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中年囈語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追思會 - 共性

(2025-10-20 16:44:42) 下一個

2025-10-20

周末,參加了兩個追思會,形式不同,但人性是相通的。

一是愛和陪伴。

中國人有句老話:隻羨鴛鴦不羨仙,可見世人對能在世間能找到一個合適的伴侶,然後相愛一生,共同建立家庭,延續後代是多麽的看重。

而這兩個追思會的逝者正好是這方麵的楷模,一個是60年的婚姻,一個是50年的婚姻,那份溫情陪伴與相愛是大家看在眼裏 的,實實在在高質量的婚姻。

這兩天正好楊振寧103歲去世,他那陪伴了21年的第二個夫人也寫出了同樣的感慨:溫情陪伴。

我們對老年人的陪伴需求非常忽視鄙視,甚至簡單粗暴,通過對楊振寧第二段婚姻的探討,能否讓我們多點人性,從而尊重人性的基本需求:每個人都需要一個愛和被愛的人,一個陪伴的人,不管到什麽年紀。

二是對傳統家庭模式的留念,如兒女雙全,四世同堂。

這兩個逝者又符合要求,除了M姐妹去世的早,隻三代同堂。

三是對人生圓滿的定義:好的家庭,好的伴侶,好的事業,學養與愛好,熱愛生活,與社區群體之間傳遞愛與被愛的正能量。

四是求得好死。

老會長做到了,M姐妹最後患病,但她選擇了自己的死亡方式,與命運妥協。

像老會長這樣的無疾而終少之又少,但我們可以學著M姐妹,可以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生活,包括死亡的方式;像M姐妹這樣安樂死,死前安排好生活中的一切,包括追思會的音樂選擇;老會長也選了他喜歡的歌,也算是在自己喜愛的音樂中像世間告別。

這兩天,恍然隔世,學到很多,思考很多。

就像蔡瀾在他的《人生真的很好玩》自述中寫道:盡量地學習,盡量地經曆,盡量地旅遊,盡量地吃好東西,人生就比較美好一點,就這麽簡單。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