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1: 50多歲、女。過去史高血壓和腎結石。一天,右側腰痛,來到醫院。根據入院誌,病人右側腰痛,恥骨上方痛半天。化驗:尿常規陽性,白細胞 18。CT 發現右側輸尿管和膀胱接口的地方,有一個3mm 的石頭。右側腎髒有一點腎積水。
急診室馬上找泌尿科。泌尿科馬上安了支架。我有時候搞不清楚為什麽要安支架。輸尿管結石,特別是這種小結石,把石頭取出來就完了。輸尿管沒有狹窄,安支架幹什麽?安支架收一次錢,取支架再收一次錢。
病人當天被內科收入院。診斷是:
1.複雜性尿路感染(意思是包括了腎盂腎炎)
2.嚴重敗血症
上了一個藥Zosyn,這是個廣譜強效的抗菌素。不少醫生的習慣,隻要是嚴重感染,或者以為是嚴重感染,就要上這種大炮級抗菌素。上什麽抗菌素,應該根據可能是什麽細菌而定,而不是根據病情輕重而定。
掃完入院誌,我想:這個病人究竟有沒有尿路感染,該不該上抗菌素? 隻有問了病人才知道,入院誌沒有給我足夠的線索。
查房再問病史。病人入院當天下午,突然發生右側腰部疼痛,疼痛又放射到恥骨上方。到了急診室。泌尿科醫生安上支架後,疼痛就消失了。發作以前病人正常,沒有發燒發冷,沒有尿急尿頻尿痛。
這個病人是典型的腎結石絞痛。結石從輸尿管上方向下移動,移動的過程中刺激輸尿管,引起劇烈疼痛。估計結石一直往下掉,掉到膀胱。結石掉出去一段時間後,輸尿管受到的刺激損傷恢複,於是疼痛消失。泌尿科醫生安支架,和疼痛消失,也許隻是偶然同時發生,沒有因果關係。
這個病人沒有尿路感染,更沒有敗血症。白細胞升高怎麽回事?急性病變,都可能引起白細胞升高。
我把抗菌素停掉。再觀察一天,沒有意外就讓病人出院。等一天,主要是因為馬上讓病人出院,太傷人情。 此外要看看泌尿科有什麽意見。
第三天:查了一下計算機。病人白細胞降到14。 血培養沒有細菌。尿液是泌尿科從腎盂那裏取的尿液,培養陰性。泌尿科醫生說他們等幾個星期後,再看病人。估計是要取支架。
出院吧。
病人 2:男、60 多歲。一天,腎髒科醫生打電話,要我收這個病人。他說: 這個病人慢性腎功不全,現在惡化,肌酐將近700 mmol/L。 需要住院開始透析。肌酐這麽高,而且是慢性腎功不全逐漸惡化,看來有透析指征。
病人入院後,都是腎髒科醫生在管,沒我什麽事。每天說聲Hello就完成任務。
出於習慣把病人資料看了一下。病人過去史糖尿病,糖化血紅蛋白 8.2%,不算太高。高血壓,入院時血壓150/80,也不算太高。病人兩年前,肌酐是190 左右,也是稍微高一點。什麽原因,使他兩年內腎功急劇惡化,到了要透析的地步?
去看病人。先問高血壓,血壓過去幾年基本正常。又問糖尿病,家中血糖,平均8-9,比較高,但是這種血糖不至於導致腎功如此迅速惡化。病人最近兩年沒有換什麽藥。很少吃消炎鎮痛藥,沒有用過慶大黴素一類抗菌素。吃喝正常,沒有脫水。問了半天,找不到腎功急劇下降的原因。
給腎髒科醫生發了個短信,問他是什麽原因,導致病人兩年,從肌酐190, 發展到了腎衰?他回答說:兩年時間並不短,糖尿病就可以導致腎衰。他的回答,與其說是在分析原因,不如說是為他自己辯護。我本想告訴他: 病人的糖尿病並不太嚴重,不至於引起腎衰。算了吧,說了也沒用。
入院第三天,腎髒科醫生讓病人出院。
美國加拿大常規, 病人腎小球濾過率低於60 ,就要推薦給腎髒科醫生。主要的目的,就是要防止病人發展成腎衰。或者至少延長發展到腎衰的時間。腎小球濾過率低於60 就要推薦給腎髒科醫生,這個標準我認為太鬆,很多病人實際上沒有腎髒毛病。但是,如果腎髒功能在不斷惡化,腎髒科醫生就應該花功夫找原因,糾正原因,防止或者延緩惡化。搞不清楚上麵這個病人,腎髒科醫生這兩年在幹什麽。估計他什麽也沒有幹。每次病人去看他,對病人彬彬有禮,然後打發了事。肌酐升高不是問題,沒必要操心。透析就是了。每增加一個長期透析病人,腎髒科醫生就增加一筆源源不斷的收入。慢性腎功不全病人,被腎髒科醫生忽視,發展成了腎衰,還是運氣好的。急性腎功不全病人,找腎髒科會診。腎髒科醫生不是想方設法保護病人的腎髒,而是輕率地透析,然後長期透析,報廢病人的腎髒。有多少病人,這麽倒黴?
這隻是我的猜測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