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 1:女,60多歲。主要過去史是下肢血栓栓塞(DVT), 曾經發生4次。另外有很強的家族史。這個病人有遺傳性血栓形成傾向(Hereditary Thrombophilia)。
一天,在拚多多買了幾套便宜衣服,在家裏試穿。穿上20多分鍾後,兩隻手臂起皮疹。又過了十幾分鍾,呼吸困難。趕快吃了一顆抗過敏藥 Benadryl。這個病人大概有過敏體質,經常過敏,不然家裏不會有抗過敏藥。吃了藥,還是沒有用,趕快到當地醫院。
到了醫院,氧飽和度88%。於是查了一大堆,其中一個是D二聚體。D二聚體高了一點。這個醫院的醫生想排除肺動脈栓塞。那裏不能作CT血管造影,也不能做通氣灌流掃描(V/Q scan), 當晚把病人轉到這個醫院來。
第二天接手。看了這個病人的入院誌,感到荒唐。D 二聚體作為診斷肺動脈栓塞的手段,敏感性強,特異性差。血栓栓塞可以使D 二聚體升高,炎症也可以使D 二聚體升高。D 二聚體陰性,也許可以排除血栓栓塞包括肺動脈栓塞(現在不是那麽肯定)。D 二聚體陽性,並不能肯定是有血栓栓塞。是不是需要作檢查,排除肺動脈栓塞。按照醫學思維。首先得看看這個病人肺動脈栓塞的可能性有多大,基礎概率有多高。計算肺動脈栓塞可能性,有一個 Wells Score。有沒有癌症,下肢癱瘓,臥床不起,局部疼痛,水腫,是不是排除了其它可能性,等等。分數越高,肺動脈栓塞可能性越大。
補充一下下肢癱瘓。如果短期臥床不起,下肢血栓栓塞可能性增加。但是癱瘓長期臥床,血栓栓塞的發生率反而下降。這是人體的自我保護機製。長期臥床不起,血液凝固性下降,降低血栓栓塞發生率。熊冬眠,並不會發生下肢血栓栓塞,是同一個道理。
這個病人有血栓栓塞家族史,自己曾經發生血栓栓塞4次,可以說是一個危險因素。但是他的Wells Score分數很低,病人還在服抗凝藥,病人肺動脈栓塞的可能性仍然很低。
同樣重要的是,病人D二聚體升高有原因。過敏引起炎症,炎症引起D二聚體升高。
這個轉病人的醫生,大概沒有這些概念。看到D二聚體升高就想要排除肺動脈栓塞,很多醫生都是如此。
已經轉過來了,就按既定方針辦吧。即使是我接電話,我也不會拒絕。因為醫院歡迎病人轉過來,不管醫療上是否必要。病人給醫院帶來金錢,給我帶來金錢。
查房,我對病人說:他肺動脈栓塞的可能性太小,不過還是查吧。我沒搞懂這個轉病人的醫生為什麽要求作V/Q Scan,而不是作更精確的CT 血管造影。收他的醫生也要求什麽就作什麽,不會問這個問題。我也不想糾正。因為我認為毫無必要排除什麽肺動脈栓塞。
下午V/Q Scan 出來,說沒有肺動脈栓塞。一般V/Q Scan報告是說可能性大小,但這次放射科醫生說沒有肺動脈栓塞。不知道放射科醫生為什麽這麽報告,也許和我想法相似。
讓病人出院。我開玩笑說,以後不要圖便宜,便宜無好貨。
病人 2: 男,93 歲,沒有過去史。一天,左邊耳痛,看家庭醫生。家庭醫生給他開抗菌素複方新諾明。這是很老的藥,是甲氧苄啶和磺胺甲惡唑組合藥,我們當學生時就在用。雖然老,現在也偶爾用用,主要是針對耐藥金葡,但是不主張給老年人用。耳朵感染,基本上不用這個藥,不管年輕年老。用了幾天,出現少尿,呼吸困難,來到醫院。收入院。入院診斷和治療計劃是:
1:肺水腫,上利尿劑。
2:急性心衰,找心血管會診。
3:肺炎,上了抗菌素Cefepime。這是強效廣譜抗菌素,我一般避免使用,除非有明確的指征。
4:急性腎功不全。
看完入院誌,看了看化驗。肌酐3.8左右,白細胞正常,肌鈣蛋白 0.15。腦鈉肽3000 左右。90多歲的人,腦鈉肽正常值應該是800 左右。病人的腦鈉肽增加了4倍左右。老的腦鈉肽,正常值是100,這個病人就是400左右。400 看起來小菜一碟,3000看起來就是龐大的數字。病人是第一次住院,無法和以前的化驗結果比較。93歲才第一次住院,這個病人大概很健康。此外,沒有看到胸片。既然沒有胸片,這個肺水腫是怎麽診斷出來的?
