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飛越2003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zt 錢荒下的中國——從2013年宏觀政治經濟綜述 (上)

(2015-02-26 14:45:52) 下一個
蠻族勇士

錢荒下的中國——2013年宏觀經濟綜述

序章 我的政治觀

一直以來,我極少討論政治。這是一個非常敏感的話題,弄不好,就要到大西北去挖煤,然後在兩三年後,當朋友們驚訝的問起這兩年你去了哪裏的時候,幽幽的回答:“你不知道刑訴法73條嗎?”當然,我這個話有兩層意思:第一層,就是要能在煤礦裏活個兩三年;第二層,就是隻需要熬個兩三年。這兩層意思,就包含了我現在要說的全部觀點。

中國的經濟正在快速下滑,從15%以上的年度增速,劇烈的下降到不足10%,下降幅度超過50%,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即便是中國政府自己,現在也已經公開承認這一點。經濟學博士做了總理,看著不堪入目的貨運數據、發電量數據,狠狠心,終於給全體國人上了一堂經濟學公開課,告知了國人一些宏觀經濟方麵的真相。譬如經濟增長乏力,隻能依靠印錢投資之類。這部分的內容,我會在此後的部分,以大量的數據進行分析。我現在隻想談一談,這個國家,它在政治上還有沒有希望,它號召大家一起做的中國夢,到底還能不能做下去。

2013年,中國在政治上最大的事件,就是新一屆班子的上台。這屆班子原本被公共知識分子階層寄予厚望,即便我這樣的懷疑派,都曾經對這批人有著很強的期待。然而,現實狠狠的扇了公知們一個耳光。要理解現實,首先要從曆史說起。

中國改革開放之後的高層政治體製,與很多人想象的不同,它其實是一個民主體製。沒有任何一個人,或者任何一個朋黨勢力,控製住了這個國家的核心權力。鄧小平自稱是第二代領導核心,其實他隻有一點執行權,當時的體製是所謂八老治國,這個“八”是一個虛數,事實上擁有話語權的根本不止八位,要認真的梳理的話,當時能對國策製定投票的人,能數出13位之多。在所有人都不掌控核心權力的情況下,多方博弈的結果,一定是對任何事都持放任不管的態度。這也就是鄧小平貓論的核心:白貓黑貓,不管不問,讓市場自己去試。正是在這種高層多人相互製衡的基礎之上,中國民營經濟煥發出驚人的活力。傻子瓜子和國營副食品公開競爭,衝擊當時的計劃經濟秩序,搞出渲染大波,要查辦的力量和要扶持的政治力量相互製衡,鬧了一通,最後不了了之,也沒把人家怎麽樣。這就是改革開放初期我國高層政治的本質特征:多方製衡之下的民主投票決策體製。沒有一方擁有壓倒性的力量,要大刀闊斧的改革雖然無從談起,但放開管製,卻非常容易,隻要在常委級的圓桌會議上摔杯子就行了。壯大國企強化計劃經濟的決策無從做出,那就隻能眼睜睜的看著老百姓八仙過海了。在這一點上,鄧小平表現出了極強的政治智慧,計劃經濟的堅定捍衛者陳雲一點還手之力都沒有。

然而人類社會有一個曆史規律,那就是“治亂循環”。這大致是說,在一個朝代的初期,由於各派勢力相互製衡,缺乏為惡的能力,因此老百姓們會獲得很大的生存空間,因此會出現一個短暫的大治時期,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然而隨著時間推移,權貴們不停的掠奪資源強化勢力,最終他們獲得了為惡能力,輕易就能讓老百姓生不如死。這個時候,社會就會倒退,流民就會四起,朝代就會覆亡。中國乃至世界的整部古代史,都是在講述這個“治亂循環”的規律。西方人最終發明了民主製度,將權貴們關進了籠子,目前運作了300來年,期間經曆了很多問題,打了好多次仗,世界大戰都打了兩次,總算是在近60年來找到了方向。權力製衡規則、決策機製、財稅機製、貨幣發行機製,都是在近60年內才得以最終完善。目前看來,民主製度即便是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比如效率實在是低下,在應對危機時基本上隻能束手無策,但至少天下大亂屍橫遍野朝代覆亡的風險,那絕對是沒有了。

而中國呢?我們在這個政權建立後的前30年,純屬瞎雞巴搞,那30年的事不能多談,總之就是把人不當人,當畜生。死多少畜生,那都不是事。30年後,八位元老以政變方式上位,就相當於重建了一個朝代,重新開啟了“治亂循環”之路。在這個新朝建立之初,元老們相互之間不能肉體消滅對方,此前批倒批臭再踏上一萬隻腳的玩法不能用了,那就隻能製衡。當時的兩大巨頭鄧小平和陳雲於是達成了默契:鄧管政治決策,陳管經濟執行。這倆合作期間,有很多大小摩擦,鬧出很多風波,有些甚至震驚世界。一開始搞開放搞活的時候,這倆都沒啥經驗,所有的資源都被小權貴們搶走了,也就是所謂的價格雙軌製和官倒,小權貴們的掠奪幾乎是赤裸裸的,非常的不要臉。這種低劣的掠奪激起了滔天的怒火,並在80年代末期搞出了一場席卷全國的動亂,留下的傷口一直到今天都在流血。此後中國在變革問題上幾經反複,鄧小平被逼到沒法子,連續兩次南巡,靠發動群眾爭取輿論的方式,最終抑製住了保守派勢力。整個過程實在是驚心動魄,絕不是各位所以為的太平盛世,但最終這倆總算是平安的把中國帶到了90年代中期,並且確立了中國高層政治的一個很有意思的潛規則:書記管政治決策,總理管經濟執行,兩者相互製衡。道理很簡單:一旦相互製衡的局麵被打破,某一方勢力開始占據絕對優勢地位,擁有對資源的絕對調配能力,那他一定會選擇為惡,選擇魚肉百姓。我們絕對無法指望這些資源的絕對控製者們能夠善心大發,從牙縫裏摳出肉絲喂給人民,自己隻吃青菜。

