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中國人一般喜歡把Valentine’s Day叫“情人節”,所以我的標題也就成了“情人節”。但實際上呢,我的學生們理解為“愛心節”。就是在這一天對你喜歡的人,用一種方式去表達、去讓對方知道你喜歡甚至愛的心情。這個人可以是任何一個人,比如父母、老師、同學、朋友等與你有特殊感情的人,而非隻是男女之情的“情人”。
2015年的“情人節”是星期六,星期五又是老師的PD Day,學校關閉。所以學生們表達愛心的活動就提前在周四舉行,叫“學校愛心節”。這個提前一點不影響學生們的興致。早上一來到學校,有的學生就迫不及待的拿出了他們帶來的禮物開始分給朋友們。老師南茜說:“等一等孩子們。先不忙給。下午你們會有時間把禮物分送出去的。”
頭一天學生們在老師的輔導下做了各自的“愛心節”禮物袋。禮物袋是白色的紙袋子,上麵有學生們的名字。白色袋子上,學生們裝飾設計點綴各自喜歡的顏色。比如紅色、粉紅色、紫色、白色這些“愛心節”的顏色。也有用大小不一的心型做成可愛的小老鼠手工貼上去。
今天,這些被裝飾過的白色袋子一字排開的被貼到教室低矮的長條台子邊上,每個孩子都夠得著。這些“蔚為壯觀”的袋子隊伍中也包括所有為本班上過課的老師的。學生們都認識上麵老師們的名字。老師們也都給學生們準備了小禮物。白色袋子的“口”從上午一直張著,方便學生們隨時可以放進他們的禮物。這期間,沒有人去翻看那些白袋子,隻有偶爾把禮物放進去的。
終於到了下午,當學生們從教室外麵進來時,他們看到了那些袋子已經魔術般地移到了每個座位的桌子上了,並且袋子下麵都有一個托盤。托盤的作用是一旦學生們傾囊倒出禮物時,相互之間的禮物不至於混到一起。
但是興奮的孩子們光顧著扒拉,沒留意左鄰右舍,相互之間還是有越過界的禮品。老師們不得不及時提醒:“注意把自己的禮物放到自己的托盤裏。”
學生們清點自己的禮物時,首先看是什麽東西,然後看是誰送的,有的還會再把這個禮物給旁邊的朋友分享。比如索霞就給旁邊的愛瑪說:“看,這是一隻帶橡皮的鉛筆!”
卡爾森對馬克斯說:“你看,這個心盒還可以打開蓋子!”
美根對葵莎說:“嗨,你看!一袋甘草糖,還是紅心的。”美根仔細一看上麵的名字是娜娜,那就是娜娜送的嘍,而娜娜就在美根背後。美根立即對娜娜說:“謝謝你的甘草糖娜娜!”
離得近一點的小朋友都會主動地送上一句表示感激的話:“謝謝你的糖豆,奧裏夫。”
如果是心型棒棒糖,有的小朋友馬上剝掉包裝,吃起棒棒糖。嘴裏含著棒棒糖,另一隻手還在不停的查看其它禮物。
大多數禮物是糖果和卡片,比如巧克力、糖豆、果糖;小卡片畫麵出自迪斯尼電影《白雪公主》、《愛麗絲奇遇記》、《冰雪奇緣》以及寵物類。卡片上麵印刷有這一類的字眼:
你是最甜的甜心!
愛心節快樂!
我們是最好的朋友!
你是甜心第一!
、、、、、、
學生們隻需要在小卡片上填上自己的名字和送給誰的名字。
“愛心節”活動的頭兩天,學生們在家長的幫助下分裝禮物和寫名字。瑪雅給朋友們的禮物裝在一個大的透明塑料袋裏,整整齊齊的。我問她:“這些禮物是你的父母幫忙包好的呢還是你自己做的?”
瑪雅答:“我自己包的。”
我問:“這些名字呢也是你寫的嗎?”
瑪雅答:“我寫的。”
最後,葵莎的媽媽送來一大盤自己做的粉色的迷你小蛋糕,每人一個。太開心了,太豐富了,也太飽了,也或許有的小朋友不太喜歡蛋糕的味道,吃了一半就咽不下去了。於是有人悄悄問老師:“我可以不吃了嗎?” 這種情況隻好讓他們把剩下的扔進垃圾桶裏了。
“學校愛心節”活動就在表達、分享、感激、收集、整理和嘰嘰喳喳的交流聲中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