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雅典衛城

(2023-07-14 08:01:01) 下一個

351 BC,雅典城西小山丘Pnyx(Πν?ξ)頂部,大演說家德摩斯梯尼(Demosthenes, Δημοσθ?νη) 走上三級台階,站在雅典公民大會 (The ecclesia, ?κκλησ?α) 會場的石頭講台上,環視斜坡上的近萬名雅典漢子,發表他的演說:第一次菲利普(First Philippic)。德摩斯梯尼向東望去,一公裏外就是雅典衛城,是聳立了近百年的帕台農神廟(Parthenon)。 眼望高貴、典雅的神廟,他的心中,湧起多少自豪、多少酸楚?

5世紀、4世紀 BC 的雅典城,被城牆圍成一個不規則的圓形,直徑 約1.5 公裏,城內人口大概 20 萬。 居民住宅區房屋狹小,缺少雨水的街道塵土飛揚, 彎曲狹窄。常常有洗碗水,洗腳水,隨著一聲吆喝 “躲開!”,啪的一聲,潑在街上。沒有下水道的城市,空氣充滿餿臭、尿臭。 四肢肮髒的小孩,光著屁股,在泥土中玩耍。 衣著邋遢的成人,難以和雕塑上的帥哥帥叔聯係起來。

希臘曆史學家希羅多德到了埃及,好奇地發現,埃及人的生活習慣和希臘人完全相反:“他們在街上吃飯,在室內拉屎拉尿。( Their meals are eaten in the street; their ‘toilette’ done indoors.)”

居住區和雅典的公共建築, 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雅典第一公民”、政治家伯裏克利(Pericles)誇口說:他把雅典變成了 “希臘的學校。”

雅典最美的建築、雕塑,主要在伯裏克利(Pericles)執政期間(461?-429 BC)開工和完成。伯裏克利懂得:公共建築工程,可以為城市的窮人提供工作機會,可以吸引聰明、有錢、有手藝的的外邦人來定居,投資。漂亮的城市又可以提供更多的工作。公共建築也是麵子工程,可以激發愛國熱情,可以提高雅典的地位,使雅典成為希臘的文化中心,政治中心。

希臘的城邦,大多數有衛城。衛城就是城裏的一塊高地,上麵有城邦保護神的神廟。

6世紀BC, 雅典僭主庇西特拉圖(Peisistratus)曾經大修衛城。馬拉鬆戰後(490 BC), 開始在衛城修建雅典娜神廟,以感謝雅典娜的幫助。480 BC,波斯國王薛西斯一世(Xerxes I)率領大軍入侵雅典,把衛城的建築燒為平地。此後三十多年,衛城一直是一片廢墟。雅典人曾經發誓,要永遠保留這片廢墟,作為波斯人罪行的見證。

454 BC,伯裏克利(Pericles)以安全為借口,把提洛同盟(Delian league)的錢從提洛島(Delos) 轉移到雅典。447 BC,帕台農神廟開始修建,衛城的其他建築也陸續開工。

提洛聯盟 (Delian league)的錢,由同盟各城邦繳納,目的是抵抗波斯侵略,騷擾破壞波斯領土以報複。伯裏克利(Pericles)把同盟的錢,用於修建衛城,也用於支付參加公民大會,當陪審團的雅典公民。

衛城給雅典掙夠了麵子。與此同時,是否也種下了衰落的種子?

從空中看,衛城像是一艘長寬不成比例的軍艦,艦首指向西北10度左右。 衛城就是一個巨大的岩石。高50米,東西長350米,南北寬150米。三麵是峭壁,峭壁上是石頭城牆。 隻有西麵平緩,是衛城的大門(Propylaea)。

雅典衛城有三大建築(群):西麵大門(Propylaea),北麵厄瑞克忒翁廟(the Erechtheion),南麵帕台農神廟(Parthenon)。

衛城模型,左方是北麵。

從西麵上山,來到大門。大門是一座廟宇式的建築,進口出口各是六根 柱子,是簡潔的多利安(Doric )風格。裏麵的柱子則是愛奧尼亞(Ionic )風格。任何人隻要進了大門,就可以請求神的庇護。大門有人把守,不幹淨的人,逃跑的奴隸,歹徒不能入內。大門南翼是小巧的雅典娜耐克神廟 (Temple of Athena Nike),向前突出。廟裏是木頭雕塑的雅典娜,沒有翅膀,使她永遠無法離開雅典。

