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金頭腦

徐誌摩的思路,徐霞客的文筆。天馬行空,喜歡寫作。閱讀曆史、地理等知識,追尋探險背後的故事。曾上電視參加益智類競賽節目-金頭腦,並奪得月優勝。這就是我,一個愛好廣泛的小夥子。
個人資料
正文

邦克山戰役

(2023-12-01 21:44:20) 下一個

幾年前,我在波士頓坐船觀光時,看到軍艦後麵有一座大型方尖碑;導遊說這是邦克山戰役紀念碑。該戰役是美國獨立戰爭初期的一場重要戰役。

 



1764年至1775年期間,北美十三州殖民地與宗主國英國爆發多次衝突。在今天的波士頓,有一條四公裏長的“自由之路”;遊客們參觀訪問後,就會了解那段曆史的大概狀況。

 



1775年四月的“列克星敦的槍聲”,打響了美國獨立戰爭的第一槍;北美民兵與英軍走上了武裝對抗的道路。

列克星敦之戰後,英軍退守波士頓,北美民兵開始包圍波士頓。當年六月,波士頓英軍等來了來自英國本土的援軍;北美英軍總司令蓋奇決定主動出擊,打破民兵的包圍。

與現代的波士頓相比,當年波士頓的地理環境有很大不同。除了東邊依然是大海外,北邊是一水相隔的查爾斯頓半島,西邊是遼闊的河灣,南邊是狹窄的波士頓地狹。作為一個麵積不大的半島,當時的波士頓易守難攻,但是其港口容易遭到南北兩方的炮火封鎖。英軍計劃先占領北邊的查爾斯頓半島、再攻占南邊的多徹斯特高地,以確保波士頓港口的安全。

 



英軍的計劃被北美殖民地間諜獲得。6月16日,北美民兵決定前往北邊的查爾斯頓半島布防。

當時的查爾斯頓半島,正南邊是查爾斯頓鎮,與波士頓以一條300米寬的查爾斯河隔河相望;查爾斯頓鎮正北是一座海拔19米高的布裏德山(Breed’s Hill);再往北是海拔34米高的邦克山(Bunker Hill); 邦克山的西北是一條狹窄的地峽,控製著唯一一條從查爾斯頓半島通往民兵大本營劍橋鎮的道路。

由於英軍有製海權,為免英軍直接從地峽攻擊包抄,四千名民兵在查爾斯頓半島的布置為幾道防線:1600人守在布裏德山的工事中;左右兩翼有1350人和六門大炮;200人在邦克山作第二道防線;741人待在地狹作第三道防線以防英軍包抄。

 



6月17日淩晨,英軍炮艇發現民兵在布裏德山挖掘工事,立即發炮轟擊;英軍將領克林頓要求立即出兵攻擊,但因為後勤、漲潮、軍艦集結等因素,英軍直到中午才開始行動。

英軍登陸後,以軍艦炮擊查爾斯頓,導致全鎮被大火焚毀;主力則攻擊布裏德山和兩翼民兵防線,但是兩次攻擊均被民兵打退,英軍傷亡慘重。

圖為英軍前兩次進攻的示意圖

 

 



克林頓在對岸看到英軍敗陣,即時組織援軍出發;布裏德山前的英軍達到三千人。

下午五點,重新調整後的英軍發動第三波進攻,集中軍力搶攻布裏德山。

此時民兵的彈藥幾乎耗盡,但起初仍造成大量英軍傷亡,其中海軍陸戰隊指揮官John Pitcairn 少校更因此戰死。不過,當民兵用盡彈藥而被迫近戰肉搏時,形勢即時逆轉。英軍步兵全部裝有刺刀,但民兵的火槍卻大多無此裝備。不久山上民兵被迫後撤,民兵領?瓦倫在撤退期間遭英軍擊殺。

 



在布裏德山激戰期間,民兵領袖命令在後方的上千名民兵前去增援;但是這批人懾於英軍炮火猛烈,沒有聽從命令。

在兩翼民兵的掩護下,大部分山上民兵逃出英軍包圍,安全退回邦克山。英軍迅速追擊攻山;民兵無心戀戰,部隊遺下火炮和挖掘工具於邦克山上,經查爾斯鎮地峽撤至後方陣地。傍晚英軍完全控製查爾斯鎮半島。

