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捷潤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我的巴西狂歡節---(四)歡樂的種子

(2016-08-16 14:46:21) 下一個

(歡樂頌)

其實狂歡節最初起源於歐洲的宗教,它與天主教的年曆相關。藍特(Lent)大齋期開始於複活節前40天,在此期間人們節食,嚴格律己,沒有歡愉活動。人們在進入藍特之前最後的歡樂聚會便慢慢演變成狂歡節。據說裏約熱內盧狂歡節始於19世紀中葉。最初時狂歡節的規模並不大,僅限於貴族舉行的一些室內化妝舞會,人們戴上從巴黎購買的麵具,盡情地歡樂。1852年,樂隊指揮,葡萄牙人阿澤維多帶領樂隊走上了街頭。隨著節奏明快的樂曲,街上無論是黑人還是白人,是窮人還是富人,男女老少都跳起來了,整個城市歡騰起來了。阿澤維多的這一舉動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成為裏約熱內盧狂歡節發展史上的一個裏程碑,標誌著狂歡節成為大眾的節日。

在裏約狂歡節開幕前兩個月市民們會選出“莫莫王”(“狂歡節國王”),“狂歡節王後”和兩名“狂歡節公主”。被選中的人有無限榮譽,同時也將為狂歡節辛苦工作。歡節開幕那天,裏約熱內盧市市長在市長官邸,親手將城門的金鑰匙交給“莫莫王”的,象征著一年一度的狂歡節正式開始。據說這一儀式是為了紀念兩百多年前巴西第一位君主——佩德羅一世抵達巴西。交鑰匙儀式之前,“莫莫王”還與化裝成巴西皇室成員的演員在街上進行馬車巡遊,接受民眾的熱烈歡迎。從鑰匙交接起,在長達一周的狂歡節中,整個裏約熱內盧城都要由“狂歡節國王”象征性地“統治”,全體市民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盡情狂歡。“莫莫王”的主要使命就是帶領大家盡情跳舞、盡情享樂。國王,王後,公主們將作為裏約熱內盧桑巴舞隊的領袖參加狂歡節的彩排和正式演出。

 

(狂歡節國王和狂歡節王後,此照取自網絡)

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有狂歡節,隻是巴西把它搞得精彩絕倫,在場麵規模上,在持續時間上,在服裝色彩上,在參加人數上,在人們的熱情上,是世界上任何國家都望塵莫及的,令人歎為觀止。

前麵說過絕大多數的遊客看桑巴表演比賽隻是看熱鬧,不知道重點要看什麽。這裏簡單介紹一下桑巴舞學校表演比賽的基本知識。在巴西大城市的遊行表演,每個學校有一小時左右。在裏約是一小時二十分鍾,在聖保羅是一小時五分鍾。在裏約觀禮台,每個學校在規定時間內要走過一公裏的比賽場地。表演者不是一直再前進,很多時間他們會停下來表演。表演是有情節的,要講述一個故事。

 

(評審團在對麵的藍色包廂中)

評委主要評判的表演項目有以下幾個。1. 表演團隊的先頭部隊,它一般由1015人組成,他們的任務是以舞蹈方式介紹表演的主題。早年先頭部隊有學校領導組成,他們身著最華麗的服裝向觀眾致敬。現在先頭部隊裏加進了表演者,有時表演者還戴著帽子和尾巴。

2.彩車是表演中必有的內容,一般第一輛彩車都包括學校介紹部分。所有彩車不允許有動力驅動,必須由人在下麵或後麵推進。彩車的大小也有一定限製。

3.表演進行水平和和諧性。對於評委而言,表演者如何表現故事,是否所有人如同一體極為重要。這是一個主要的評分項目。

4.每個學校的表演有一個主題,圍繞主題一係列的情節會在表演中呈現,這一係列的情節如何解釋反應主題是評委們評判的大項目之一。

5.另一個主要評判項目是桑巴歌曲,評委們重點關注在旋律,歌詞,是否圍繞主題,是否有偏頗和錯誤等方麵。

6. 每個桑巴舞學校要有一位女旗手,她身著圈式裙子,裝飾鮮豔,其重要任務是要保持旗子招展。她身邊有一位“舞會主人”(Mestre-sala),他的任務是吸引所有人的目光到女旗手身上來。旗手和“舞會主人”也是一項重要評判內容。

7. 還有一項評比內容是打擊樂隊,每個學校有一個大鼓樂隊,它的表演水平要影響總積分。

當然還有許多內容會出現在表演中,如鼓樂隊指揮,鼓樂隊女王,老衛士(一群年級大的桑巴舞者),歌手,獨舞女郎,大媽連(由至少100名年紀大一些的女子組成),等等等等。

 

(煙火彩繪夜空)

在裏約觀禮台,表演之間還會放煙火。看著一朵朵的煙花彩繪夜空,我興奮不已。在下一個學校表演中,有一群裝扮成弓箭手的人,他們行進到我們看台處突然停下來,拉弓射箭,將一朵朵白玫瑰花射到我身邊,周圍的人們慌忙去搶,這真是一個小小的驚喜。天上煙花,表演者服飾八門五花,觀眾頭上戴花,我手中持花。這一夜的感覺是如此地奇特,我恍惚在一個虛擬的世界。

(射箭獻花)

在裏約的這幾天,我感覺巴西的狂歡節比我們的春節還熱鬧。巴西各地大大小小的歡慶聚會到處都是,而不僅僅是在大型的表演中心,大型的廣場。有一個下午,我看到一條大街上密密麻麻擠滿了歡慶的人群,人們興高采烈,打扮成什麽人物,動物,物品的都有。街口拉了一條大大的橫幅,上麵寫著“裏約2014街頭狂歡節”。距離我們下榻的酒店不遠的地方有個不大的廣場,有天晚上我聽說那裏有聚會,便跑去看熱鬧。那裏實實在在地聚集了不少年輕人,附近的馬路被封鎖,機動車不允許通行,而參加歡慶的一些雙層巴士不時地緩緩駛過廣場。巴士上有唱歌的,有跳舞的,有演奏樂器的,真是熱鬧。

(街頭狂歡節聚會)

如果你要攀登世界最高峰,你去珠穆朗瑪峰。如果你要領略萬眾歡樂的最高峰,你去裏約狂歡節。我以為西方的人生觀更重視人與自然的關係;中國的人生觀更重視人與人的關係;印度的人生觀更重視人與自我的關係;而巴西的人生觀恐怕更重視人與歡樂的關係吧。巴西的狂歡節讓我思考了許多,我們這個民族從來提倡“先天天下人之憂而憂,後天下人之樂而樂”,“居安思危”。我也不例外,自覺不自覺地秉持著這種理念。巴西狂歡節在我的思想裏播下了學會歡樂的種子,它讓我再思考了希臘先哲伊壁鳩魯的思想。

這便是我要同你分享的“我的巴西狂歡節”,讓我們共同記住。

it is impossible to live wisely and well and justly without living a pleasant life –Epicurus

沒有歡樂的人生就不可能活得聰明,活得令人滿意,活得正當 --伊壁鳩魯

 (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