進入大門,與中央大道幾乎成一條直線,向東約40米,大理石底座上,聳立著戰神雅典娜(Athena Promachos)的銅像雕塑。雅典娜身高九米,左手持盾牌,右手持長矛。愛琴海(Aegean Sea)的朝陽,愛奧尼亞海(Ionian Sea)的落日,輝映雅典娜的頭盔、矛尖。雅典南麵69公裏,阿提卡(Attica)半島最南端Cape Sounion的海麵上,也可以看到雅典娜金色的頭盔和長矛矛尖。雅典的水手、軍人、商人、遊客,從黑海、小亞細亞、埃及、西西裏、意大利趕回家鄉,在蔚藍的地中海上,遙望他們城邦的保護神,智慧女神、戰神,宙斯的女兒,處女雅典娜,美麗驚豔,光芒四射,威風凜凜。 溫暖和自豪,從胸中冉冉升騰。

雅典娜麵向西方,隻有下墜的太陽才能照耀她的臉龐。戰神雅典娜與456 BC完成,高踞衛城近千年。 看著她的城市, 52年(404 BC)後敗於斯巴達;118年(338 BC) 後,屈服於馬其頓國王菲利普二世;369年後(87 BC),又被羅馬獨裁者蘇拉血洗。到後來,連自己也保不住。公元465年後不久,被移到君士坦丁堡。公元1204年,基督教暴徒懷疑她向攻陷城市的十字軍招手,將她搗毀。

戰神雅典娜背後,衛城的北部,是厄瑞克忒翁(The Erechtheum ?ρ?χθειον ) 神廟群。

厄瑞克忒翁廟由四個部分組成,北麵是門廊,東麵是保護神雅典娜(Athena Polias)的神廟。在門廊和雅典娜神廟之間是波塞冬(Poseidon)、厄瑞克忒翁(Erechtheus)和Hephaestus 等神的廟宇。南端是少女門廊(The Porch of the Caryatids)。神廟像是四個大小不同的長方形積木拚在一起。之所以形狀不規則,據猜想是為了保護周圍的聖地。

少女門廊的廊柱是六個少女。西邊的三個,左膝彎曲,重心放在右腳。東麵的少女剛好相反。少女們衣裙飄飄、健壯豐滿。細膩光滑的脖子頂起沉重的石頭廊頂,依然阿娜多姿,輕鬆自如。典型的雅典婦女,鋼筋鐵骨。兩千四百多年來, 她們默默無言,任勞任怨。正如伯裏克利他老人家教導的那樣:“女人的本分,就是不管好歹,盡量少說話”。

六個少女雕塑,剩下五個原作, 1979年搬進衛城博物館室內,以免繼續被汙染破壞。原地留下的是複製品。

衛城南麵的帕台農(處女)神廟(Parthenon),可以說是雅典的象征,希臘的象征。嶙峋的岩石上,孤零零突兀而起、殘缺不全的帕台農神廟,無言地訴說兩千五百多年前的輝煌,兩千五百多年的滄桑。

帕台農神廟由古希臘最偉大的雕塑家菲迪亞斯(Phidias)主持,447 BC 開始修建,438 BC 完工,裝飾工程一直持續到432 BC。近一千年後,公元五世紀,改成處女瑪麗亞的教堂。基督徒係統地破壞了很多雕塑,浮雕。 許多浮雕沒有腦袋,就像文革中破壞的佛像一樣。1456年,奧托曼土耳其征服希臘,把帕台農神廟加上一個尖塔,改為清真寺。1687年九月26日,威尼斯軍隊包圍衛城,七百發炮彈落進衛城。一排齊射的炮彈穿過廟頂,引爆廟裏的彈藥。廟頂,廊柱,內殿被嚴重破壞。

處女雅典娜無法保護她自己的神廟。處女瑪利亞可能損害了神廟。非處男阿拉,也無法或者不願意保護帕台農神廟。帕台農的災難,並沒有到此為止。

奧托曼土耳其的士兵,把倒在地上的雕塑,打爛燒成粉,當石灰用。

1801 到 1812 年期間,英國第七代埃爾金伯爵(7th Earl of Elgin), 駐奧托曼帝國大使 托馬斯.布魯斯(Thomas Bruce),獲得奧托曼蘇丹允許,把帕台農神廟裏幸存的雕塑,一半運回英國。此外還盜走大門的雕塑,厄瑞克忒翁廟的一個少女廊柱。在敲下雕塑的過程中,造成帕台農神廟更大的破壞。

英國的貴婦淑女,突然看到那麽多生猛海不鮮的裸體肌肉男,差點暈厥。拜倫在衛城,看到空缺的雕帶、間板浮雕,氣得發瘋。他揮筆寫下:密涅瓦的詛咒(The Curse of Minerva):
所有的人都會知道強盜來自何方,
受侮辱的石牆銘刻著他令人仇恨的名字。
(That all may learn from whence the plunderer came,
The insulted wall sustains his hated name。)

埃爾金伯爵後來在君士坦丁堡染上梅毒,用水銀治療,鼻子爛掉一大塊。 他的妻子和他離婚,投入他朋友的懷抱。埃爾金離婚後,欠了一大筆債。他把盜走的雕塑,賣給大英博物館, 得了35,000英鎊,相當於今天的四百萬美元。據說他花了70,000 英鎊拆除,運送這些石雕。 這些雕塑稱之為埃爾金石雕(Elgin Marbles)。

帕台農剩下的石雕,繼續破敗。被雅典娜詛咒的埃爾金,是否有意無意中保護了一大批雕塑?

