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酒店後,我媽留在酒店休息;我在傍晚七點離開酒店,前往巴黎王子公園球場,觀看當晚大巴黎主場迎戰尼斯隊的法甲比賽。
我先坐T3b輕軌來到馬約門(Porte Maillot)站下車,再轉乘公交車前往球場。
途中,在麥當勞的廁所外發生了一段小插曲。我在排隊時和兩位英國婦女交談了幾句;當她們得知我是中國人、且剛去過倫敦時,其中一位婦女表示自己住在倫敦、丈夫是一名馬來西亞人。
在巴黎多菲納大學旁等待轉車
原本公交車是直接前往巴黎王子公園球場旁的車站;但由於比賽日封路,公交車改道,我隻能在離球場幾個街道外的車站下車。
走在我前麵的大巴黎球迷
此時離開球時間還有二十分鍾。我看下車的地方離法網舉辦地
-
羅蘭加洛斯球場不遠,於是趁著天還沒黑,去網球場打卡,一石二鳥。
眺望巴黎高速公路
前麵的標牌寫著羅蘭加洛斯球場入口。該球場建於
1928
年,球場的名字是為了紀念法國一戰戰鬥機飛行員、民族英雄羅蘭
.
加洛斯
繼續向前走,看到菲利普
.
沙特裏耶球場
該球場建於
1928
年,是羅蘭
.
卡洛斯球場的核心
“
中央球場
”
。在
2019
年翻新後,可容納
1.5
萬名觀眾。可伸縮的屋頂和泛光燈則在
2020
年法網公開賽啟用。
這個雕像我曾以為是某個網球選手的,後來上網查到是羅蘭
.
卡洛斯本人。上麵的飛行員護目鏡很明顯了。
網球場的所在地位於
16
街,那一段又被稱為
“
戈登
.
貝內特
”
街,以紀念美國《紐約先驅報》的創始人、美國著名報人
Gordon Bennett
沿著場外圍欄向西走。
1
號門
近看菲利普
.
沙特裏耶球場
鐵將軍把門
法國網球公開賽一般於每年
5
月底至
6
月初舉行,是全球最高水準的紅土網球比賽;我去的時候是四月底,當局正在球場內進行法網的準備工作。
球場外掛著的兩幅大型海報。男選手是
“
紅土之王
”
、曾獲得
14
個法網冠軍的納達爾;女選手是獲得三屆法網女單冠軍的
Serena Williams
蘇珊
.
朗格倫球場,建於
1994
年,是可容納一萬名觀眾的法網第二大球場。一個覆蓋球場的可伸縮屋頂在
2024
年巴黎奧運會前安裝完畢。
十號球場及背後的蘇珊
.
朗格倫球場
雖然羅蘭
.
加洛斯球場的表麵被認為是
“
紅土
”
,但實際上是以白色石灰岩鋪設,並在其上覆蓋著數毫米厚的紅色磚粉。在
7.6
厘米厚的多孔石灰岩層下麵是
15
厘米厚的火山岩,然後是
91
厘米厚的沙子,所有這些都坐落在混凝土板上。用滾筒把碎磚壓在石灰岩表麵,而後淋水。這個過程重複多次,直到一層薄而致密的表層覆蓋每個球場。
碎磚的深度足以留下腳印和球痕,但不會造成球場變得鬆軟或濕滑。在比賽期間,工作人員會在比賽前和每盤比賽之間用拖曳矩形鏈條來平整場地表麵。紅色磚粉會根據需要補充(在大型比賽中每天補充)。
1928
年,天然紅土球場麵臨著嚴重排水不良問題,當時即便是短時間的降雨,球場往往在兩到三天內都無法使用。而石灰岩
/
碎磚表麵則被視為解決這一問題的最先進方案;石灰岩
/
碎磚的組合最初是在英國開發,此後又開發了許多其他的合成紅土表麵。這些材料鋪設的球場與天然紅土球場的打球感謝非常相似,都被歸類為
“
紅土球場
”
。
近一個世紀以來,幾乎不再有
“
真正
”
的紅土球場,世界各地各種
“
紅土
”
表麵的成分差異解釋了它們在比賽特性上的巨大差異。維納斯
.
威廉姆斯曾說過:
“
所有的紅土球場都不一樣,沒有一個是相同的。羅蘭
.
加洛斯是最好的
”
。
繼續向前走。前麵有鐵門開著,旁邊站著幾名工作人員;看到我沒打算從鐵門進入,他們似乎鬆了口氣。
來到網球場的最西端,拐了個彎,看到了
16
號球場。
海報上用法文寫著
“2023
年法國個人錦標賽,由法國網球聯合會主辦,於
6
月
15
日至
7
月
6
日以及
8
月
14
日至
8
月
25
日舉辦;免費入場
”
。
不清楚為什麽兩年前的比賽海報還掛在鐵欄上。
從南麵看蘇珊
.
朗格倫球場。
網球場周圍的環境。
網球場的正門(在南麵),也是唯一讓汽車通行的大門。
走了半小時,圍繞羅蘭加洛斯球場走了一圈,完成了對法網主辦地的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