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微侃醫林 87:房顫急診室幾小時或者住院十幾天

(2022-10-16 17:45:29) 下一個

房顫是常見病,最大的危險因素是年齡。50歲以下每年發病率是0.2/1000, 70歲以上是9.6/1000。房顫的特點之一是心率時快時慢。

在加拿大時,急診室醫生打電話,要我收房顫病人,心率140。 我說: 心率140有什麽大不了,靜脈注射美托洛爾 2.5毫克,同時口服美托洛爾 50 毫克。等一小時,如果心率沒降,再注射美托洛爾2.5毫克,再等一小時。如果心率還是沒降,我就收這個病人入院。80%以上的病人,心率在急診室恢複正常,出院。

到了美國,遊戲規則改變。

病人,男,70 多歲。幾乎所有這個年齡的住院病人,都有一大堆相同的毛病: 房顫、心衰、高血壓、糖尿病、慢性腎功不全、關節炎、慢性疼痛和抑鬱症。

病人呼吸困難幾天。到急診室一查,房顫,心率140。趕快收入院,靜脈滴注地爾硫卓(Cardizem)。第二天,心率降到 100 左右。心血管會診,作經食道心髒超聲波(TEE)電擊複律。房顫病人,心房內可能有血栓。經食道心髒超聲波可以看心房內有沒有血栓。沒有血栓則電擊複律。如果病人心房內有血栓,又電擊複律。血栓可能脫落,流入腦袋,造成中風。不過,這個病人心率第二天基本正常,沒有電擊複律的指征。 不管有沒有指征,幾乎每個住院的房顫病人,都被TEE電擊複律。

我接手時,病人已經住院4天。我認為這個病人可以出院。耐心等了一天。第5天,準備讓病人出院。病人說他下肢無力。我說: 下肢無力是慢性症狀,可以出院,在門診理療。Social worker 說:應該找醫院的理療師(Physical therapist PT) 看看。我最怕理療師看這種病人。一看,就說,這個病人回家不安全,應該送到康複醫院(Rehab)。 雖然怕,還是得找理療師。理療師一看,說:病人下肢無力,應該到康複醫院。病人是不能出院了。等Social worker 到處找康複醫院。

電擊複律後,病人轉為正常竇性心律。但是第7天,又成了房顫。心率130 左右。然後又是同一個過程;靜脈滴注地爾硫卓(Cardizem) ,滴注胺碘酮。 滴了一天,第8天又去經食道心髒超聲波電擊複律。我碰到心血管醫生。我說你們這麽麻煩幹什麽。 這種病人,就是控製心率,不需要轉為正常竇性節律。電擊複律也轉不了。說是這麽說,心血管醫生要怎麽作,都是他們的事。

第8天,病人就不該我管了。十幾天後,偶爾查了一下這個病人。保險公司不批準康複醫院,病人最終還是出院回家,門診理療。在醫院折騰了15-16天,在加拿大我隻需要幾個小時。不過,這麽一折騰,為醫院貢獻了幾萬美金。我也跟著沾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並州客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luck86' 的評論 : 謝謝。
並州客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aladirk' 的評論 : 謝謝。 這些文章是寫給非醫學人士讀的。 有時候偷懶,沒有把一些英文改為中文,一些概念也沒有解釋。
luck86 回複 悄悄話 同讚,同謝。
baladirk 回複 悄悄話 這是內行的寫作。多寫一些類似的高級“科普”博文。謝謝。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