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中年囈語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等的哭了

(2022-03-18 14:19:48) 下一個

2022/3/18

看了網友評價中國政府發言人“滿口謊言”,覺得挺有趣。

當希拉裏與 Trump爭選美國總統時,有人質疑希拉裏作為政治家和律師,有說慌和承諾不兌現行為;網上就有人評價了:作為政治家,誠實並不是必要條件。看後非常歡樂。

在俄烏戰爭中,各國發言人指責對方,避重就輕,有的發失,實為政治套路。有時挺佩服現在的發言人華春瑩的,其形象和口才都相當不錯。她畢業於我父親的中學,跟我是同齡人,卻比我的舞台大多了。有時想想,如果當時沒出國,現在會是什麽樣。

說起誠實,覺得中外定義不同。舉些例子,以前回中國,有些事情確實挺讓我鬱悶的,想不通。

比如說有個朋友,她總是遲到。有次約好的下午1點在商場門口集合。1點前到了,1點到了,她沒來我來了,給她打電話,說已在地鐵裏,一會兒就到。我就在不同的地鐵口尋找,直等到下午快4點她才到。看到她時當場就氣哭了,因為需要晚點見麵告知就行了,讓我站在馬路邊等三個小時是不能接受的。她也覺得很委屈:那麽實誠幹什麽。如果是她,來了自己逛逛,或去幹點其它的,到時再打電話,哪有這麽傻等的。

朋友一直遲到,那次遲到的時間最長。後麵她說看到我都害怕,因為非人類。

還有就是中國商場的工作人員。你看中了一雙鞋子,要拿37.5碼的,她卻跟你拿一雙其它37.5碼的鞋子,讓她重拿,又拿了一雙別的鞋。後麵隨行的朋友跟我說:店裏沒你要的鞋子,所以她就拿別的鞋子過來。我就想不通,為什麽不能直接說沒有?朋友覺得我也很奇怪,因為大家都是這樣的。

來加拿大時間長了;思維方式已經發生變化,思維套路已接不上軌道。大家都沒錯,錯在各有各的行事模式。

最近,從圖書館借了本傅樂成的《中國通史》,突然對中國曆史感起興趣來。

年輕時在中國,在狹窄的環境裏忙於高考,上大學後才有機會狼吞虎咽地讀了好多好書,活生生地把眼睛讀近視了。

朋友說:你這些年都忙白瞎了,總是讀書,把這些書扔了,學著多賺點錢。你看看誰誰誰。

發現自己挺無能的,隻會工作讀書;讀書一專注起來,真的把其它的都忘了。

是的,生活馬上就要發生變化,是要把自己愛鑽研的勁頭拿出來尋求兩人基礎上的經濟發展了。

盼望著過兩個人的小日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