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捷潤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我的巴西狂歡節 (三) 我們隻會工作賺錢

(2016-08-15 17:45:44) 下一個

“The United States is all work Poeple don't sing people don't dance and people don't play an instrument And it‘s sad really。。。。” ---David de Hilster whose International Samba School became the first non-Brazilian school allowed to play for the Rio Carnival.

“美國人就知道工作。人們不會唱歌,不會跳舞,不會演奏樂器。這實在是悲慘。。。”說這話的是一位叫大衛。德。黑斯特(David De Hilster)的美國人。這位老兄可不是等閑之輩,他是紀錄片製作人,視覺藝術家,電腦科學家。他娶了一位巴西太太,並成立了國際桑巴學校(International Samba School)。他的學校是第一個被允許參加裏約狂歡節比賽的非巴西桑巴舞學校。

其實桑巴舞學校並不是是教學機構,而是社會團體,是一個諳熟如何組織大遊行表演的群體。為了每年4天的狂歡,每個學校要準備一整年。平均一個學校要花費50萬美元一年,頂級學校要花費100萬美元去製作服裝,演練,彩排。每個學校最後參加比賽的人數大概是3千到5千人之多,比一個團人不少。

你可能會想這麽多人參加,我是否能試試?  對不起,你想進桑巴舞學校還沒有那麽容易。雖然巴西沒有什麽種族歧視,但許多桑巴舞學校不收外國人。理由是他們葡萄牙語不好,唱不好桑巴主題曲,聽不懂指令,跳不好桑巴。你要想參加最後14個頂級學校中的一個,可以說“蜀道難,難於上青天。”桑巴舞在巴西人的血液裏,與生俱來,我們老外沒有特別的天分是難能同日而語的。現在你可以想象大衛。德。黑斯特的學校可以參加比賽是多麽不容易了吧。

再想想黑斯特所說,對於我們海內海外的中國人而言,那話也挺合適,不過我還要加點東西。“中國人就知道工作,隻崇拜金錢。人們不會唱歌,不會跳舞,不會演奏樂器。這實在是悲慘。。。”

(待續)

(一路高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