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金頭腦

徐誌摩的思路,徐霞客的文筆。天馬行空,喜歡寫作。閱讀曆史、地理等知識,追尋探險背後的故事。曾上電視參加益智類競賽節目-金頭腦,並奪得月優勝。這就是我,一個愛好廣泛的小夥子。
個人資料
灣區金頭腦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我在舊金山加大UCSF的工作經曆

(2025-04-08 23:16:55) 下一個
2006年夏天,當時我在舊金山讀大學本科二年級。我得到了一個在舊金山加大UCSF打暑期臨時工的機會。
 
我申請的職位是行政助理(Administrative Assistant), 負責在舊金山西南部的加大診所UCSF Medicine Center at Lakeshore 進行打雜工作。
 
 
上班前,先去位於3333 California Street 的舊金山加大臨時工項目的辦公室進行培訓、填表。這裏也是我們進行麵試和技能測試的地方。
 
我在診所裏的工作主要有兩項。其一是早上檢查診所內的醫療用品(包括醫生用的手套、檢查病人時的一次性耳塞、棉簽、紙巾、紙杯、測試盒等等)是否已經準備好;如有需要,則從診所庫房裏把這些醫療用品拿入檢查室內把它們安放好。
 
其二是整理、搬運文件,主要是病曆。診所內的病曆庫非常巨大,病曆按照英文字母順序排列,平時擺放在診所內的可移動式文件架裏;病人看病前的幾個小時,要把病曆從文件架中拿出來,看完病後則放回去。每個可移動式文件架都非常巨大沉重,要推來推去。有時候有空沒什麽事幹時,科長會讓我們重新檢查一下病曆文件,看看有沒有放錯。
 
20年過去了,不知道現在還是不是用這種方式來整理這種紙質病曆文件?
 
由於是二十年前的經曆了,當時的很多事情已經不記得了。隻記得裏麵有一位不太會說中文的中年華人男性(可能是移民第二、第三代),在診所內工作了起碼十幾年,說話比較憤世嫉俗。另外,還有一位同事是非洲裔年輕人,沒怎麽接觸。
 
多數時候,我都是自己一個人工作,沒有機會和其他人交流。
 
我上班的時間比較早,可能是上午八點。由於我就住在附近的日落區,每天上午走路上班;中午有半小時的休息時間;下午大概四點半下班。
 
工資大概是每月結一次,由員工自己上網填表,臨時工項目辦公室進行審核。時薪比舊金山最低工資要高一些。
 
做了一個月後,項目負責人對我比較滿意,打算在八月底大學開學後繼續讓我每周在診所工作30-35小時。我考慮一下,想著一方麵這個工作與我專業(商科)無關,工作時間太長反而會影響我的學業;二來這個工作太無聊,所以就婉拒了她的提議。但是我也答應,如果診所實在缺人的話,我可以每周來工作幾個小時左右。
 
開學後的八月至十一月,我一共在UCSF診所工作了六十多個小時。從電子郵件上看到,我的最後一筆收到的工資是在2006年十一月,後來應該就沒有再在診所裏工作了。
 
 
在UCSF診所結束工作的十年後,我又一次與UCSF打交道。當時我已經失業了幾個月,最後找到了在UCSF基金會當臨時工(或者合同工)的工作。雖然這項沒有福利或者其他正式工的待遇,但好歹也是一份工作,可以“騎牛找馬”。
 
我在UCSF基金會中的“禮品和捐贈”會計部內工作。工作任務包括:管理總賬日記賬(General Ledger), 記帳分錄和對賬; 為舊金山加大基金會提供禮品處理、捐贈者數據庫維護、和客戶服務;向會計總監匯報
 
由於我隻是整個UCSF基金會中的一個小螺絲釘,看不到大的圖畫,所以很長時間我都不清楚自己在幹什麽,隻是按步就班、聽從指令去幹活。但當我幹了幾個月後熟悉了流程,大概可以總結一下我在基金會中工作的意義。
 
根據官網的描述,“舊金山加大基金會及其誌願者董事會通過為大學籌集資金來支持UCSF促進全球健康的核心使命”。
 
“私人捐助者的捐贈幫助我們吸引和留住最優秀的學生和教職人員、做出突破性的發現並提供富有同情心的護理,從而使UCSF躋身世界頂尖健康科學大學之列”。
 
“UCSF基金會:鼓勵和管理校友、朋友、公司、和基金會向UCSF的捐款;確保嚴格按照捐贈者的意願使用禮品;通過非營利性的UCSF基金會投資公司管理捐贈資產;通過UCSF的大學發展和校友關係辦公室管理捐贈,該辦公室負責與捐贈者的溝通”。
 
從上文來看,除了實物(比如物資、設備等)以外,大部分捐贈者應該都是捐錢。根據捐贈者的意願,捐款可能用於學生的獎學金、某些交換生項目、某些科研項目的短期或者中長期資助(Funding)、實驗室設備、教學樓、宿舍樓等。已經完成的大型捐贈包括:由臉書創辦人Mark Zuckerberg 夫婦捐贈並命名的Zuckerberg 舊金山總醫院(Zuckerberg 的太太Priscilla Chan在UCSF畢業);由Salesforce創辦人貝尼奧夫(Marc Benioff)捐贈並命名的Benioff兒童醫院。
 
在捐贈過程中,很多捐贈者首先是????諾(pledge)若幹捐款,隨後才一次性或分期完成這筆捐款。我們部門的工作,則要記錄下承諾以及捐款,在數據庫中列清楚捐贈者的承諾總額及捐款金額;然後與其他部門合作,向捐贈者報告項目的進度,讓他們了解自己的捐款去了哪些地方。
 