第三屆班子,也就是江朱組合,這倆完美的繼承了鄧陳的意誌。江核心幾乎不對經濟執行層麵的問題發表意見,很專心的搞他三個代表。而朱總理則大刀闊斧的在財稅體製和國企體製上動刀子。現在回頭看起來,這期間固然埋下了相當多的禍根,但這期間也是中國經濟發展最黃金的十年。三個代表的核心是什麽?就是不再談階級鬥爭,代表了先進生產力的私營企業主,也能入黨,也能成為國家的領導力量。即便在今天來看,這也是石破天驚的政治觀點了。而朱總理則竭盡全力要從當時那一場動亂的驚天惡果中走出來。在當時中國麵臨國際製裁,被全麵封鎖,對外貿易幾乎斷絕,中央政府窮得揭不開鍋的情況下,朱總理建立了分稅製,國稅與地稅自此分離,70%的稅收要上繳中央,將有限的資源嚴格控製在中央政府手裏。同時嚴控信貸,並將大量的國企賣掉,斬斷小權貴們依靠信貸資源和國企地位的獲利之手。這樣子搞下來,中國就驕傲的宣布,自己實現了經濟軟著陸,從經濟危機中走了出來,跨入21世紀了。

第四屆班子,胡溫組合,雖然水平極差,仍然表現出了鮮明的權力製衡的特征。胡搞的是八榮八恥和先進性教育,這是政治層麵的事,雖然檔次很低,不知所雲,與三個代表的政治高度沒法比,但至少他不瞎攙和經濟層麵的事,也沒把中國往重回文革時代的錯路上帶。而辦公室主任出身的溫,則完全無法應對複雜的經濟局麵。他的前任朱總理的經濟措施,是危機之下的臨時舉措,根本不能長期沿用。即便是要沿用,也要有配套措施出來。譬如“分稅製”,現在被罵得狗血淋頭。為什麽?因為中央政府拿走70%的錢,在當時確實很窮,沒法子,臨時這麽拿一下可以,但是如果你要長期拿,那請你把地方的教育和醫療的職能,這兩塊最花錢的職能,也一並拿走。財權與事權要配套。你不能要求地方政府身無分文還辦教育搞醫保。溫總理當時麵臨的局麵,就是必須要給那些臨時舉措一個說法。他要麽就廢止它,要麽就完善它。而溫卻做了一個令我至今百思不解的選擇,他選擇什麽都不做。於是,規律開始發生作用,“治亂循環”的按鈕,被再次按下。

在鄧陳時代,形成的是高層長老相互製衡機製,搗亂分子是部門和地方上的小權貴們。江朱時代,集中力量清理這些個小權貴們就行了,老百姓自然就能得到發展空間,民營經濟自然就能煥發驚人的活力,從而挽救危局。而到了胡溫時代,“集中力量”這個臨時舉措,就開始起反作用。當所有資源集中到高層後,就必然會引發高層對資源的爭奪。可以想象一下:當年小權貴們與老百姓爭奪資源,十年後引發的是80年代末期的驚世動亂。這一次,當高層權貴也來與老百姓爭奪資源,十年之後將會引發的,又將是什麽?這種局麵,與中國古代史上任何一個朝代末期,有什麽區別?

整個胡溫時代,就是高層權貴進行資源分配的時代。在那十年裏,利益版圖基本劃定,中國幾乎所有產業類別,都已經劃分給某個說得出名字的高層權貴。或許隻要簡單的數一下現在的高層勢力派別就行了:電力係、石油係、滬浙係、民盟係、統戰係、團派、京幫、山西派、川派、潮汕幫、客家幫、五大軍係,等等等等,利益糾紛錯綜複雜,每一派勢力,都能在常委級尋找到政治同盟,以便於更好的爭奪資源。在這樣的情況下,局麵完全失控了。從08年開始,也就是胡溫的第二任任期開始,權貴資本的力量就開始突飛猛進,而民企的活力就開始逐漸消失,這個國家,也開始走向了懸崖。

2013年,新一屆班子正式上位。公知屆對他們寄予了前所未有的期望。所有人都知道,改革勢在必行了,不改革不行了。然而,要改的到底是什麽啊?這個國家的痼疾,到底在哪裏啊?這個國家的國民,基本上都茫然無知。每個人都知道自己的生活越來越艱難了,每個人都在召喚改革,然而改革到底要怎麽改啊?

鄧陳的改革,是放開管製。在鄧小平高超的政治智慧之下,並在當時高層長老們的相互製衡之下,這不難做到。江朱的改革,是壓製當時的中小權貴,給民資以生存空間,他們算是做到了,但同時資源過度集中到高層,給了高層權貴資本的發育空間,這算是埋下了禍根。胡溫毫無作為。而這一屆班子,要做的改革,隻能有一樣,就是對高層動手!從高層權貴嘴裏,奪下骨頭,還給老百姓。這種改革,有可能成功嗎?在中國曆史上,可以找到的類似的例子,那就是王莽改製。王莽試圖從西漢貴族手中奪回田地,還給農民,然而王莽遭遇到了空前慘烈的失敗,其本人被汙名化,成為中國曆史上著名的笑柄。動高層權貴的奶酪,在中國曆史上,根本沒有成功的先例。這一屆的班子,他們有可能成功嗎?或者這個問題可以這麽問:他們真的試圖改革嗎?

判斷一個人的真實意圖,不能看他說了什麽,而要看他做了什麽。這一屆班子,在整個2013年,做了些什麽呢?毫無疑問,財稅係統加強了,各種增稅的官方言論層出不窮。這依然是在強化國家資本的套路。與此同時,國家對輿論的控製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網絡大V竟然成了反政府的代名詞,一時間人人自危。這更是強化集權的套路了。然而最危險的表現,是中央層麵建了兩個新的機構:改革領導小組和國家安全委員會,由書記兼任這兩機構的頭。這是改革開放以來,前所未有的舉措。這意味著鄧陳以絕大的政治智慧建立的高層製衡機製,在一夜之間被摧毀。書記管政治決策,總理管經濟執行的製衡機製,就此蕩然無存。所有的權力,都將被集中到書記一人手中。總理將被架空,處於一個可有可無的地位。

現在的政治局麵是:一方麵,資源在加速向高層權貴手中擊中,民資苦不堪言;另一方麵,高層權貴們拋棄了原本相互製衡的遊戲規則,開始了赤裸裸的爭權。這就是我們麵臨的現實。1980年代,中小權貴們搶奪資源,高層卻遵守著遊戲的規則底線,因此最終無非是激起了一些年輕人的熱血,雖然震驚了世界,卻最終度過了危局。而這一次,確是高層權貴們親手掠奪資源,並拋棄了任何規則底線。這一次,會發生什麽呢?