看完,寫了一個清單,需要搞清楚的問題。
1 有沒有肺水腫? 查病人肺髒,作一個胸片。
2 有沒有肺炎?
3 急性腎功不全病因是什麽。
4 心衰原因是什麽?
5 肌鈣蛋白升高的原因是什麽?
查房。病人已經去作心髒超聲波,壓力實驗(Stress test) 去了。心血管醫生往往比我查房早,動作快。他們是幹的多掙的多,我是幹多幹少都一樣。
病人的女兒兒子在病房。問了一下,和入院誌說的差不多。不過,我還是糊裏糊塗,搞不清楚病人究竟是什麽毛病。
下午,看了一下胸片,肺髒基本正常,沒有肺炎,沒有肺水腫。心髒超聲波,病人有嚴重的主動脈瓣狹窄。 壓力實驗,病人有比較大麵積的心肌缺血(ischemia)。讀完報告,我的第一反應是,這個病人該不該作換瓣手術? 該不該作冠脈造影。我認為大概沒必要.但是隻有問了病人才知道。另外,我怎麽認為都沒用,心血管醫生決定。
第三天查房,大爺在病房。剛進去,還以為我走錯了房間。93歲的大爺看起來就70多歲,身體不胖不瘦,眼睛有神,說話中氣足,笑嗬嗬的,一點不象個肺水腫心衰冠心病病人。回答問題清清楚楚,敘述病史有條有理,比他女兒強多了。他入院前6天,左側耳朵有點痛,家庭醫生開了複方新諾明。 第二天就開始少尿。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兩臂和背上發癢起皮疹。第6天早晨7點鍾左右,突然呼吸困難,像是要窒息。於是來到醫院。 沒有咳嗽咳痰發燒發冷,沒有胸痛。以前從來沒有呼吸困難。沒有心髒肺髒腎髒疾病。
查體:肺上沒有囉音;胸骨上方左側,有收縮期雜音;下肢沒有水腫。另外,看了一下耳朵,沒有發現異常。不過,我看耳朵的本事有限。
聽完病史,查完體。終於弄清楚病人怎麽回事。這個病人,首先是耳朵痛,有沒有感染不知道。家庭醫生給複方新諾明。這個藥引起急性腎功不全,叫間質性腎炎(interstial nephritis)。然後又引起皮膚過敏反應。第六天又引起血管性水腫。這叫一型過敏反應,可以引起咽喉水腫,呼吸困難,甚至窒息死亡。一型過敏反應一般是用藥十幾分鍾就發作。這個病人為什麽過了幾天才發作?假設病人是第一次服用複方新諾明,身體要幾天才產生抗體IgE。這隻是假設。因為我找不到其它解釋。
病人沒有肺炎,沒有肺水腫。肌鈣蛋白升高怎麽回事? 因為病人有冠心病。皮膚過敏,一型過敏反應,導致心髒工作負荷增加,另外暫時缺氧,加上病人有主動脈瓣狹窄。引起輕微的心肌損傷。腦鈉肽升高又是怎麽回事?也許一直都高,因為主動脈瓣狹窄,導致心房心室擴張。實際上,腦鈉肽隻是稍微高一點。
這個病人,不需要抗菌素,不需要利尿劑。他的主動脈瓣狹窄和冠心病,不需要手術,不需要冠脈造影。吃藥就行。他沒有一點症狀。不作手術,說不定還可以活幾年十年。作手術,說不定就死在手術台上。
給大爺和他兒子女兒講述了一下我的推理,特別是複方新諾明引起的連鎖反應。說到心髒,大爺說他不想作手術。我說完全同意。
我停了抗菌素和利尿劑。再觀察一天,看他有沒有什麽反複。下午看心血管醫生的逐日誌,說不作手術,不作冠脈造影,隻是藥物治療。
第四天,讓病人出院。 推薦給耳鼻喉門診。我還是想把耳朵問題解決,究竟有沒有感染。有就由耳鼻喉科醫生治療,免得以後又惹麻煩。
如果不把診斷搞清楚,按照肺炎肺水腫心衰治療,可能還得住院3-4天。更重要的是,抗菌素利尿劑對大爺有害無益。
兩個病人,過敏反應明明白白。在我之前,沒有一個醫生注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