一般來說,非營利機構會把10%的捐款用於管理費用,包括租金、水電費、工資、財務費用、籌款成本等等。我們這些為UCSF基金會工作的人員的工資也是從捐款裏出來的。
 
在UCSF基金會工作了近一年,有很多難忘的人和事:
 
基金會在每個月舉辦一次生日派對,一般是在月初的周五早上九點,為時約半小時,有簡單的貝果(Bagel)和油炸圈餅提供。整個辦公室有一百多名員工,每月生日的員工有十幾人。每次派對,生日的員工就岀來簡單地介紹一下自己。
 
我們的午餐時間是一個小時。員工們自發組織了一個讀書會,每月舉辦一次,在午餐時間舉行,為期半小時。大家在讀書會上分享讀書心得。我也參加過幾次。
 
我們“禮品和捐贈”會計部共有四個人,除了總監和我以外,另有一男一女兩名正式員工;其中男的來自埃及,女的應該是在美國出生。他們三個人的座位很近,我坐得最遠。
 
坐在我後麵的是一名土生土長的舊金山人。她大概五六十歲,住在舊金山的諾伊穀(Noe Valley)。她比較熱情,經常和我聊天,並關心我的近況(因為知道我不是正式員工)。閑談中,我得知她幾年前喪偶,可能也沒有孩子。她是上文提到的“讀書會”的主要負責人。
 
坐在我前麵的是一名來自費城的香港人。我和他泛泛而談,不清楚他的背景。
 
還有一名中年法國人,經常過來“竄門”。他的容貌和口頭禪很像是某個電視劇中的“醫生”角色。據他介紹說,幾年前UCSF基金會曾進行過一次裁員,他被裁了,後來被他現在工作的部門總監給“撈”回去。他經常給我們看他家人的照片,尤其是還在讀大學的女兒。
 
 
在UCSF基金會工作期間,有三次與同事外出“公款吃喝”的經曆。第一次是剛入職不久,參加節日(聖誕節、新年)部門聚餐;第二次是2016年六月,好像是UCSF其他部門舉辦什麽周年活動,邀請我們部門去參加,部門總監就批準我們三名員工在中午前往,記得比較清楚的是,我們是坐計程車(不是網約車)去的;第三次是2016年八月,UCSF基金會在新落成的傳教站灣(Mission Bay)園區召開全體員工大會(All-Hands Meeting), 會後在舊金山灣旁的海鮮餐廳Mission Rock Resort吃飯,那裏可以俯瞰水麵、有壯麗的景色,令人印象深刻。
 
我上班那會兒,UCSF基金會的辦公室位於舊金山金融區 - 220 Montgomery 街五樓。每天早上我從日落區坐輕軌前往舊金山金融區,八點半前進入辦公室;午餐時間一小時;下午五點半下班,去輕軌站坐輕軌回家。
 
 
中午吃完飯後,如果還有時間的話,我會去樓下金融區走走。某天中午,當經過一間越式三明治餐廳時(可能在現在的藍瓶咖啡店對麵),牆上掛了一張通告,寫著老板退休、店鋪結束營業,感謝顧客支持等等。
 
2016年的某個夏末中午,我約了在附近上班的一位朋友,前往金融區的Sansome街和Pine街嚐試食物餐車(Food Truck)
 
某天下午三點,辦公室突然發電郵,說舊金山金融區突然斷電(或者是什麽抗議活動),讓我們提前下班。
 
2016年初,UCSF基金會來了兩名新員工,都是年輕漂亮的剛畢業不久的女孩子。其中一名是來自加拿大的白人(已婚),另一名是從德州大學畢業的華人。她們兩人的到來,一時在公司公共場合的閑聊中占據了中間位置。我倒是沒什麽機會和她們交談。
 
基金會在牆上顯眼位置掛了一個類似於溫度計的巨大標識,顯示我們當年的募款目標,以及到目前為止實現了多少。
 
基金會曾經在辦公室裏舉辦幾次小型活動,增加我們交流的機會。有一次是介紹自己的中學時期,我把在廣州十六中的畢業照拿了回來並與(其他同事帶回來的照片)一起貼在牆上,引起了一些人的興趣。
 
2016年4月8日至9日,1500多名舊金山加大校友齊聚在舊金山費爾蒙特酒店(The Fairmont San Francisco), 參加年度的校友周末慶祝活動。該活動需要大量義工做校友接待工作。當時我想爭取表現,增加在UCSF獲得正式工作的機會,所以連續兩天去做了義工。
 
2016年年中,UCSF基金會裏一名和我一樣也是合同工的東歐人,被告知合同到期了,當天就離開了辦公室。後來,了解他情況的同事們在閑聊時,說“他老婆剛剛生了一對雙胞胎,一家四口在舊金山租一個房間,擠在一張床上睡覺,這可怎麽辦……”
 
作為一名合同工,我經常擔心自己的工作不保。每當UCSF有正式的相關工作職位空缺,我就趕緊上網申請。可惜麵試了幾次,全部铩羽而歸。到了2016年十月,我因為私人原因要離開舊金山、搬到南加州,也就此離開了工作近一年的舊金山加大基金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格利 回複 悄悄話 雖然寫得有點零碎,但點點滴滴都是心情和經曆。
全球戰略 回複 悄悄話 為博主將 UCSF 正確的翻譯成“舊金山加大”點讚!長期以來,這所著名大學會被錯誤的翻成“加大舊金山分校”(另有更搞笑的“加大伯克利分校”,引發愚蠢的問題:總校在哪裏?)。是開始根據中文習慣(如“上海交通大學”,而不是“交通大學上海分校”)糾正翻譯錯誤的時候了!
chufang 回複 悄悄話 現在都不會有病曆卡了。拜賜奧巴馬,病員所有資料都在電腦中。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