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蒙古陷襄陽 第一章

(2022-11-04 13:43:49) 下一個

第一章

1267年 (南宋鹹淳三年,蒙古至元四年), 忽必烈 (1215年-1294) 將重心轉到大漠以南, 從開平遷都燕京。

大都都城和宮殿也開始興建,工程由劉秉忠主持。劉秉忠((1216年-1274)祖先在遼國做官,曾祖父是金朝的邢州節度副使,父親是木華黎手下的都統。劉秉忠17歲開始,在邢州當刀筆吏,悶悶不樂。 終於有一天,甩掉飯碗出家。劉秉忠無書不讀,精通天文、地理、律曆和三式六壬遁甲之術。劉秉忠隱居江湖,待價而沽。蒙古冊封的佛教領袖海雲禪師受藩王忽必烈召見,邀請他同行。忽必烈一眼看中劉秉忠。自學成才的全才劉秉忠,從此為忽必烈出謀劃策,政治、軍事、經濟、宮殿和城市建設、曆法和國家政治製度設計建立, ……。

除劉秉忠外,忽必烈很早就搜羅了一批漢人謀士和大儒,姚樞、許衡、郝經、張文謙(劉秉忠同學)、王恂、張易、趙璧、王鶚……。忽必烈手下,還有回回,畏兀兒人, 藏人……。蒙古人鐵蹄橫掃歐亞大陸。忽必烈具有國際大視野, 海納百川的胸懷,搜羅信任重用人才,不分種族,但主人還是蒙古人。

這些漢人謀士、大儒都是漢奸。但是這些人,出生長大在北方,被契丹女真人統治。他們沒有華夷概念,雖然他們說漢語讀中文書,南宋並不是他們的祖國。良禽擇木而棲,他們要建功立業,治國平天下。明主忽必烈,讓他們施展抱負。他們為忽必烈盡心盡力,包括吞並南宋。 唯一的例外是趙復,南宋德安(今湖北安陸)人。1236年,窩闊台兒子闊端攻陷德安後屠城。趙復因是儒士幸免於難。以後忽必烈召見,問道:“ 我欲取宋,卿可導之乎?”。趙復回答: “宋,吾父母國也,未有引他人以伐吾父母者。” 忽必烈不生氣,不勉強。趙復以後在蒙古太極書院講學。

大都宮殿修成之前,忽必烈暫時住在大都城外的金代離宮——大寧宮內。1215年忽必烈出生那年,成吉思汗攻陷金中都,摧毀城池。大寧宮多年無人居住,年久失修。 住在那裏一點也不舒服。

忽必烈模樣和他祖父成吉思汗差不多,顴骨寬而扁,眼睛細小,左右眉毛和眼睛距離長。看起來都像是平平常常,和藹可親的老爺爺。 據說成吉思汗有一杆長槍,每殺死一個人,就扯下一根頭發加在槍纓上。幾十年下來,槍纓上的頭發比他腦袋上的頭發還要多。忽必烈的父親托雷也是勇將和屠夫。衝鋒陷陣,攻城拔寨,總是衝在前麵。 曾經以4萬騎兵,幾乎全殲金軍15萬精銳。 忽必烈不是赳赳武夫,並不上陣廝殺。但是他並不缺少前線作戰經驗。1253年率軍千裏跋涉攻大理。1259年率軍攻鄂州。1260-1264 年,打敗與他爭奪汗位的弟弟阿裏不哥。

1267年,蒙古人大規模攻城略地已經結束。蒙古分為四大汗國:欽察汗國、察合台汗國、窩闊台汗國、伊兒汗國,以及忽必烈的大蒙古國。名義上忽必烈是整個蒙古帝國的大汗,其它汗國實際上是獨立的,而且窩闊台汗國和察合台汗國是忽必烈的敵對國。忽必烈大蒙古國的版圖, 包括中原地區(位於長城以南、秦嶺淮河以北)、東北地區(包括整個黑龍江流域)、朝鮮半島北部、漠南漠北蒙古草原全境(內蒙古和外蒙古地區),西伯利亞南部地區、西域大部分地區(今新疆東部和南部)、吐蕃地區(包括今青海、西藏、四川西部等地)、以及雲南地區等地。