2013年,高層的權鬥之激烈,遠遠超越此前的30多年。西南係被連根拔起,石油係蕩然無存,前軍機大臣下落不明,甚至有謠言說前中堂大人試圖潛逃。公知們在文字獄的威脅下噤若寒蟬,而高層們也未必能睡得好覺,誰都不知道對方會幹什麽。在這種局麵之下,唯一可以打的牌,就是挑起國際矛盾,轉移國民的注意力,於是整個東南沿海,到處都是領海糾紛,鬧得天翻地覆。一幫隻讀過初中曆史課本的中國年輕人,把中國的鄰國們罵了一個遍,今天要血洗越南,明天要炸平菲律賓,後天要東京大屠殺,好像現在中國處於一個前所未有的盛世,可以王霸天下四夷來朝了一般。

在這種誰都不知道明天在哪裏的情況下,由於權貴們對資源的過度掠奪,脆弱不堪的實體經濟終於撐不住了,於是,中國這個全球貨幣發行量最大的國家,居然出現了流動性危機,整個市場上都找不到錢了,錢荒了。權貴們奪來的資源,除了瓜分,無非是投入到過剩產能和地方債之上,這些領域隻能沉澱資金,無法創造利潤。就好像一個土匪把所有的收入都買了鑽石,明晃晃的很好看,但是他沒法把鑽石出手,因為其它老百姓的錢都被他搶光了,買不起。所以他最終隻能守著鑽石餓死,他拿不出一毛錢去買食物了。這就是我們現在麵臨的錢荒的本質。而他要繼續活下去的法子隻有一個,就是繼續去搶錢,對應到這個國家就是繼續印錢。然而,有意思的是,這個國家的錢掌櫃,也就是那位麵臨架空危機的總理大人,公開拒絕繼續印錢。權鬥到了這種程度,你死我活,根本不在乎國家是否能撐下去了。

這就是我的政治觀。我第一次在宏觀角度上闡述這個國家自改革開放以來的政治製度演變。這個國家原本具有高度政治智慧的高層權力製衡機製,已經被這一屆班子徹底破壞。它破壞了遊戲規則,它就要承擔惡果。而這個惡果,絕不會來得很遲,無非也就是這兩年的事。我唯有希望天佑中華,在這樣的危機麵前,那些愚昧的國民,那些根本不知道今夕何夕今時何時的國民,能尋獲一絲生機。雖然,這份希望,根本渺茫到連我自己都不相信。
蠻族勇士的資料 更多 廣東廣州市 認證資料:房產觀瀾知名寫手 上次登錄:2014-01-05 2014-01-04 錢荒下的中國——2013年宏觀經濟及房地產市場綜述 2013-07-19 墜崖——2013年上半年宏觀經濟形勢及若幹主要城市房地產市場綜述 2013-04-29 為了朱令,這一次,全體天涯人,我請求你們和我站在一起! 2013-04-27 複仇之劍——關於朱令案的最後聲明

《2013錢荒下的中國》餘下三章分別是:第一章 債市雪崩;第二章 樓市挽歌;第三章 前路漫漫。


@hs8885373 31樓 2014-01-05 08:17:38
樓豬在為推銷自己,你根本不懂政治經濟,胡說八道,你和“秦火火”有什麽分別!你知道為何要控製印鈔嗎?
-----------------------------
扯淡,勞資支持印鈔?勞資算得上是天涯最反對印鈔的人了!勞資所有的長文都在激烈的反對印鈔!即便是現在飲鴆止渴式的印鈔,勞資都是堅決反對的!能看懂中國話嗎?靠。

另,別把勞資和秦火火相提並論。想幹嘛?把勞資打成大V,就能刑訴法73條了勞資?你丫是什麽玩意?勞資敢寫出上麵那樣的文字,勞資敢在2013年整出一堆事,甚至敢公開宣稱做空中國,勞資就有底氣麵對任何低劣的手段。別TM挑水找不到碼頭,驢唇不對馬嘴,靠!
@壹抹晴天 45樓 2014-01-05 10:52:19
@蠻族勇士
新年新坑。。。老蠻帖子內容要是被和諧跟我說下,我找人弄出來
-----------------------------
咳咳,謝一個先。
作者:蠻族勇士 提交日期:2014-01-05 14:50
  @回形鑣 107樓 2014-01-05 14:17:04
當初悶得慌,生活境況一不好,就容易支持這種“革命政治”。
真等赤眉、黃巢們成了勢,老百姓就知道苦了。
咱廣州是個福地,從來殺伐不重。
曆史上就被兩次屠城,除了小日本外,就是黃巢這位“革命者”屠了一次城。
-----------------------------
看你扯淡了半天,回了好幾個貼,挺辛苦的,姑且回你一句:革命?我TM最反感革命了。麻痹誰想革命誰就是豬狗不如的畜生。中國好歹消停了30年,再來一次流血革命,那他媽都不知道該怎麽死。

麻煩在於,這個操蛋的世界,是你這種蠢貨,想不革命,就不革命的嗎?這個國家遍地都是奴才和豬狗,要變得豬狗不如一點,容易得很。本來就是點頭哈腰磕頭跪拜的貨,要變得四肢著地爬行,那就是順勢再趴一下的事。本來就習慣了坑蒙拐騙權謀伎倆,一轉身,立刻就能吃人不吐骨頭。這就是這個國家的文化。至於現在這種局麵,往後發展,是TM革命還是和平演變,就看中國人的運氣。就算真的亂世了,我TM又能打又有人,還有大本營,好歹也比你這種蠢貨更有生存能力。
最後再回你一句,舊唐書上關於黃巢的說法,基本上都是扯淡的。不能建立軍紀的冷兵器部隊,連行軍都能隨時炸營,根本沒有戰略機動能力,如何能轉戰中原,打下半壁江山。醒醒吧,蠢貨。
 



作者:蠻族勇士 提交日期:2014-01-05 16:15
  第二章 債市雪崩

中國經濟正在國進民退的不歸路上奮勇前行,出問題是必然的,不出問題才是見了鬼。有意思的是,很多人,包括謝國忠牛刀這幫二吊子水貨,都堅持認為先出問題的領域,一定是房地產。但是,房地產偏偏就是不肯出問題。到了今年,先爆發出問題來的,卻是債市,並連累股市重歸熊途,讓無數經濟學家跌了眼鏡,投資界哀鴻遍野。(老粉絲們都知道,老蠻我從2013年5月份就公開宣稱做空中國,並且是同時開辟股市和債市兩個戰場,咳咳,最後一章本人將用一定的篇幅介紹這次做空戰役,並講講它到底有什麽作用,以給追隨至今的戰友們一個交代。)要說明白債市,就要理解,到底什麽是債。按慣例,我們得學習一下債的曆史。在這裏我必須說一句題外話:唯有了解曆史,才能預測未來。國內金融界的所謂分析師們,連最基本的經濟史修養都沒有,各項曆史事件之間的因果關係都不知道,又如何能判斷未來的市場走向?