1829年獨立後,特別是上世紀80年代以來,希臘一直要求英國歸還埃爾金石雕。英國拒絕歸還。理由之一,是煙霧彌漫的雅典,以及雅典可憐的博物館,無法保護這些雕塑。

2009年六月,新的雅典衛城博物館正式開放。衛城博物館位於衛城南部266 米,是一座三層樓的建築。三樓像是一塊大玻璃盒子,斜放在二樓上,與帕台農神廟平行。帕台農神廟的幸存的浮雕帶(Frieze),在館裏照原來的位置安放。缺失的浮雕,以塑料品代替。 這種藝術的抗議,比起甩磚頭、放火,也許有效多了。

帕台農神廟麵積 69.5 x 30.9平方米。 廟內是石頭牆內殿,麵積29.8 x 19.2平方米。殿堂分為前後(東西)兩間,前廳安置雅典娜神像。後廳是財庫,雅典的金銀財寶,提洛聯盟(Delian League)的錢財就放在這裏。神廟外圍46根柱子, 是簡潔的多利安(Doric )風格。內殿前廳有23根柱子,是精巧的愛奧尼亞(Ionic) 風格。廟頂是大理石瓦片,互相重疊。

神廟的地麵,中心高,外周低。神廟的柱子,外側的粗,中間的細。 每根柱子,中部粗一點,而且微微向內傾斜。如果這些柱子向天空延伸2.4公裏,它們將碰在一起。

雅典的建築師,通過上述辦法,糾正視覺錯誤。人們眼中的神廟,地麵平整,柱子垂直,粗細整齊。

帕台農神廟有四大雕塑作品:處女雅典娜(Athena Parthenos),東西人字牆雕塑(Pediment),間板浮雕(Metopes) 和浮雕帶(Frieze).

處女雅典娜(Athena Parthenos)在內殿前廳, 由菲迪亞斯(Phidias) 雕塑,439 或 438 BC 完工。雕塑高13米,用木頭作支架,臉、手和手臂用象牙製成,身體用銅片製成,銅片外麵再覆蓋黃金。總共用了1100 公斤黃金。

雅典娜胖胖的臉,胖胖的胳膊,Body Mass Index (BMI) 27 左右,輕度超重(Overweight)。麵容美麗而殘酷,一個惹不起的冷美人。一條直線從前額拉到鼻尖,前額和鼻梁之間沒有凹陷。 這是典型的古希臘雕塑風格,給人一種似人非人的感覺。雅典娜的右手掌上站著帶翅膀的勝利女神,左手扶著盾牌的上端。她的左膝微微彎曲,重心落在右腿。左腳旁卷著一條蛇,名叫Erichthonius。Erichthonius是雅典最早的國王,由雅典娜撫養成人。

頭盔上,中間是斯芬克斯(Sphinx),兩側各有一個獅身鷹頭的守護神 格裏芬(Griffins)。胸口是女怪梅杜莎( Medusa) 的象牙雕象。雅典娜的長袍拖到地上。腰帶是兩條前麵腦袋纏在一起,後麵尾巴纏在一起的蛇。

雅典娜身上的黃金,比財庫裏所有的金銀財寶加起來還值錢。伯裏克利(Pericles)在伯羅奔尼撒戰爭開始前說,如果事情變得很糟糕,可以把雅典娜身上的金袍子取下來融化,作錢用。

建造雅典娜神像,究竟是為了感謝雅典娜,還是把雅典娜作為存錢的一個手段? 也許兩者兼而有之。

雅典人沒有使用那一筆黃金。296 BC,雕塑完成後142年,雅典獨裁者Lachares把金片取下,支付他的軍隊。

165 BC,一場大火損壞了雅典娜神像,以後修複。公元五世紀,又一場大火,徹底毀掉雅典娜神像。

帕台農神廟前後(西東)門上的人字牆,各有一組雕塑。東邊的雕塑描述雅典娜從宙斯腦袋誕生的故事。根據希臘傳說,宙斯發作劇烈頭痛,命令火神赫淮斯托斯(Hephaestus)用榔錘敲他的腦袋。腦袋裂開,全副武裝的雅典娜跳出。

