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捷潤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隻為途中與你相遇(去看珠峰 一)

(2017-01-22 22:24:08) 下一個

我前兩年讀過一本書叫《珠穆朗瑪:隻為途中與你相遇》,其作者王秋楊是一位女登山家。她在書中講述了攀登珠峰的故事,我對這本書很感興趣。

明眼人一看便知道“隻為途中與你相遇”出自倉央嘉措的《愛的信徒》“那一世,我翻遍十萬大山,不為修來世,隻為路中能與你相遇。”當然原詩作者究竟是誰是另一個話題,這裏不討論。而書的一開始便記述了一段令我望塵莫的事情。

 

   “徒步南極極點之後,我先帶著兩個兒子登頂了四川四姑娘山大峰,接著又登頂了世界第六高峰——卓奧友峰(海拔8201)20072月,又帶著兩個兒子登頂了乞力馬紮羅。然後,20074月,我去了最高峰珠穆朗瑪峰。”

 

我是真羨慕那些身體好,可以挑戰世界高峰的人。可惜我做不到,僅在香格裏拉這樣三四千米的高度上,我便會每天頭痛,不得不抱著一個小氧氣罐去看景點,不要提世界最高峰了。

 

到了尼泊爾,好在有乘飛機去看珠峰的旅遊項目,我終於可以不用辛苦攀爬便可以淩駕於珠峰之上了。當然這類的項目也有不足,因為我過去也曾乘小飛機去看過阿拉斯加的迪納利峰(麥金利峰),少有些經驗。

不足之處是,第一,飛機一般比較大,駕駛員不太可能為你傾斜機翼給你拍照提供方便,而且拍照隻能透過玻璃窗,效果很不好。第二,飛機不會飛到離珠峰很近的地方,不會有親密接近的刺激。第三,飛行路線不可能環繞珠峰,因為珠峰北麵是中國。第四,不可能從珠峰上抓一把雪吞進嘴裏,這一條兒目前而言是廢話。但是幾十年之後,乘飛機而踏上珠峰很可能是極商業化的事情,比去月亮旅行容易多了。有利之處有,第一,一次能看十餘座七八千米的世界級高峰,包括卓奧友峰,爬山的話一次不可能看到這麽多。第二,沒有很大危險,目前攀登珠峰的死亡率是7%,比前些年的10%有所進步。技術手段在提高。第三,看完了回來可以吹噓一番。雖然在尼泊爾沒有見到處女神(Kumari),看見了珠峰也算見到了神。尼泊爾人認為那些高高的山峰都是神。權衡利弊之後,我還是決定去乘飛機看珠峰。

 

老中都喜歡看帶“最”的景物,最大的瀑布,最長的河流,最大麵積的珊瑚礁,等等。最高的山自然有無窮的魅力,更何況它是神哪。隻有親眼看見,回來才好寫詩。

 

那天清晨,天空晴好。朝霞邀請我等上飛機,感覺好極了。試想如果天公不作美陰天下雨下雪,我可就去不成了。飛機挺大,空氣壓力客艙,不需要氧氣麵罩。(待續)

(駕駛艙中望珠峰,中間黑色金字塔形的那個即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