債券,和股票,其實本質上是相同的東西。在最開始的時候,這兩者談不上什麽區別,是完全一致的東西。荷蘭是當今世界債券和股票交易市場的起源地。大約在400年前,勇敢的荷蘭人開始縱橫四海,打得過的就搶,打不過的就買,到處流竄,掙了很多錢。然而這種海上討生活的生意,起始成本很高,光是造船就是一筆不小的費用,在海上風險還挺大,一不小心就船毀人亡。在當時,天才的荷蘭人想出了一個辦法:船長們借錢造船,然後靠出海掙回的錢還債。有錢人為了預防風險,就每個船長都借一點,把手裏的錢分散投給十個船長。但是,等著船長們掙錢回來,時間太長了,有錢人拿著一堆借條,明知道自己以後會掙大錢,但是遇到急需用錢的時刻,一點辦法都沒有,等於是拿著金飯碗討飯。於是天才的荷蘭人再次發明了借條交易場所,可以公開交易借款憑證。就這樣,債券交易市場就誕生了。再後來,借錢人不滿意了,我投資建的船,我竟然隻是個債主?不行,我得成為那艘船的船主。於是現代公司製度誕生了。債主搖身一變成為了股東,而船長就變成了職業經理人,而當初的借條交易場所,就變成了股票交易所。然而,債券和股票的本質仍然是一致的:它就是一種資金募集手段。它本身是不是值錢,是不是能在交易市場上賣掉,要看募集起來的資金,所投向的那艘船,是不是會遭遇大風大浪,以致船毀人亡,還是滿載而歸,一船的金銀珠寶。

在這個角度上,我們就能更加準確的理解一句話:證券市場,是一個國家經濟的晴雨表。作為一個資金募集的市場,當大家都認為這個國家的經濟不會遭遇風浪,它的未來將航行在一條風平浪靜的安全航道上時,它的股市和債市當然能持續上漲,每個人都會相信船長帶回來的,將是滿船的金銀財寶。而當大家認為這個國家的未來將充斥著狂風暴雨,航道兩側擠滿了搶劫犯,船長這次出航基本上死定了,那它的證券市場一定是跌得慘不忍睹。

我國現在的債券交易市場,主要有三類產品,由政府發行的政府債(分為國債和地方政府債,國債規模9萬億,地方政府債規模1萬億,現在的整體規模大致是10萬億。注意這裏的地方債概念僅指公開市場交易的債券品種,與我們通常所說的地方債不是一個概念。),由銀行發行的金融債(總額大致也是10萬億),以及由企業發行的企業債(總額大致是2.5萬億),此外還有一些個票據類產品,大概也能理解為企業債的一個形式,總額大概有5萬億。(鋼企曾經是銀行票據最大的用戶,各種本票匯票開得不亦樂乎,在今年的債市危機中,鋼企死得最快,目前整個鋼鐵行業都在死亡線上掙紮。)這樣算起來,現在中國債券交易市場的產品總規模,達到28萬億左右。請注意,這些債券的發行人,基本上都是國家資本,也就是權貴資本。幾乎沒有民資可以分享這28萬億的蛋糕。即便是企業債,其發行主體也主要是央企。民企要發債,其難度大致等同於上市,基本上不在民營企業家們的考慮之列。

2013年的上半年,國內經濟一片唱好之聲。股市從1900點上升到了2400點,漲幅超過25%,投資界一片歡聲笑語,高興得不得了。老蠻我當時寫了一篇上半年經濟墜崖的文章,在天涯上連載的時候,被五毛們破口大罵。很多人完全沒意識到,經濟已經到了臨界點。國家資本對資源的過分掠奪,已經到了令宏觀經濟無法承受的地步了。與大家所想象的不同,作為製造業大國,中國的製造業,整體上仍然掌控在國家手中。按照國家統計局官方數據庫給出的數據,2011年中國所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淨資產為28.2萬億,其中國企淨資產為11萬億,而民企淨資產僅5.7萬億,大致上相當於國企的一半。礦產開采和冶煉、重型化工、水電氣、重型裝備製造這些個領域,基本上都沒民企什麽事。然而,我還要給出另外一個令人震驚的數據,同樣是2011年,規模以上國有工業企業的總利潤,隻有1.6萬億,而私企創造的利潤,高達1.8萬億。這意味著,私企就算是無路可走,就算是被阻擋在各種玻璃門和彈簧門之外,就算再怎麽受歧視受打壓沒地位,其仍然表現出驚人的效率和生命力,以僅僅隻占國企一半的淨資產,創造出顯著超過國企的總利潤。到2013年的8月份,規模以上國有工業企業的淨資產上升到了12.8萬億,創造的利潤總額為1.24萬億;而民企淨資產為7.1萬億,創造的利潤總額為1.09萬億。看出問題來了嗎?民企的利潤總額開始顯著低於國企了!想象一下,當民企喪失了效率和活力,整個國家經濟由那幫人浮於事不思進取產能過剩的國企主導,會是怎樣一幅慘烈的畫麵?這就是我們在2013年麵對的局麵:民企不再是這個國家的主導,而國企開始裝模作樣的擺出一副領頭羊的模樣,得意洋洋的把這個國家往死路上帶。

債券,包括股票,都是一種融資手段。它們的本質就是聚集人們手中的閑散資金,用於投資某個大項目。等這個大項目掙到了錢,就可以還給老百姓。在它還沒能還錢的過程中,大家懶得等,就在債券或者股票市場,交易這些個證券。2008年底,我國債券市場可資公開交易的各種產品總規模為15萬億,到2013年年底上升到28萬億。在這5年間,中國債券市場發生了相當多的變化,遊戲規則越來越向股市靠近。債券的交易方式大致與股票差不多,買進賣出,基本麵技術麵,融資融債,做多做空機製,杠杆機製,一樣都不少。隻不過是交易對象隻允許是機構,目前還不能讓小散戶直接參與。

