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進鳥也生蛋的地方
春末我輕裝簡行,拜訪了聖地牙哥的鄰近城鎮:卡爾斯巴德(Carlsbad)與洋邊市(Oceanside)。路上一邊瀏覽滿地春色的綠,一邊欣賞水地兩棲的鳥類,牠們使我看見了生命的蓬勃力量。
利奧·卡裏略歷史公園(Leo Carrillo Historic Park)的名稱很吸引人。入口處進去,卻好像由原先以為的大觀園,來到了迷離幻境:這座27英畝的牧場空無一人。十多棟空房子座落在不同的地點,看得出來當年是精心設計的。它們融合西班牙、墨西哥風格。建築有工棚(Bunkhouse)、手工藝品屋、管家房等等。
不毛之地表麵,被太陽曬得乾淨油亮,可見也經過維修。前主人利奧·卡裏略在演藝生涯鼎盛期,買下此莊園,作為度假村。從前牧場裡除了牛、馬、驢;還有雞、鴨。孔雀是特別買回來的。此刻我們是唯一的遊客,走在黃土結實的地上,即使大門深鎖,不見禽畜,也令人抒懷。臨走時,忽然聽見孔雀高吭的送客之聲,牠們躲開人類,不受環境影響,繼續生蛋繁殖。
接下去的目的地是巴蒂基托斯瀉湖(Batiquitos Lagoon)。海水流淌,漫延成狹窄的溪流。流域有610英畝。這塊濕地被保護得很好,告示牌有遊客須知,上頭介紹一種瀕臨絕種的鳥 - 島鵟(Buteo ridgwayi)。雖然牠很兇猛,不過被人類幾乎吃光。這塊濕地的主角是另一類鳥 – 美洲鶴(Great Blue Heron)。園區的裝置藝術也以此鳥為主題,有平麵、立體、彩繪椅子。材質是木板或金屬雕塑。
走道沿著溪岸,可以看見蔓草青青的對岸。在不著人煙的地方,我終於遠眺到這種巨型鶴:牠頭的後尾部,羽毛分岔成兩片,外貌十分剛健。雄性可高1.3 公尺、重4 公斤、兩翅伸長2 公尺。我看見三三兩兩的大鳥,振翅貼飛水麵。由此岸翱翔彼岸。牠們的地盤不容他鳥。翩翩起舞之姿,看來相當自得。
次日我們去了洋邊市的瓜荷梅地區公園 (Guajome Regional Park)。公園地形呈灌叢、沼澤、草原?見到的鳥類比人還多,我們運氣好,碰到了衛生部門的員工,傳遞在網路上找不著的資料。
池邊的野鴨特別多,顏值不比鴛鴦、天鵝,牠們優哉遊哉,既漫步也遊水。我瞧見水上好幾個金字塔狀的三角架,因為水流,會誤認這些「桴筏」也在漂。野鴨密密麻麻,安歇於撐住「桴筏」的甲板上。工作人員告訴我們,這種裝置的上端,由兩條太陽能板拚貼,再分開垂立底板。藉著太陽能,推動底下的幫浦來打水,如此不會堆積死水汙泥,促進水循環,並可防止蚊蟲孳生。這種作法竟讓野鴨得福:牠們除了在草林繁衍後代,還能在水麵休養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