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

文字的力量, 是幽禁的夢給了心最自由的飛翔。
正文

“最後的晚餐”的暇想

(2015-02-19 07:49:50) 下一個

“最後的晚餐”的遐想

沒有藝術天分的我,卻對藝術文化及曆史情有獨鍾。
漫步於藝術走廊,是一份莫名的愜意和暇想。
意大利文藝複興時期的達•芬奇集藝術和科學於一身。2年前在米蘭時,最大的心願就是站在他的大型壁畫“The Last Supper"前!
需要在半年前預定的門票,幸運的我們在網上投得。經過嚴格的保安係統,當眼前呈現的是幾個世紀前的被稱之為人類繪畫極品的“The Last Supper", 心中泛起的是一生也知足了!但這無限知足的背後卻是一絲莫名的感慨。
作為發明家的達•芬奇打破常規壁畫顏料,而大膽采用油彩與蛋彩的混合顏料,萬萬沒有想到這種新顏料是絕對不適合於壁畫,在創作後五十年後因濕氣而開始嚴重剝落。如今壁畫所在的Santa Maria delle Grazie, 每天都嚴格限製客流,並禁止拍照,且隻能在壁畫前逗留十分鍾,而在曆史上更從來沒有停止過修補,如今隻有壁畫的42.5%是真實保持著達•芬奇的原作。長期的修補,在評論家的眼裏,作品已被清洗的太過明亮,而在我的遺憾裏更多的是流失的原味。
然而正是這種流失的遺憾,在這集科學,藝術和哲學於一體的“The Last Supper"中,不斷體現著“寧願在探索中失敗”的精神,也正如他所言,
“Learning is the only thing the mind never exhausts, never fears, and never regrets.”
遺憾中流失的原味,不正是精神上體現的不斷創意,不斷實踐的人生哲學?
I believed more than birds could fly.


[ 打印 ]
閱讀 ()評論 (8)
評論
iwendy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齡齡媽媽' 的評論 : 是大女兒, 4年前的
齡齡媽媽 回複 悄悄話 照片上的是你還是你女兒?
iwendy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閑磕牙' 的評論 : 我朋友幾年前去,沒有預定,掃興而歸。我是3年前去的,已經是很難預定票了
iwendy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上海土人' 的評論 : 謝謝留言!
閑磕牙 回複 悄悄話 很多年前,我去過。 那時不用排隊。裏頭大廳是女子修道院的飯堂。裏麵有3到4個立式座,以前是來處罰不聽話的,兩手要吊起來的。二戰中為了防止被美軍炸毀,用沙袋夾住畫。後來美軍真炸垮了整個建築,但這幅畫沒炸到。
上海土人 回複 悄悄話 不錯,不錯。
iwendy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無知無為' 的評論 : 謝謝留言!在我的字典裏,停止思想等於停止生命。
無知無為 回複 悄悄話 建議你上教堂這樣你的遐想真的可以飛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