債市與股市最大的不同在於:股票持有者,是公司的股東,他們要從公司未來的經營中獲益,而這筆獲益可能會很大,因此股票持有人的獲益在理論上沒有上限,所以股票可以炒到天價,隻要它所對應的項目確實有一個很不錯的故事,船長確實有機會發現新大陸。而債券則會規定一個借款利率,這個利率就是債券持有人的獲益上限。無論債券怎麽炒,理論上都不能超出借款本金和利息的總和。所以債券價格有上限。債市和股市的相同之處在於:這兩者理論上的下限都是零。一旦船毀人亡,那就意味著所有投資都打了水漂,股票或者債券,立刻就變成垃圾,其價值直接歸零。

2013年6月份,金融市場開始感覺到不對勁了。國進民退總有個極限,到了極限,整個經濟就要開始崩盤了。當時雖然事發突然,但是現在回頭來看,整個演變的邏輯其實非常清晰:太多的資金沉澱在國債、地方債和國企債這些根本不能產生什麽收益的項目上了,隻算債券公開交易市場的規模,就已經達到28萬億了,對比我國100萬億出頭的貨幣總量,這相當於有30%的資金根本沒法動了,變成了死錢。流動性就這麽緊張了,很多機構手上一分錢閑錢都沒了,有個什麽風吹草動,那立刻就是現金流斷裂而死。有機構就在交易場上問:“你們誰要買我手上的債券不?我急著用錢呢。”別人都像看傻子一樣看它,“靠,就你急著用錢啊,我TM比你急得多。我手上這些債券你要不?打折賣給你。”就這樣,大家開始了一輪債券競相降價拋售的過程,最後折扣打到了七折,票麵價值100塊錢的債券,70塊錢賣,竟然都賣不出去。整個金融市場一下子就瘋了。所有機構都發了瘋似的找錢,市場傳聞好多家銀行都成了老賴,還不起錢了。當然了,這些傳聞先是被當事機構否認,然後再被證實。最有趣的的是光大銀行,因為在香港上了一把市,被迫公告承認自己當時就有拆借上違約行為。當時的兩天時間內,中國股市暴跌了幾乎10%,一直跌到1800點,搞得央行緊急開閘印錢。按照央行的公開數據,印了4000多億救市,此後又連續印了萬把億,在股市搞出一個V型反轉。這就是錢荒第一次發作。
  
 

到2013年底,按照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中國國債和地方債(統計局口徑,不再是前麵的債券市場口徑)總額約28萬億,其中國債總額10萬億,地方債18萬億。同時,中央和地方的財政年收入大致14萬億,中央和地方各7萬億。中央的那10萬億國債問題不大,好歹一年有7萬億的收入撐著,中央其實沒啥必須要花錢的地方,三公經費緊一緊,公務員工資降降,福利削削,軍費裏摳摳,大項目砍一砍,少搞點麵子工程,哪裏都能摳出幾千萬把億,十年八年艱苦一點,這個債也就還上了。關鍵是,地方的收入水平和中央持平,都是7萬億(這還加上了3萬多億的賣地收入!),但它的18萬億的債務負擔水平,比中央高得多。地方政府和無所事事的中央政府不一樣,地方政府是要實際承擔民生責任的,教育醫療汙染治理,那都是鐵板釘釘要花錢的。地方財政根本拿不出閑錢來還。國家統計局公開承認,至少20%的到期地方債在年底前已經沒法還了,要靠借新還舊,這以後要想還錢,還隻能指望賣地收入。現在麻煩來了,你要借新還舊,市場得有這個資金供你借啊。我機構的資金本來就沉澱在你丫的手上了,現在你丫還想繼續找我借錢?然後還給我自己?你做中國夢呢你。實在要借也行,提高利率!原來7%的利率,現在不行了,提高到了11%到13%。整個社會的資金成本,一下子就提高了50%,並且持續居高不下。到了12月份的時候,資金成本繼續飆升,機構們再次悲哀的發現,自己手上持有的那些個債券,竟然又賣不出去了。於是又打折,這一次比6月份的情況稍好,打到了85折。股市跟風來了個12連跌,08年之後中國股民就沒看到過這一幕,嚇到吐黃膽水的都有。此前信誓旦旦不再印錢的央行,到這一刻又實在頂不住了,於是又印了3000多億,好歹算是穩定住了債市,但是股市實在是沒法再救了。於是中國股市就在2100點附近晃晃悠悠的過了一個元旦。

現在這個局麵,所有人基本上都束手無策。錢荒確實是錢荒,但辦法一點都沒有。唯一的可能途徑,就是國企突然變得非常非常的有效率,能掙錢,從一艘眼看就要在狂風暴雨中沉沒的破船,變成縱橫四海的泰坦尼克號。這樣,以債券或者股票形式沉澱在其上的死錢,就能變活。大家都會願意購買和持有這些證券產品。然而,這可能嗎?我把這段話打出來,我自己都覺得可笑。我相信你們中的有些人,已經在破口大罵深井冰了。

還有一個飲鴆止渴的方法,那就是繼續印錢。關於印錢的事,我隻簡單的說一說。這個問題我已經說了太多。中國政府的印錢機製,直接等於搶劫,中國人民基本上都知道。央行開了個微博,沒事就禁止評論,因為通篇累牘的,全是在罵它印錢。食品價格和房租已經連漲了兩年。房價漲漲,隻不過是剛畢業的小年輕沒法結婚,於是破口大罵。而食品價格和房租上漲,是會激起流民的。而流民則是中國所有朝代覆亡的主因。經濟學博士出身的中堂大人也知道這一點,從他上任之初的第一件事,就是關掉印鈔機來看,此人對印鈔是有根本的反感的。12月份,資金緊張成那樣,也就印了3千來億,據說事後還秘密的回收了一部分,總算是把物價水平保持得還算基本穩定。如果真要印出18萬億來幫地方政府還債,那後果真是不可想象。

所以,按照目前的這個玩法,以後會怎麽樣,那就要看中國人民的運氣。基本上現在就是一個死局。政府其實也就是一個企業,都要講現金流。就目前來說,它的現金流基本上已經是斷了。它確實拿著一堆借債堆出來的資產,有些資產也還不錯,但這些資產統統沒法變現,錢荒之下,市場根本找不到資金來接手。要是理論推演的話,要真是要推演出一場血流成河的動亂,才能罷休了。不過,我暫且將這部分關於未來預測的內容打住,到第三章,我再來詳細的說吧。



