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日本自由行散照散記 二: 奈良

(2025-07-04 15:16:27) 下一個

JP 2626 奈良公園的鹿和人和諧相處,已有上千年曆史。它們白天到奈良公園來吃遊客買的鹿餅幹,晚上不知道去什麽地方睡覺,大概是周圍的山林。

JP 2727 幾隻鹿跟著要吃的,不耐心的還要咬你的包或者衣服,提醒你這裏還有一個等著呢。但是它們不傷人。一旦你攤開雙手,表示沒有了,它們就不再來糾纏。比峨眉山的猴子規矩多了。

JP 2828 奈良的鹿溫順不活潑,像是有抑鬱症。好像渴望人愛憐,但是大部分鹿並不喜歡你拍它的頭,摸它的角。

JP 2929 奈良萬葉植物園正在修建的庭院一角:青苔覆蓋的土丘,大石塊,小鵝卵石鋪出大塊空白。

JP 3030 春日大社裏的神職人員。從帽子到衣褲到鞋子都不怎麽好看, 但是幹幹淨淨嶄嶄新新。和服漂亮多了。

JP 3131 春日大社附近日本作家誌賀直哉(1883-1971)故居。誌賀直哉出生於東北地區宮城縣牡鹿郡石卷町,距奈良860多公裏。這是誌賀直哉在日本的幾個故居之一。1925年他遷居奈良,1929年搬進這座他自己設計的新居。這裏曾經高朋滿座,不少日本名作家來來往往,號稱“高畑沙龍”。1936年,鬱達夫來此拜訪。1937年在這裏終於完成了他拖了很久,唯一的長篇小說《暗夜行路》。1938年遷居到東京,隨後賣掉這座房子。讀《暗夜行路》,感覺如看這座房屋一樣,陳舊沉悶而雅致。久遠的故事,停滯的時光。今天的日本社會,和誌賀直哉筆下的日本社會有什麽異同,我一無所知。

JP 31 B31 B維基

 

JP 3232 到了奈良,唐招提寺是必須看的。一天下午去,到了才發現隻收日元現金。第二天早晨再次拜訪。4.5公裏的距離,換兩路巴士,路途遙遠。我上班的地方離我住宅8公裏,感覺就在隔壁。

JP 3333 鑒真和尚嬌羞勝過阿富汗的女士,連腳都看不到。菊花有5瓣,皇家的菊花是12瓣。

JP 3434 趙樸初手跡

JP 3535 連大樹都這麽修理,我累。

JP 3636 小巷尋茶道

JP 3737

JP 3838 茶舍茶客

JP 3939 茶師說:要吃一口點心(和果子),然後喝一口茶,如此輪回。我問:能不能一口就吃完,一口就喝完?

日本抹茶製作過程複雜,從采摘前準備到采摘殺青、烘培、儲存、切割和磨粉。最後一道工序是用石磨磨成微粉。這種飲茶方法起源於隋唐,宋朝發揚光大,工序越來越複雜。最後泡茶的工序,是把茶末放入茶盞,加入少量開水,調成膏狀。然後一邊衝入開水,一邊用茶筅攪拌擊打。水與茶末交融,茶沫浮起。這叫點茶。分茶更上一層樓,把茶末衝出不同圖案。點茶分茶既是技術,又是藝術。宋朝從皇親國戚,到士大夫,到落魄不落魄文人,到販夫走卒,飲茶都是他們時髦的生活方式。宋徽宗和李清照都是分茶高手。不僅點茶分茶,還要比賽誰的茶藝更高明,稱之為鬥茶。

到了元朝,宋朝的小資情調包括茶藝,已經衰落。明朝,淳樸而高度理想主義的朱元璋認為宋朝的茶藝太小資,太勞民傷財,下詔禁止。清朝,中國文人已經不知道茶筅是何物。

南宋時,飲茶技術藝術傳入日本。今天日本的抹茶,和日本的傳統繪畫、庭院、建築一樣,有中國的元素,也有日本的元素。茶藝師表演點茶,用茶筅前後擊打,然後順時針攪拌。擊打攪拌頻率至少80 Hz。奈良小巷,仿佛汴梁。

JP 39B39 B 茶筅

在日本,飲茶建築庭院植物,還有無處不在的寺廟神廟,頂禮膜拜的人們,古風猶存,依稀唐宋。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