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談談我對GALE的看法。

(2015-03-21 10:13:49) 下一個

聽說GALE的時候是去年。

那時候seekingalpha.com上登出了一篇比較轟動的文章,揭露兩個小製藥公司雇傭寫手替他們做PR,炒高股價套利。其中一個就是GALE。下麵是那篇文章。

seekingalpha.com/article/2086173-behind-the-scenes-with-dream-team-cytrx-and-galena

這篇文章就是後來若幹律師事務所起訴GALE的根據,

GALE這個公司是2008年3月上升,上市價為$10左右。因為種種原因(時間太久,已經查不到了),2011年12月到最低的時候是$0.39。自那以後,時來運轉,股價逐年升高,去年頭到最高$7.77。接下來就一路下滑。到三月份,在上麵那篇文章出來的時候滑到了$3左右。

我們來看看這個公司的經營情況。

這兒有近幾年的cash flow紀錄。

finance.yahoo.com/q/cf

finance.yahoo.com/q/cf

可以很清楚地看到,2012-2014年三年裏,這個公司靠賣自己的股票賺的錢分別是 $42M, $46M, $26M。這三年的operating cash flow分別是:-$21M,-$29M, -$43M。這三年的流通股票總數分別是 83M,109.5M, 129.5M。

如果加上前幾天賣的,總流通量增加到153.8M。一個公司經營情況不變的時候,市值也就基本不變,多發行股票就意味著每個股就相應降價。這個公司目前市值是 $224.6M。很多新手不看市值,隻看股價。其實,股價不是那麽重要。市值才更重要。比如BIIB股價$470,AAPL股價$126,並不能就是BIIB比AAPL大。他們的市值分別是 $111.7B 與 $733.3B,AAPL比BIIB大7倍!

很清楚,從財務上看,GALE 這個公司這幾年是在靠賣自己的股票維持。

目前,這個公司目前經營兩種上市的藥。但,這兩種藥都是從別的公司購買。購買藥的規矩是先付一部分,以後每年再按銷售額付royalty。一個藥,Abstral,去年一年銷售額是$9.3M。另一個藥,Zuplenz,去年底簽的合同,今年上市推銷。還沒有銷售數據。據公司預期,今年全年銷售額能達到$15M-$18M。注意,這是毛銷售額,還要除去royalty。

作為企業,需要錢才能運作。錢可以有幾種方式得到。一:是賣出產品獲利;二:借貸以及發放債卷;三:賣股票。後兩者有時候會搭配,比如帶利息的senior notes+warrants。Senior notes一般是低息貸款但有在指定價位(一般比市值高)轉換成股票的權利。

為了發展,企業購買新產品,也無可厚非。如果是為這個目的賣股票,也不一定就是壞事。但是,GALE這個公司是打著收購產品的幌子,實際上是為了維持企業生存發放股票。比如,去年7月收購的 Zuplenz,頭期付款隻有$5M,但賣出的股票就價值$50M。剩下的錢也就供公司自己使用了。

這兒有當時的新聞發布:investors.galenabiopharma.com/releasedetail.cfm

生物藥公司早期都有個燒錢的過程,投資人看的是新藥。目前,GALE在實驗期的新藥有三個,NeuVax在第三期臨床,還有兩個藥在第二期臨床。

NeuVax是治療/預防乳腺癌的疫苗。毫無疑問,如果這個藥證明有效,市場潛力確實很大。但是,夢想也得與現實相聯。FDA前年有個新規定。像這種重要的藥,如果二期臨床數據好,可以先上市。如果數據不夠好,必須經過三期臨床。不言而喻,要經過三期臨床的,數據一定不是那麽理想。實際上,從二期臨床結果看,隻有在手術後與另外一味藥和在一起,才能看出效果,半年後還得加booster。

這是不是就是說這些藥就完全沒有希望了呢?也不是。隻是希望不太高。也就是說,風險很大。在我看來,有這麽多曆史上的故事,這個公司我寧願躲開。

另外說一句,這個公司去年換了CEO。也許,這個新的CEO能給GALE帶來轉機。

但,我記住這樣一句話:世界上就沒有任何一個企業會自動宣布失敗的。宣布失敗破產都是迫不得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