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裏的小男人
(2015-05-08 00:11:18)
下一個
兒子今年小學畢業。回顧和這個家裏的小男人一塊走過的日子,有喜有怒。不是都說親子關係是做父母的一個重大課題嗎?這周兒子參加學校組織的校外野營活動,周五才能見到他。昨天吃晚飯時,女兒告訴我,怎麽覺得家裏好安靜呀。乘兒子不在家,我在這裏寫下一些和他共同成長的經曆。
在大多數情況下,兒子做作業,讀書,學習中文,玩遊戲,和陪小貓玩基本上是他自己安排。想一想,孩子都是十一歲了,是時候讓他養成一個簡單的習慣。當然他還是有時專注看書,忘了倒廚房垃圾,這時我可能就要提醒他;雖然他的腦瓜子靈,但那並不表示他會做所有的家庭作業。為了避免他一有困難就問他姐姐和我,我們總是鼓勵他最後做不懂的題,或把那道難題先放一放,過會再試一試去解決。
兒子和別的同齡孩子一樣也是特別喜歡玩遊戲。為了不讓他沉迷於遊戲,我們給他一個時間限製。做完作業或複習完中文字和課文,他可以每天玩十分鍾自己喜歡的遊戲。如果沒有特殊原因,他晚上晚於既定的睡覺時間或沒有及早完成學校老師早早安排的科學課題,那接著的整整一周他隻能"望戲止玩"了。我之所以這樣做,也是引導孩子在成長階段讓他自己製定一個計劃去達到自己想要的。
孩子這次出去野營,我讓他自己整理需要帶的衣物和日常洗漱用品。趁我上周周末上班前,我把他上個學期用過的帶軲轆的拉杆舊書包找出來放在屋角,並叫她姐姐拿出早前在一元店買的三個小網袋和行李箱名牌一起給他,告訴他這些東西他可能用的著。剩下都讓他自己做,自己想,哪些東西可帶,哪些東西不可以帶。為了不讓他陷入選擇的深淵,我上周六上班前告訴他,如他需要,他可以問我要一個參考意見。最總他上周日問我怎麽樣卷衣物節省行李箱的空間的問題。其實,這樣做的目的也是希望他自己對收拾整理自己的行李有個總結的概念,自己作出判斷自己的需要。
據我所知,周六中文學校裏,相當一部分的小孩子不喜歡上中文課,都是讓家長軟磨硬泡或威逼利誘送去學習的。我兒子起初也不要去。每到中文學校的新學期開始,我先生和我就要提前給他做思想工作。我感覺自己好像國內的黨委書記或婦女女任之類,不停地正著說,反著說。隨著中文班開學時間的臨近,自己的擔心也提到嗓子眼,生怕他不去了。我想一部分上中文學校的小朋友的父母一定或多或少是否有過和我這樣類似的經曆。你在那說的口幹舌燥,人家小朋友啥事也沒發生,照玩他的。我想我的勸說和說服人的技能可能在兒子學習中文的日子裏逐漸練就的。
每周隻要有空,如孩子們作業不多或提前吃了晚飯,我們都會去社區圖書館呆上半個小時或一個小時。畢竟閱讀能讓人學會思考。而美國的學校教育一直鼓勵學生們自己搜集相關書籍、資料,進行係統、廣泛的閱讀。學校老師們也期望他們的學生們能通過"research"將一個問題搞徹底、搞清楚。
雖然我沒有象女兒同學的父母們一樣有聰明的大腦在政府裏或大公司工作,但我深深的知道作為一個媽媽,我和她們一樣愛著我的孩子們。我可以給我的兩個孩子創造關心他人的機會和培養他們能讓自己快樂的能力。關心別人是多麽重要呀。一個連自己父母和家人都不會關心的人,能對社會有多大功獻呢?我們作父母的既是孩子的老師又是孩子的朋友,希望我們每個父母都能投入一定的時間去關注我們的孩子,但也不要做過頭了。大房子,好車子固然是好享受,可孩子隻有一個童年。請讓你的孩子參與到家務勞動中來,請讓你的孩子有時間在陽光下自由玩耍,請花點時間了解你孩子的想法,請讓你的孩子知道你很愛他們,這些都非常非常的重要。
暑假快要開始了,你想怎麽做呢?你是否也想和孩子們一塊進步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