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50)
2019 (1)
我真是不適合在家閑著。尤其是幾年前書籍出版後意識到寫作從靈魂的出口變成倒貼錢的奢侈,這引以為傲的精神避難所也坍塌,漫漫長日便成了需要艱難泅渡的河流。想看個韓劇解悶,還被領導抓包,批評我“實在無聊”,唉,讓本就可有可無的追劇興致徹底潰散。現在連每天早晨健身房歸來後蒸騰的多巴胺,都撐不過晌午前就消散殆盡。
若是身在上海,此刻該跟著表嫂在靜安公園的梧桐樹下跳扇子舞了。她總說"人動起來才像活著",那些鑲著亮片的綢緞在她手裏能翻出十八種花樣。但在這北方城市的地下室裏,隻有塵埃在斜射的光線裏起舞。今天實在閑得無聊,終於對角落那張虎爪桌動了手。
這張小桌子是我早些年在跳蚤市場淘來的,當時就被它的老虎腳爪造型吸引了。盡管油漆已經斑駁,雕花之間積著灰塵,我還是把它帶回了家。小時候曾經看爸爸做床頭櫃,光是雕那四個老虎腳爪就花了好幾天工夫。那時候還沒有機器模具,木頭上的每一道細節都是時間的刻痕,雕花裏藏著他們那代人特有的笨拙與浪漫
桌腿上的雕花和虎爪造型非常有年代感,一看就是精細手工活,確實是那種現在很難找到的工藝。即使隻是簡單打磨了一下再上色,但整體已經恢複了不少精氣神。保留了那些歲月的痕跡,其實這本身就是一種很有味道的“修舊如舊”方式。
網上的翻新高手們用電磨打掉舊漆,再重新刷色上油,幹淨利落,效率驚人。但我這張小台子,如果全靠電磨處理,腿上的雕花實在太複雜、太費時間了。於是我選擇了偷個懶——用手工稍微打磨,把掉漆的邊緣磨平,然後直接上色。雖然簡單粗暴,但被200目砂紙輕輕撫過浮雕的溝壑,陳年清漆化作細膩的粉沫簌簌落下後,那些被歲月包漿的紋路漸漸蘇醒,在暮色中奇跡般地泛出蜂蜜般的光澤。
雖然看著不算完美,漆色也還沒均勻,但整體已煥發出一種沉靜的色澤。看著這張曾經蒙塵的小桌子一點點恢複神采,我忽然明白,翻新舊物並不是為了讓它“像新的一樣”,而是為了與過去建立一種聯係。
這桌子上的劃痕、木紋、歲月留下的斑駁,正是它最有味道的地方。而我用手工一點點修複的過程,也像是用時間在縫補一種情緒。盡管老爸如果看到,可能還是會笑我做事馬虎,但他現在人在上海,天高皇帝遠,我自然可以放心大膽地偷懶——也許他看到我願意動手,也會在心裏偷偷高興吧。
明天我還打算再上一遍色,看看是否能讓它再精神一點。可惜忘了在動工前拍張“前”照,隻留下兩張初步完工後的記錄。說不定過幾天,它就能真正成為家裏一個亮眼的角落,承載的不隻是功能,還有一段段被我從無聊中撿起、打磨、上色的時光碎片。
有時候你以為是在修補物件,實則是在打撈時光,就像我今天,用砂紙磨去歲月的包漿,用木漆浸潤記憶的紋理,讓那些沉在時間深處的微光,一點一點,重新浮現。
為你的巧手點讚!
曉青,你寫錯名字了:)
我也記得,冬日不是一般的能幹,大大滴佩服,這小桌子很有風韻,給葉子先占個座,哈哈!
動手能力很強嘛!先讚後評,我覺得還是蠻提精神的,要保持一定的舊家具風韻,這樣才有古色古香的味道。冬日做的正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