@回形鑣 213樓 2014-01-05 19:45:57
在廣東,不論是 曆史 還是現代,越了解政治的人就越三緘其口。
越是連半桶水都沒的,就咋呼得越大聲。
所以廣州人給了一個很形象的名稱這些傻黑黑:
——爛頭卒。
-----------------------------
廣東正是因為有你這樣的蠢貨,所以才會在和長三角的競爭中輸得一塌糊塗。幸虧我作為楚人,對廣府文化,隻取其誠信務實的精華,棄其目光短淺如鼠的糟粕。而你這種蠢貨,卻以目光短淺為榮。還裝逼兮兮的聲稱你丫是“越了解政治就越三緘其口”的那種人。我呸。你TM沒事就到處賣弄自己那點子蠢不拉幾的見解,有一條毛的認識,就恨不得發幾十個貼,還三緘其口?你TM恨不得在口邊上掛個喇叭好不好。
  廣府人裏麵,總有那麽一種蠢到無以倫比的蠢貨,裝腔作勢,搞出一幅我什麽都懂但我什麽都不說的蠢樣。這種玩法,還真是廣府人最擅長。每個地區文化都有它的缺點,而廣府人的這種缺點,真是能讓人惡心到吃不下飯。你丫基本上完美的繼承了廣府文化的缺點,不以為恥,反以為榮,還TM嘚瑟上了我靠。你TM要臉不?滾。

 
作者:蠻族勇士 提交日期:2014-01-05 19:58
  嗯,不出所料,又有來發美女的了。咳咳。
 
  下一章發完,照例要發詛咒的了。請各位讀者當心。
 
作者:蠻族勇士 提交日期:2014-01-06 12:35
  這邊與房產觀瀾那邊的回複全部看完。我算是非常重視回複的作者了。看回複是了解民意的窗口,沒有之一。別的倒無所謂,就是看到真有很多人期待集權,對本屆政府的各種集權行為擊節叫好,很有些悲哀。
 
  這個國家的國民,看著辮子戲長大,內心深處就對微服私訪那一套帝王術,拜服得要命。整天期待一個明君在他頭上愛撫一把,然後扔給他幾片金葉子。從宋代理學開始,當奴才當了上千年,國內又從來沒有像樣的啟蒙運動,所以那些個自幹五,那是真的非常真誠。一想到某書記親自去買包子了,那真能激動到掉眼淚,不是演戲。想想在那包子店門口排隊的國人,那真不是我D組織過去的,那真是一群人內心非常誠摯的奴才。一想到以後沒這種集權式的帝王可以跪拜了,那真的就六神無主七上八下,能傷心死。
  所以,我現在再怎麽被這群蠢貨罵,我認。


 
作者:蠻族勇士 提交日期:2014-01-06 21:42

 
  第二章 樓市挽歌
  任何資產,都有其價格。股價是上市企業資產價格,水價是水資源的資產價格,油價是能源資產的價格,肉價是食品或美女資源的資產價格,咳咳咳。房地產也就是一種資產。房價,隻不過眾多資產價格之一而已。但房地產實在是過於吸引國人的眼球,每年500萬到600萬的大學畢業生群體,一門心思要買房結婚,個個都是網上的房價狂熱關注者,十年八年的積累下來,這個領域不成為焦點領域才怪了。

在談論這個話題之前,必須要說明:宏觀上的資產價格評估是一門大學問,要衡量任何一種資產的價格是否合理,譬如人類目前的石油價格生成機製是否合理,作為不可再生的寶貴資源,在石油儲量僅僅隻剩50來年的情況下,石油價格是否應該飆升到令大眾無法隨意開車的地步?決定石油價格的本質性因素到底是什麽?這是市場經濟從來沒能真正回答出來的問題,學界至今未能給出一個通俗易懂的答案。確實有很多人靠資產價格評估方麵的研究拿了諾貝爾經濟學獎,但他們給出的那些個動輒上萬變量的數據模型實在是令人望而生畏。我承認,基本上我看都看不懂。不過令我比較欣慰的是,經濟學界能看懂也沒幾個。大家都在不懂裝懂,一看到大師在黑板上畫公式就拚命鼓掌,然後茫然的問身邊那位鼓掌更大聲的哥們:“鼓到啥時候停啊?”那哥們一定會很冷酷的斜他一眼回答:“到黑板寫不下的時候。”並且,我有一個根深蒂固的想法:定理必定簡潔。就如同質能公式一樣:能量等於質量乘以光速的平方。簡潔質樸,充滿美感。需要無數變量充數的所謂數學模型,一定是未能發掘出真正的規律,於是找一些個不知所雲的變量係數來修正離題萬裏的結果。經濟學長期不被社會科學界當成是一門靠譜的學科,甚至連社會學和管理學這種新興的學科都要和它劃清界限,就是因為它的所謂量化分析的模型,基本上都是瞎扯淡。所有試圖通過建立某個數學模型以準確預測任何一樣資產價格走勢(包括股價和房價)的經濟學家都會遭遇可恥的失敗,無例外。
 
  因此,在對資產價格問題的討論中,我一定會拋棄現在任何流行的數據模型理論。我一定會從最簡單、最原始、最質樸的經濟學原理入手。在市場上,決定資產價格的最基本的因素是什麽啊?供需關係啊。除了這個,再沒有其他了。過去十年,北京上海的房價為啥高啊?買的人多啊。政府用行政手段能把這兩城市的房價打下去嗎?不能啊,架不住實在是湧進北京上海的人太多了啊。那這兩城市的房價要漲到啥時候啊?沒人買了,或者沒錢買了,需求沒了,自然就不漲了。道理就是如此。那麽,我們現在剩下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人和錢的問題。購房群體還在嗎?購房資金還夠嗎?要回答這兩個問題,就必須回歸到對中國宏觀經濟的基礎研判。以我國目前這種國進民退之下迅速放緩的經濟走勢,還能培育出新的購房群體,並令他們積累出足以支付高房價的個人財富嗎?

