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允的博客

本人對極左分子非常體味很深。對他們我耐心說說。不指望他們能認同。因為他們自己隨閱曆增加大多都能認識到左的荒唐。
正文

帝國的貨幣

(2015-01-30 16:00:35) 下一個

帝國的貨幣

 
 
來源:  於 2015-01-30 14:38:27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272 次 (8914 bytes)

貨幣的基礎有三個,國力,軍力,科技能力。國力,也就是GDP,是貨幣的錨,是抵押品。軍力是維護秩序的能力,貨幣建立在法律上,而法律的基礎是暴力,也就是軍力。沒有暴力的法律,比如殺人劫財沒有暴力懲罰,秩序會迅速瓦解。科技能力代表未來發展。美元與歐元最大的差別就在軍力上。


美元之所以能成為世界貨幣,其基礎是建立在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國際秩序上,這個秩序以國際法的形式固定下來,比如世界銀行,國際貿易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一直被美國的航空母艦戰鬥群維護。人民幣或歐元要挑戰美元,除了國力,科技能力外,推翻既有國際秩序是最困難的一步。這也是美國在1870年GDP就超過英國,打完二次世界大戰才推翻英國主導的國際秩序。


美國今天遇到的現實與一次大戰前英國的情況類似。英國主導的既有秩序的維護成本越來越高,而從既有秩序中或得的利益越來越被美國拿到。英國維護既有秩序的行為變成了一個公共品(穩定的貿易秩序)的提供者,但不能或得能覆蓋成本的收益。美國成了這個公共產品的免費使用者(搭便車Free Rider)。今天,美國付成本維護既有秩序,中國成了既有秩序的最大獲利者,13億人搭便車,美國人心頭一萬匹艸泥馬奔騰不息


假如美國不能阻止中國搭便車,就必須從歐盟和日本身上抽血,以平衡公共品的成本和收益。所以,美元與歐元是不能合並得,就像當年英磅不能聯合歐洲,對付美國一樣。美國有掀桌子,重組世界秩序的選擇。但,假如中國的軍力能保證在美國掀桌子後中國能獲得更大的利益,美國就沒有動機掀桌子。這樣,美國就隻能從歐日身上去找利益的平衡。


諷刺吧,中國軍力的高速發展成了維護世界和平的最關鍵因素。在這麽美好的秩序中,中國當然沒有掀桌子的動機。美國有把中國從車上踹下去的意願,而能力則取決於與中國軍力的對比。這個背景的介紹也說明了在搞國際政治的人眼裏,不考慮國際秩序變遷的經濟學家就一幫滿腦子小農經濟意識的生產隊會計


二戰前,英國主導的國際秩序搖搖欲墜。希特勒德國有取而代之的想法,但占領歐洲大陸後沒花時間整合。二戰後重建秩序,建立美蘇兩個平行而相互隔離的兩個秩序。所謂國力比較,一般來講是GDP的比較,但本質上是政府對資源調動能力的比較。假如,兩個國家的政府從GDP中抽取稅收的百分比一樣,GDP的比較才反映國力的比較。今天的歐洲與美國的國力比較,雖然GDP接近,但歐洲政府調動資源的能力與敏捷性比美國差了一大節。換句話說,歐洲應對危機的能力要差很多。與美國比,歐洲更像個軟體動物。這也是歐元不能挑戰美元的原因之一。歐洲的內部整合還有一個艱難的過程。


美國成為美帝前,經曆了兩輪的內部整合。經曆這兩輪整合前,美國也是個軟體動物。第一次整合是南北戰爭,北方的工商社會,整合了南方的大地主莊園經濟。不經曆這個整合,美國是個南北撕裂的國家聯合體,南方更像今天的巴西阿根廷。第二次整合發生在1929年的大蕭條,羅斯福的新政(New Deal)突顯了聯邦政府的作用,聯邦稅收的增加消弱了州權。兩輪整合後,美國聯邦政府的能力,也就是國力大增。假如,歐元與美元合並,歐美之間的整合是一大挑戰。不經整合就會互相牽扯,反而消弱了美國的執行力。這也是為什麽帝國不能擴張太快的原因。這上頭,希特勒栽了大跟頭。


歐洲整合的挑戰是將各成員國的財權稅權收歸歐洲中央。這個等同於要求各成員國讓渡最核心的國家主權。隻收攏了貨幣發行權,隻是邊緣性的國家主權。


中國的內部整合是通過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達成的.


