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現在的八零九零後是怎麽看待婚姻的,但是我身邊的同齡人自由戀愛結婚的許多都是不被父母看好的,父母看不上我們自己找的另一半,又礙於顏麵,住到一起的時候往往從對自己的兒女批評做起,引起了許多的家庭矛盾,他們總覺得自己的孩子變得自己都不認識了,多年放養在外,添了很多的“壞毛病”,卻不知道在兒女的婚姻中他們不知覺的就扮演了“無敵破壞王”的角色。
我也是那不幸被批評的兒女之一,所以曾經深深陷入兩麵為難的境地。書讀的雖然多,但是人情練達卻不會,不知道該怎麽協調雙方的關係,所以勸完父母後再沒有耐心勸先生,自己也身心俱疲,一度對婚姻失望至極。所幸我是一個喜歡自省內斂的人,不願意把矛盾推給別人,我在自己的殼裏舔傷口,回味自己從認識先生以來的所思所做,現在我覺得自己的傷終於好了,雖然我沒能治愈父母的失望,但是我自己可以很坦然的麵對我自己選擇的婚姻,而且也終於明白,好的婚姻就是在對的時候遇到對的人。
父母親朋在看到我們的另一半時,是很難短時間了解他(她)的,所以以外在相貌學曆財富來衡量者居多,真正關心你們是否水乳交融的並不多,這當然受每個人的教育背景和生活閱曆所限,無可厚非,但是每個走入婚姻的自己都要清醒的知道自己在做什麽,然後堅持自己認為對的,這樣才是成熟而理性的。有個名校畢業的好友,樣貌清純可人,自己也聰慧活潑,父母對她期望值很高,但是她留學期間自己找了男朋友,除了高大外,在嶽父嶽母眼中可處處比不上自己的女兒優秀,他們一直心緒鬱結,和女兒鬧各種別扭,最後不歡而散。可是朋友自己卻說:“婚姻不是找一個是否和我匹配優秀的人,我不過是在對的時候遇到了對的人。”他們夫妻性格互補,做家務能力互補,對外辦事的方式也神奇的互補,我相信隻有他們倆最能體會在異國他鄉那種相依為命的感覺。就像我的先生戲稱我們倆是“連體嬰兒”一樣,他覺得很多事問過我的意見他心裏才踏實,雖然他幾乎猜得到我會怎樣答複他,而我也是很多大事都要和他商量,我相信他比我看得高遠,預見和克服困難的能力要強於幼稚的我。我愛整潔,他喜歡亂丟放東西,從前我嘮叨他,現在我默默的整理好一切,在我也不過是舉手之勞。我喜歡做家務,先生覺得家務裏麻煩的事情我就耐心的一一去做好,這些曾經一度在父母親朋眼中看來是他“欺負”我的事情我現在都想通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當初遇到這個人的時候傾慕的是他的才華和上進心,現在就不能用家務和孩子來分心和要求他,每個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時時處處都優秀的人也不會是我的菜,在對的時間遇到對的人,經過好好的磨合與互助,婚姻的精彩不言而喻。
我看過這些不喜歡女婿的嶽母們對女兒百般的不順眼和挑剔,不知道未來的自己會是什麽樣的嶽母?現在我能做到的就是在潛移默化的教育中讓女兒逐漸明確自己的三觀,未來按照自己的內心需求去擇偶,無論我是否喜歡和看得上,都不能做女兒婚姻中的“破壞王”,因為我深知:婚姻不是用來考驗的,婚姻是用來感悟和享受的。
most horrific things is that the chinese parents who have sons, they have very high expection for the daughter in laws. she has to be pretty , smart , tall , from good family, 三從四德。even if their son looks like 馬雲, but without his mo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