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微侃醫林 193:肺炎不是隱源性機化性肺炎

(2025-04-27 16:02:49) 下一個

病人因為呼吸困難住院。找心血管會診,診斷一般是心衰,治療是利尿劑靜脈注射或者滴注。找肺髒科醫生會診,診斷一般是肺炎,治療就是抗菌素。

肺炎一般是指細菌性肺炎,症狀是咳嗽咳痰痰液帶顏色,發燒也許加發冷,可能還有呼吸困難。胸片一般是絮狀浸潤。

微侃醫林 193圖來自網絡

隱源性機化性肺炎(Crytogenic organizing pneumonia COP),是病因不明的肺間質炎症和纖維增生,向肺泡蔓延,導致肺泡逐漸填滿蛋白質、成纖維細胞和纖維。症狀是幹咳、呼吸困難、發燒、全身不舒服。CT可以發現彌漫性實變、玻璃樣浸潤、彌漫性纖維化。與其它疾病如癌症、結締組織病相關的,叫繼發性機化性肺炎(Secondary organizing pneumonia)。究竟什麽引發了這些病理改變不清楚。和其它原因不明的間質性肺炎不同,機化性肺炎肺髒的結構沒有被破壞,及時治療肺髒可能恢複正常。

微侃醫林 193 2UpToDate

治療:輕症病人Prednisone 1 mg/kg。 重症病人大劑量皮質激素:甲基強的鬆龍(Methylprednisolone)125 to 250 mg 靜脈注射每6小時一次,或者750-1000 mg 每天一次,療程3-5天。

病人男、80多歲性。過去史:高血壓、糖尿病、結腸癌。幾個月前作了手術。以後一直化療。 一天病人去作腸鏡,胃腸道醫生發現他氧飽和度低,沒做腸鏡,把他送到急診室。 收入院,診斷是低氧血症,急性呼吸衰竭,間質性肺炎。 治療就是上抗菌素。先是Rocephin/Zithromax, 治療肺炎最常用的抗菌素。然後換成大炮級抗菌素 Cefepime, 然後又換成另一個大炮級抗菌素 Zosyn。 治療了9天,最初需要2 L 氧氣,逐漸上升到45 L。第九天,肺科醫生上皮質激素,甲基強的鬆龍60毫克靜脈注射,每天兩次。

第12天我接手,隻管一天,代別人班。讀完逐日誌,發現肺科醫生計劃當天把甲基強的鬆龍降到40毫克靜脈注射,每天兩次。查完房,回頭再把記錄、化驗、藥物、氧氣需要量讀了一遍, 把CT翻來覆去看了兩遍。 我認為這個病人是COP。 肺科醫生上了皮質激素,是正確的措施。 但是劑量不夠大,更不應該現在就減量。

微侃醫林 193 3皮質激素有副作用,應該盡量減少服用時間,減少劑量。 但是減量應該是見效以後,病人穩定後才開始。而且一旦病情反複,得把劑量恢複到原來水平。 這個病人還沒有看到一點效果就減量,矯枉過正。 不知道為什麽,肺科醫生總是有這個習慣。他們對激素副作用的擔心,超過對疾病的擔心。

我把甲基強的鬆龍劑量增加到120毫克靜脈注射,每天兩次。 下完醫囑,回去和病人交流。因為早晨查房時,我許諾要仔細研究他的病情。他女兒也在病房,說60毫克劑量已經夠高了,為什麽要增加到120 毫克。 我說: UPTODATE 推薦的是120-240毫克每天四次,我用的劑量是低的。 他女兒又說:要先找他的腫瘤科醫生會診,聽腫瘤科醫生的意見。

我想,你要找腫瘤科醫生會診,也許就再也沒有恢複的機會了。回答道: 行,我可以找腫瘤科會診,現在不增加劑量。

這時候,病人開口道:不需要找腫瘤科會診,聽清醫生的。

回到辦公室,肺科醫生找上門來,說:他正準備減少劑量。問我是不是不要增加劑量。我解釋了一下病人的診斷,低氧血症的可能原因。又告訴他UPTODATE 的推薦劑量。 肺科醫生說:從明天開始,他的精力都集中在ICU病人身上,沒有時間管病房的病人。 他的意思是說他放棄這個病人,讓我管。 這樣好,我從來就不想其它科醫生插手。但是大部分醫生來了就不走。有時候我要求他們放棄,他們也不走。這個肺科醫生不管正好。

第二天我就不管這個病人。給管病人的同事發了個短信,希望他繼續用同樣的劑量。同事繼續用了3天,氧氣需要量下降道20 L。同事把劑量降到60毫克。以後病人氧氣需要量繼續下降,皮質激素劑量也逐漸減少。20 天後,病人不再需要氧氣,出院。

在美國,我遇到4-5個懷疑是隱源性機化性肺炎的病人,2個沒有其他科醫生插手的病人活下來,另外有呼吸科心血管醫生共管的病人都死亡。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