2002年中國政府財政總收入為1.9萬億,GDP為10.2萬億,占比為18.6%,到2008年,中國政府稅收總收入是6.1萬億,GDP為30萬億,占比提高到20%。到2012年,財政收入11.7萬億,GDP為52萬億,占比繼續提升至22.5%。我們知道GDP就是一塊蛋糕,全社會都要從中分成。政府拿走的越多,留給老百姓的就越少。10年時間,政府分到的蛋糕,硬生生就是多了4個百分點,這一點根本無從抵賴。無論這種統計局的數據經過了多少修飾,國進民退的趨勢,它根本無從掩飾。

作為印證的國民收入數據方麵,同樣表現出相同的特征。2002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7702元,城鎮總人口為5億,這樣算下來,城鎮居民總可支配收入為3.85萬億,占當年GDP比值為38%。到2012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城鎮總人口7.1億,總收入數據為17.4萬億,占GDP比值下降到33%,大致是下降了5個百分點,與政府收入數據的增長幅度大致吻合。這意味著,從2002年至今的這10來年裏,國進民退的基本國策,已經拿走了我們5%的收入。老百姓的財力,表麵上看起來可能有數值上的增長,但其實放到全社會的大背景下一看,是在縮水的。而政府的財力,倒是實實在在的增長了。

GDP是什麽?是全社會新增加的財富,是一個增加值概念。大家都要用收入來購買這些財富。從2002年到現在,老百姓可以購買的東西,降了5個百分點,而政府可以購買的東西,多了5個百分點。在這十年裏,老百姓但凡有什麽大宗消費,那都是消耗的多年來辛辛苦苦的積累的那點子存款。在新的財富分配體係裏麵,老百姓是存不了幾個錢的。要說接下來,老百姓手裏還能積累起足夠的購買力,以支撐現在的樓市,無論你們信不信,反正我個人是不信的。
 
  然而,從08年到2013年,中國樓市確實沒降過。中國的房地產市場走勢與宏觀經濟呈現的是逆相關關係。宏觀經濟在國進民退中那是越來越慘,今年以來更是慘不忍睹。中堂大人最喜歡看的發電量數據,2010年為4.2萬億度,相對於09年的3.7萬億度,增長率為13.5%;2011年為4.7萬億度,增長率為11.9%。這兩年的增長率看起來還不錯是吧?2012年為4.9萬億度,增長率隻有4.2%。看到沒,這就是一個墜崖式下跌。2013年的1-11月,發電量為4.7萬億度,樂觀預計全年也就是個5.1萬億度,對比2012年,增長率僅約4%。宏觀經濟的慘相根本就不用再渲染。

我這一年來為了基金的事情,做了很多場路演,見了好多實業界的朋友,說起他們自己行業的慘況,那都是一把鼻涕一把淚。如果廠房是買下來的,那情況還稍好。租廠房的那些統統生不如死。但是在2010年之前,根本都不是現在這麽回事,那時候這些個企業家們一個個都是滿懷憧憬,滿肚子的宏圖大計,計劃擴大再生產的。短短兩三年時間,就消沉成現在這副模樣。
 
  為啥房地產走勢與宏觀經濟逆相關?因為,這些個在實業領域敗下陣來的企業家們,無路可走,隻能將多年積累的資金,投入樓市。國進民退越是厲害,權貴資本對資源的蠶食越是狠辣,宏觀經濟越是慘烈,民間資本湧入樓市的衝動,就越強烈。中國的商品房市場,事實上是發育得最好的市場,基本上沒有壟斷地位的國企。萬科算是半個國企,這位領頭羊今年以1700億的銷售額笑傲江湖,將絕大多數其它地產商遙遙拋在腦後,但相對於7萬億的市場總銷售量來說,占比才2.4%。要說它有什麽優勢市場地位,可以操控市場拉抬房價,那真是鬼才信。事實上,就今天的房地產市場而言,基本實現了充分的市場競爭,信息完全公開,交易程序科學合理,並受到嚴格的市場監管。你要查全國稍微有點知名度的城市的任何一個樓盤的實時交易信息,那都能在網上輕易實現。相對來說,其它可以避難的市場,還有嗎?對這麽一個公平公正公開的市場,民資們要找藏身之處的時候,不找它,還能找誰?

股市的交易規則基本上是扯淡的。光大證券花了區區70個億,在三分鍾內就把股市打得雞飛狗跳,最後證監會認定這是烏龍指事件,卻又重罰了它5個億,實在讓人看得目瞪口呆,都不知道光大證券那70多億的資金,是從何而來。市場都被操控成這樣了,再把錢砸進去,那隨時都是血本無歸。

債券市場本來就不讓人隨便進,即便能進,這玩意的玩法太複雜,起的名詞神乎其神,什麽買斷式回購質押式回購,門檻太高,民資們看都看不懂,興趣也不大。

買基金吧,不是投資股市的就是投資債券的,別的類型的基金要麽就不成氣候,要麽就收益率太低。

買黃金白銀的那更是神經病。所謂黃金天生就是貨幣,那都是中國的中學政治課本的瞎扯淡。當今世界,貨幣就是國家信用,依靠政府的信用發行紙幣並維持其購買力。黃金白銀遲早就要等同廢銅爛鐵。這麽說起來,隻有把人民幣換成美元最保險,所以這些年來移民之風大盛,稍微有點身份的,都在考慮移民,至於官員,那更是早就把全家都送到歐美去受苦,留下自己在國內為人民服務。但是央行早就看到了這一招。你人民幣想兌換美元?難度大得很。正規渠道走不了,就隻能走地下,所以深圳羅湖一帶,地下錢莊生意火爆得要命,都到了公開掛牌,打開店麵做生意的地步了。然而能這麽走出去的,始終都是少部分。更多的民資,仍然隻能可憐巴巴的留在國內,湧入房地產市場。

 
  房地產作為資產的一種,其原本應該與宏觀經濟走勢保持一致。這是理所當然的。在經濟保持高速增長的同時,房價再怎麽漲,那基本上都無可厚非。謝國忠和牛刀這類空軍領袖,在2011年之前所做的任何房價下跌的預言,基本上那都是瞎扯淡。因為在那之前,中國經濟好得很,能提供足夠的購買力,保證足夠多的需求。到了2012年,國進民退之下,經濟增速開始劇烈下滑,但房價仍然保持平穩,一二線城市還能繼續上漲。這就是因為從那個時候開始,走投無路的民資開始狂烈的湧入樓市,並支撐起這個原本理應下跌的市場,實現了整個市場的繁榮。2013年,宏觀經濟繼續呈現墜崖之勢,民資們也繼續湧入樓市。然而在這一年,民資的血也快被抽幹了,因此地產市場開始出現城市級別的分化。京滬廣深這些一線城市,房價那是突飛猛進。這是由於它們所具有的吸血性最強。北京能向全國吸血,上海能向長三角吸血,廣州能向廣府文化區吸血,而深圳能向中原及客家文化區吸血。其它一些個二線省會城市,依靠向全省吸血,房地產市場也還維持得不錯。但那些吸不到血的城市,市場就開始走向萎縮甚至崩塌。崩塌的城市有三類,第一類是資源型城市,譬如鄂爾多斯這種。第二類是民間金融早熟的地區,譬如整個浙江省。關於這兩類市場開始崩塌的城市,需要重點說一下。而其它二三線城市,市場則開始出現顯著萎縮,即便房價還能維持穩定,年成交麵積也在持續減少,官方數據是普遍減少了5-10%。
 