可以說,忽必烈的大蒙古國或者整個蒙古帝國,隻剩下富饒而又軟弱的小資南宋還可以吞並。南宋雖然軟弱,卻不容易征服。自1206成吉思汗崛起到1259年,蒙古人53年間,征服了亞洲、俄羅斯和東歐大部分領土。而南宋,從1234開始到1267年,打了33年,除了在四川占了三分之二的地方外,在荊襄、兩淮幾乎沒有什麽進展。 南宋這麽一大塊看起來好啃的肥肉,蒙古人隻咬了幾塊皮下來。

1259年,忽必烈從鄂州撤退, 北上爭奪大汗位。為了全力對付阿裏不哥,忽必烈派郝經赴南宋議和。郝經被賈似道拘留,忽必烈幾次派人要求釋放郝經,賈似道裝聾作啞。 1262年,忽必烈發詔討伐賈似道:“約會諸將,秋高馬肥,水陸並道而進,以為問罪之舉”。 他正忙著和阿裏不哥作戰,這個討伐書隻是虛張聲勢而已。1267 年,打敗阿裏不哥已經3年。 忽必烈沒有內憂,軍隊已經修養整頓完畢,征服南宋時候已到。

要征服南宋,得改變戰略。蒙古人的優勢在於野戰陸戰。 宋人的優勢在水戰,在防禦。蒙古人在四川雖然逐漸蠶食宋人城池,但是代價太大,速度太慢。 山高路窄,河流遍布,蒙古人發揮不了他們的長處。攻城的器械也起不了多大作用。悶熱的四川,蒙古人很不適應。攻釣魚城,把他哥蒙哥大汗也陪了進去。兩淮到處是河流,宋人水軍更占優勢。蒙古人在那裏幾乎沒有占領一點土地。 從中路進攻荊襄是不是更好? 1259年,忽必烈曾經度過長江,直接攻打鄂州。屯兵堅城之下,宋人封鎖長江使自己增援和供應糧草困難重重。而宋人可以源源不斷,不受阻礙地增援。 如果不是賈似道急於求和,如果遇上孟珙餘玠王堅張鈺甚至李庭芝指揮,他說不定就葬身鄂州城下。跨江直接進攻鄂州是中下策,除非他在長江北岸有強大的水軍。

不少謀士、將領都建議進攻襄陽。蒙古千戶, 曾經隨旭烈兀西征的郭侃曾經上疏道:先取襄陽,然後棄揚州,廬州這些彈丸之地不顧,直搗臨安。臨安破,其它地方不攻自平。南宋投降將領劉整給忽必烈獻計:攻克襄陽,然後順漢水而下,就可以滅亡南宋。

襄陽樊城隔漢水互相支援,同時封鎖漢水。襄陽城堅城高水深,難以攻打,強攻得不償失。即使打下襄樊,蒙軍也會損失慘重,無力繼續進攻。 但是宋軍要增援襄樊,隻能經過漢水以及漢水兩旁的道路。 宋軍無法突破蒙軍封鎖的陸路。而漢水冬季枯水季節,不利於行船。春夏漲水季節,宋軍逆流而上,沒有速度優勢。 水上要阻止宋軍也不困難。當年黃祖兩隻大船就封鎖了漢水至長江入口,使孫權水軍無法進入漢水。最後終於被董襲淩統帶領敢死隊突破。今天大蒙古遠非劉表能比,宋軍也沒有幾個董襲淩統甘寧那樣的亡命之徒。

襄樊兩城, 遠離後方,孤零零暴露在蒙古人眼前。宋軍增援襄陽不易,蒙軍則容易得多。 從南陽出發,地勢平坦,路途不遠。進攻襄陽,最好是圍城打援。 圍攻襄陽,不需要傾全國之力。占據上遊,可以阻擊數量占優勢的增援宋軍,消耗南宋人力物力,瓦解宋人士氣。 還可以實戰訓練蒙古水軍。最後拿下襄陽,乘勝進攻,一舉滅亡南宋。

忽必烈下詔調兵遣將,命令阿術劉整準備襄樊大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