋪,並且還可以看到一隊轎子從郊外歸來,轎子上插著柳枝和花,上麵的嫩芽也表明這就是春天的景象,這與《東京夢華錄》中關於清明郊外歸來“轎子即以楊柳雜花裝簇頂上”的記載相符。
此外,根據《清明上河圖》明代李東陽的題跋記載:“上河者雲,蓋其世俗所尚,若今之上塚然,故其如此也。”這就是一些專家學者認為清明節這一說法的重要依據。
說法二:“清明”代表域名“清明坊”
也有專家學者認為,如果是清明節,那麽畫中的西瓜由何而來?這點也確實讓人疑惑,讓人費解。按常理說,西瓜是夏秋的產物,怎麽出現在了春寒料峭的清明?依據當時的農作物種植技術和果蔬的冷藏技術,是不可能有西瓜的。此外,畫中的石滾子、扇子、西瓜、服飾等,更像是畫的秋景。有人解釋說,“清明”之意是指“清明坊”,因為當時北宋的汴京城共劃分為一百三十六坊,而外城東郊區共劃分三坊,第一坊就是“清明坊”,《清明上河圖》描繪的就是“清明坊”一帶的民俗民風。
說法三:“清明”是寓意“政治清明”
《清明上河圖》全圖可分三個段落,首先是汴京郊外的景物,薄霧疏林,楊柳新綠,菜園阡陌,茅簷低伏,商隊旅人,穿梭往來。中段描繪汴河兩岸的繁忙景象,大河上下,貨船往返,拱橋飛虹,行人如織,道路之中,商販雲集。後段是市區街景的寫真,城樓高聳,酒肆茶坊,店鋪稠密,車水馬龍,各行各業,生意興隆。仔細品味,圖中三教九流,無所不包,個個神形兼備,極富情趣。故此,有學者認為,“清明”非指清明節這一天,而是作為稱頌太平盛世的寓意,“清明”即“政治清明”。理由是畫中除了西瓜、扇子和短袖的著裝外,畫卷右首有馱負10簍木炭的驢子更加印證了是秋季鮮明特征,因為當時汴京城是以燒煤為主,隻有在臨冬的晚秋才準備烤火用的木炭,這表明並非在初春的清明。此外,畫家張擇端本身就是為宮廷畫家,他少年時到開封遊學,後習繪畫,本身這幅畫是專門為宋徽宗而作,因此,“清明” 更多的是寓意“政治清明”之意。
筆者認為,以上三種說過法都有一定的道理,在這幅作品中可以說既有清明節的習俗及初春時的勃勃生機,又畫有秋天繁榮,作者是選取了開封京城的幾個觀察點,然後又把幾個民間繁榮的生活片段剪輯在一起,再給予巧妙的藝術加工創作而成。此外,也有學者拿該幅畫與當年的汴京地圖進行過核對,並沒有找到作畫的具體方位,這也更進一步印證了此畫為北宋汴京城不同季節、不同地域的文化、民風、經濟的融合片段截取。根據這些片段,筆者推測,《清明上河圖》這幅作品講述的是由清明節開卷到秋收時節汴河岸邊的繁榮畫卷,並借助巧妙的借用卷首部分的“清明節”來寓意“清明之世”的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