  鄂爾多斯這類資源型城市,與宏觀經濟的聯係極為緊密,對抗風險的能力很小。經濟一旦開始走下坡路,對資源的需求減弱,資金和人口就會迅速撤離這類城市,令其變為一座空城。2013年以來,煤炭價格下跌超過20%,銷售量零增長。對於這座煤上之城來說,這是無法忍受的衝擊。因此鄂爾多斯的房地產市場在一夜之間,完全崩塌。其銷售均價從頂峰時期2011年的8000—13000元/平米,下降到了現在的4000元/平米;年銷售麵積則從此前的600萬平米,下降到現在的300萬平米,這完全是腰斬有餘。也不知道當時那些抱著投資念頭的炒樓團,現在是一種什麽樣的想死的心態。

至於其它那些個鋼鐵之城、木材之城,在宏觀經濟持續疲軟之下,也都會陸續陷入這樣的慘境,不會有什麽例外。可能唯有石油型城市,因為石油這種戰略資源的特殊性,國內用不完,也能很輕易的拿到國外賣掉,還能繼續維持幾年穩定。而浙江樓市的崩塌,則是因為地產金融化的玩法。借錢炒房,炒高了賣掉,將杠杆用到了極致。現在錢荒一發作,各大機構逼著還錢,那就必須趕緊賣樓還債。這世界上的人都不傻,你越是急著賣,就越沒人買。買漲不買跌,那是經濟學上的普遍真理。以溫州為代表,均價從4萬降到了2萬,降到什麽時候為止,那根本就別去做這個預測,總之它會一路下跌就對了。一直跌的當地的老百姓重新找到錢出來買,那才能止跌。但在現在這樣的背景下,去哪裏能找到這筆錢,這就隻有問天了。
 
  國進民退之下,老百姓手裏的錢被國家搶走了,再也積累不起新的財富了。從2012年開始,在經濟墜崖之際,他們又把自己辛辛苦苦積累的一點原有的財富,投進房地產市場了,將整個房地產市場撐了整整兩年。2012年是雞犬升天的漲,2013年則開始出現明顯的城市級市場分化。要說這幫苦逼的民資還能繼續撐下去,那就真是逆天了。

檢查一下宏觀房地產數據,2002年中國商品住宅銷售麵積2.2億平米,均價2100元/平米。此後銷售麵積規模迅速放大,一直快速增長到2011年,年複合增長率高達18%。2011年,銷售麵積9.7億平米,均價5000元/平米。這種市場擴張速度,其實大致與宏觀經濟的快速增長速度相匹配。所以任誌強可以很有底氣的和任何人,包括政府對賭房價,並且逢賭必勝。在這個階段,任何試圖調控房價的行為都是與市場作對,與經濟規律作對,即便是自以為無所不能的中國政府,對經濟規律其實也無能為力。2012年,住宅銷售麵積不再增長,維持為9.8億平米,均價為5400元/平米。2013年的銷售麵積仍然維持在10億平米出頭,銷售均價在幾個一線城市的拉升作用下,達到5900元/平米。我認為這種不再放大的市場規模,意味著整個市場到了極限。市場的天花板到了。就像那幫股評家們常說的話:想要繼續漲下去,除非有新的資金入場了。然而我們國進民退的政策,那真是根深蒂固的基本國策,無數高層權貴的利益糾結其間,想讓這個政府改變這種政策,那直接就是與虎謀皮。所以,也別指望了。比較符合邏輯的情況是:一線城市及若幹省會城市的地產市場在強大的吸血效應之下維持穩定,而二三線則繼續萎縮。
 
  然而,不要忘記,本文的標題是什麽?錢荒下的中國啊。錢荒是什麽啊?至少30萬億的資金沉澱在毫無效益的地方債和國企債裏,變成死錢了啊。整個金融係統的現金流都斷了,銀行隨時都能破產。銀行為了避免破產,它的唯一辦法是什麽呢?賣資產!那30萬億的債,基本上都有資產抵押擔保,包括上市公司股票、某些行業的收益權如高速公路的收費權,然而最多的,還是房地產:土地或房產。還不起債,那最合理的邏輯,就是拿這些抵押資產來賣嘛。現在惡性循環就出現了。如果整個資產市場是處於上升期,那你這些抵押資產輕易就出手了,能很容易的就賣個好價錢。但是我們前麵就知道了,買漲不買跌,那是人類經濟行為學上顛撲不破的公理。沒人會在下跌時買進資產,即便有錢也不買,何況現在都錢荒了,大家都沒錢。因此隻要你賣,那就隻能賤賣,賤到什麽程度,那就天知道了。所以,現在這30萬億的債,那就是定時炸彈,什麽時候銀行的現金流幹涸到必須賣資產,什麽時候這個炸彈就會引爆,然後全中國的資產價格,包括房價,都會暴跌,暴跌到什麽程度,那根本都沒法預測。
 
  不要急,這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博弈論現在要發生作用了。我上麵說的賣資產的後果,你們看帖的各位朋友或許是第一次看到,覺得很新奇,金融機構們心裏清楚得要命。它們現在就處於這一場博弈當中。最早開始賣資產的,就最有機會賣出一個好價錢,搶在市場崩塌之前逃命。那麽,誰來做這個第一名呢?是違約過的光大銀行?同業之王興業銀行?還是自私自利的四大行呢?這就是一場惡性博弈,比的是誰最不要臉,誰最想坑死同行。最壞的那一個,活下去的幾率越大。或許這場危局還有其它的解決方式,但是坑死同行引爆炸彈,讓自己獨活,卻是最有效率的解決之道。那麽,這場博弈的結果,會是什麽呢?各位,對中國金融機構的良心,有信心嗎?
  這一場對中國金融機構良心的拷問,就決定了中國房地產市場的未來。

未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