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a Lisa
蒙娜麗莎的微笑實在太遙遠,太朦朧,但又太真實。
在盧浮宮這如此龐大的藝術宮殿裏,沒有一幅畫有這樣的待遇。厚厚的的防彈玻璃罩,間隔著遠遠的距離,加上一道木製的隔離欄杆,再加上另一道隔離欄。而這絲毫不減成千上萬朝拜者對蒙娜麗莎的熱情。
或許對於達·芬奇的作品,這不足為奇。3年前在米蘭Santa Maria delle Grazie參觀The Last Supper時,且不談如何幸運訂到入場券,記憶猶新的那份感受是更為嚴謹。
最後的晚餐是一幅在修道院食堂的巨大壁畫,展廳內所有的門窗都用鋁合金,玻璃罩住,恒溫,恒濕。而參觀者要經過三道玻璃門,每一道門必須在前一道門完全關閉之後才開啟。並且參觀者隻能停留15分鍾,一次不能超過30人。誠然,這與壁畫的嚴重剝落之因有極大關係,但達·芬奇作品的價值之珍貴真是一覽無遺。
如今,在擁擠的人群中遠望Mona Lisa, 猶如當年仰視最後的晚餐。達·芬奇的創作,總是很善於將人物刻畫得細致入微,惟妙惟肖。
隻是震撼心靈的是,無論是巨大的壁畫,還是眼前這一幅隻有77公分長,53公分寬的半身肖像畫,達·芬奇駕馭自如的繪畫創作手法,在視覺和感覺上都創造了一種身臨其境和朦朧的美,而蒙娜麗莎更以其神秘而永恒的微笑應驗了這麽一句話,“Each person who looks at her becomes the only person in her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