接下來是人民幣與美元的比較,還是以國力的比較為主。一個"正常"國家的稅收應該占GDP的25%。收支平衡支出也應該是25%。超過25%的稅收就是戰時經濟的稅收模式,造成經濟的投資不足,經濟增長乏力,經濟增長不可持續。不足25%,要麽消減支出,要麽赤字財政,赤字財政隻是預支了未來的稅收。一個"正常"的財政支出應該包括國防,社會福利,社會公共品(治安,監獄,基礎設施建設和維護)。美國維護世界秩序的成本體現在,1.軍費,2. 對外援助,3. 開放國內市場給同盟國家(這相當於轉移國內就業機會和相應的稅收給同盟國)。4, 對秩序挑戰者的各種製裁, 以較小的代價造成秩序挑戰者的重大損失.


在冷戰時,美蘇對前線國家的各種明補暗補加上軍費成本巨大。因為朝鮮戰爭,中國是前線國家,蘇聯援助了中國的156個項目,更值錢的是這156個項目所附帶的知識產權構成了中國工業化的第一桶金。1972年中美勾兌,中國反蘇,還是前線國家,但中美不是同盟,沒有援助,但可以互利共贏。1980年代,終於走通了賣產品給美國的路子. 從此中國搭上了美國的車。


美國不是雷鋒,上車要買票,中國就買了美國債券。人民幣與美元掛鉤,以美國債券為抵押品,人民幣成了準美元,中國成了美元區。發展到現在,因為有3萬億的美元債券,中國人民銀行成了美聯儲的影子銀行,可以通過大規模拋售美元資本產影響市場上的美元供求和/價位。任何人民幣的危機,都可以通過大規模出售美元資產,回收人民幣,而把人民幣危機轉化成人民幣與美元的共同危機。因為,美國是欠債方,美元危機隻能靠印錢讓全世界美元區(比如與美元掛鉤的港幣)分擔責任。結論,因為國際秩序框架的僵硬,人民幣成為世界貨幣的路還很長,但因為3萬億的美元債券,人民幣與美元有某種程度的捆綁。美國是不能靠金融手段將中國踹下車的。美國有可能的手段是,1,戰爭,2,將一個高度壟斷的中國共產黨有限責任公司分拆成若幹相互競爭的公司,也就是顏色革命. 在幾個相互競爭的公司中間, 國際大資本可以抑強扶弱, 顛覆中國的高度整合, 讓中國軟體化.


歐洲的事很難說,歐盟是擴張過度,整合不足。貨幣政策集權於歐洲央行,但財政政策由各國分權。哪國赤字大哪國占便宜,有便宜不占是王8丹,總體上有財政擴張的衝動。解決有兩個路徑,1. 殺雞儆猴,誰赤字把誰踢出歐盟,這個是欲練神功,必先自宮。2. 中央集權,各國財政預算,由黨中央/發改委批準。這個是要打一場國共內戰/南北戰爭的說。印錢就是個創可帖,據說可以治療乳腺癌。


假如,俄羅斯腦袋讓驢踢了,普京變成普爾巴喬夫。90年代的戲碼再演一遍,俄羅斯跪地求饒而不得。美帝對中帝將采取異常嚴厲的政策。歐洲在中美之間,兩邊遞板磚,看熱鬧的不嫌事大。日本擺好姿勢,等美帝占上風後,踩中帝一腳。


如果能滅了中帝,全球產能會消滅一半,產能過剩會立刻消失,新增投資的回報率回歸合理,各國投資大增,資本帶著包養的各帝國政府會從此過上幸福的生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