西邊的雕塑,雅典娜和海神波塞冬站在中心。雅典娜手持橄欖樹,波塞冬舉起三叉戟打擊岩石。在他們兩側,是拖著戰車的馬匹,和其他人物神靈。根據傳說,雅典娜與波塞冬爭當雅典的保護神。宙斯決定,誰能拿出一件有用的東西,城就歸誰。波塞冬用他的三叉戟敲了一下岩石,一匹戰馬衝出;雅典娜用她的長予敲了一下,岩石上長出一株橄欖樹。結果,這座城歸雅典娜。

古代人字牆的雕塑,背麵往往不完整,因為地上的人們不可能看見。帕台農的雕塑家,把背麵也雕刻完整無缺。也許,雕刻家心中的觀眾,不是地上熙熙攘攘如螻如蟻的人群,而是奧林匹斯山上洞察一切的眾神。

外圍46 根柱子上方,廟頂下麵,有92塊間板浮雕(Metopes)。浮雕完成於446-440 BC,四麵圍繞神廟,每一麵是一個神話傳說。東麵描寫奧林匹亞眾神與巨人作戰。西麵描寫雅典人與亞馬遜 (Amazon) 人廝殺。北麵是攻陷特洛伊。南麵是色薩利人(Thessalian )Lapiths 與半人半馬的怪獸Centaur 格鬥。Centaur老謀深算,手臂青筋暴露,伸手就掐住Lapiths的咽喉。Lapiths施展泰拳拳法,用膝蓋攻擊怪獸的下(中)三路。 與此同時,右直拳直搗老家夥的太陽穴。

92塊間板浮雕,隻剩下被埃爾金盜走的15塊。 15塊都是南麵的浮雕。

帕台農內殿外牆上方的浮雕帶(Frieze), 是神廟最具特色的裝飾品。浮雕帶圍繞外牆一周,長160 米,高一米。浮雕向外突出,最深處5.6厘米。雕刻了378 個人物,245個動物。

浮雕帶現存130 米,75米在大英博物館,是埃爾金盜走的部分石雕。其餘大部分在雅典,剩下的分散在梵蒂岡,維也納,慕尼黑,哥本哈根等地的六個博物館。

浮雕描述的是雅典四年一度的遊行。隊伍從雅典城西北部的狄甫隆城門(Dipylon Gate) 出發,最後到達帕台農神廟,向雅典娜獻上新的長袍。長袍由挑選出的雅典貴族少女編織。

浮雕帶從西牆西南角開始,28名騎手備馬、上馬,準備出發。幾匹戰馬急不可耐,揚起前蹄。接著,隊伍從南牆北牆,分兩路進發。南牆從後向前(從西向東)依次是馬上的騎手。四匹馬拉的戰車,馭手和持盾牌戴頭盔的士兵。長者,撥七弦豎琴和吹笛子的樂師,扛水罐的人,扛長方形盤子的人,獻祭的牛。北牆的隊伍一樣,隻是牛的後麵多了一群羊。

騎手眼帶殺氣,彪悍自信,肌肉突起。所謂長者,也就40歲左右,加上一把大胡子。扛水罐的人,水罐放在左肩上,右手從頭上伸到左邊,抓住一隻水罐的耳朵。獻祭的牛,鼓起的眼睛沒有一點表情,好像已經死去。還有幾頭牛抬頭向天,是抗議他們的命運?雅典人民除了獻祭的時候,沾光吃點肉以外,平時幾乎沒有機會吃肉。



南牆北牆向東轉,隊伍接近神廟入口,鬧鬧嚷嚷的遊行隊伍安靜下來。隻有一排少女,幾個雅典的頭麵人物。入口兩側,坐著從奧林匹斯山上邀請來的十個神,其中一個大腹便便,另一個肚子上一圈奶油。諸神坐在沒有靠背的凳子上,隻有宙斯才有椅子坐。宙斯右邊一個女神,大概是他的老婆赫拉(Hera),回頭和他聊天。宙斯心不在焉,也許正在想他的哪一個二奶。


入口上方,一個女孩和長者一起,把長袍疊好。長袍即將獻給雅典娜,感謝雅典娜的保護。祈禱雅典在雅典娜的庇佑下,繼續繁榮、強盛。

浮雕帶完成(438 BC)七年後,伯羅奔尼撒戰爭爆發。9年後,戰爭中擁擠的雅典城內,爆發一場瘟疫,四分之一的居民死亡。雅典衛城建設的指揮、支柱伯裏克利(Pericles) 也死於瘟疫。34年後,雅典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中戰敗,從此一蹶不振。

(圖來自網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