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中年囈語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教會 – 4

(2025-02-23 18:04:36) 下一個

2025-02-23

禮拜結束後茶聚,人多,在大廳裏;喜歡坐在窗戶邊的暖氣上,一是把位置讓給老年人們,二是喜歡看窗外的日本楓樹,還有就是暖和。

有兩個年輕一點的也喜歡坐在這兒,大家一起聊天。

這天我和另一位差不多年齡的女士一起坐著喝茶。

這個時候,B的老公K來了,其實我非常臉盲,搞不清楚誰是誰的 老公。

K說能坐在我們中間嗎,告訴他當然了。

他很高興地坐下,很是開心。

他問我們是不是喜歡這裏的暖和,大家都笑了。

他說能講一件往事嗎?

他說很久以前他年輕的時候,跟旅行團在美國亞特蘭大的郊區停下,車壞了,沒有車。

於是,他們被安排到附近的社區。

也是像今天這樣,坐在暖氣片這兒,旁邊有位女子,他們交流的非常非常開心。

當時他就這麽想著:希望支援的車不要來了,這樣,那個晚上,他就可以跟那我女士有一個非常愉快的夜晚。

但車來了,這溫暖的感覺伴隨著他的一生。

他告訴我們他正在寫他的第三本書,前兩本在女兒的幫助下正在出版,需要像出版社提供一些圖片。

他寫他的生活,寫給他的孫輩們。

他以前在報社工作,職業是計算機,那時的計算機可大了,報社的地位也非常高,有一個屋子的計算機就是與市政府直接連著,有自己的email係統。

他的爺爺奶奶輩是在多倫多出生的,先輩從布達佩斯過來,是居住在布達佩斯的蘇格蘭人。他跟我的日本朋友一樣,三代出生在多倫多,二戰時還被趕回日本。

他見證了整個多倫多的變遷,他現在就是通過自己的生活來寫多倫多,寫生活感悟;就像教會一女士的前夫,在印度之行中父親去世了,他在痛苦中在異國他鄉尋求生活的意義,後麵出了一本書,寫給他的父親,也是寫給他的兒子和孫子們,他對生活的感悟。

他們都在尋找生活的意義,存在的價值。

K告訴我:他覺得最近有點dry,就是思路枯竭的感覺。

他告訴我:當生命到了末期時,軀體就是精神的枷鎖;隻有回憶,才能保持生命的鮮活。

回憶中,一些溫暖的片段,可以伴隨著一生,如那天車壞了他遇到一個心儀女子的片段。

跟他說:我的父親在母親去世後也寫了厚厚的一本書,我帶到加拿大了,但一直塵封,從沒敢打開過,不知到什麽時候才有勇氣。

有時,當你麵對巨大的失去時,人是麻木的,沒有眼淚,後麵就進入長期的抑鬱之中,如歐洲的中世紀一樣。

K聽了,非常動容,他說不知道他的書最後能給他的孫輩帶來什麽,他隻是在寫,寫他的一生,寫他的存在。

我就知道Scotts是這個世界上文化水準最高的一族;好在他們現在已不把我當成異類,而是開始敞開心扉。

他們走向我的原因是在教會周報上讀了我提供的管道生的情詩《我儂詞》,有的以為是我寫的,如K,他們都被這首詩深深的打動了,想過來感謝我。

千古以來,人類的情感是相通的。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