當天大部分的戰鬥都是在布裏德山進行的;然而由於英軍在地圖上標注錯誤,導致英國媒體將該戰稱為“邦克山戰役”;再加上戰鬥的最後階段英軍確實攻下了邦克山,因此後世將錯就錯把它稱為“邦克山戰役”。

後續:

英軍雖在邦克山戰役取得戰術勝利,奪取了波士頓對岸的查爾斯鎮半島,卻付出沉重代價。英軍一共有226人陣亡(19名軍官),828名士兵受傷(62名軍官),是整場獨立戰爭中傷亡人數最多的戰鬥。由於傷亡過多,英軍沒有再向民兵大本營劍橋鎮發動進攻。至於民兵雖然落敗,但是傷亡(115人陣亡、305人受傷、30人被俘)隻有英軍一半,繼續包圍波士頓,戰事因此陷入僵局。

 



邦克山戰役對交戰雙方的戰力評估有重要影響。在此之前,英軍一直視民兵為烏合之眾,在準備上多有輕敵之處;結果反而遭到民兵重創。此後英軍不再輕視民兵戰力,開始認真看待。

相比之下,民兵一方卻對自身的混亂與幼稚表現耿耿於懷,整支部隊完全缺乏有效指揮。各支民兵各自為戰,增援也充斥各種混亂及退縮,更有部隊不戰而退。稍後前往波士頓赴任大陸軍總司令的喬治華盛頓,上任後也嚐試作出改革,但其效果有限。

政治上,邦克山戰役也使十三州殖民地與宗主國英國的關係進一步惡化。兩個月後,英王喬治三世發步平叛詔書,宣布北美全部殖民地處於叛亂狀態,而必須傾國之力鎮壓,殖民地與英國修好的最後機會就此消逝。

邦克山之戰後的幾個月,雙方依然在波士頓對歭,誰也沒能打破僵局。直到1776年初,民兵成功把幾十門大炮從紐約上州運到波士頓,布置在波士頓港旁的多徹斯特高地,危脅英軍的補及線。英軍知道他們無法固守波士頓;1776年三月,一萬名英軍及幾千名效忠派難民乘船離開波士頓,駛往加拿大,民兵占領了波士頓。此後直到獨立戰爭結束,波士頓再無戰事。

英軍撤出波士頓,與其說是軍事上的失敗,還不如說是政治上的失敗

自從1768年進駐波士頓後,英軍與波士頓市民衝突不斷。1770年英軍向民眾開槍,造成五人死亡,被稱為“波士頓大屠殺”,激起了民眾的憤怒;隻是由於審訊判決英軍有罪,才沒有引起更嚴重的後果。

1774年英軍增派四千人進駐隻有一萬六千名居民的波士頓,並頒布“駐營法”等被北美人民稱為“不可容忍”的五條惡法,終於使局勢一步步失控,最終走向戰爭的局麵。

在英軍困守波士頓近一年裏,新英格蘭地區幾乎沒有一個城鎮向英軍提供補給,也沒有人向英軍提供有效情報。英軍多次外出買燃料、飼料、生畜等,均遭到北美民眾的抵製,甚至是堅壁清野(焚毀)以免被英軍使用。英軍隻能從加拿大甚至英國本土運補及,撤退隻是時間問題。

新英格蘭民眾起初視邦克山戰役為落敗,一直沒有加以紀念;美國獨立後,邦克山戰役被重新發掘。

1825年,民間組織“紀念碑協會”決定在布裏德山上建立起67米高的花崗岩石碑,以紀念邦克山戰役。

開工儀式在戰役第五十周年,即1825年6月17日進行;拉法葉候爵(曾任華盛頓副手、後是援美法軍司令)在布裏德山奠下邦克山紀念碑基石,並由美國國務卿Daniel Webster主持儀式。

邦克山紀念碑的建造期長達18年。為了籌措資金,原本已經買下戰場周圍15英畝土地的“紀念碑協會”,把除了山頂外的10英畝土地賣出。今天我們來到紀念碑,會發現幾十米外的地方全是民房。也許這正合先烈們的理念:讓曾經的戰場回複安寧,讓後人能安居樂業。

1843年,邦克山紀念碑完工。現由國家公園管理局管理,並成為美國國家曆史地標。

2006年,帝國時代係列推出了一款名為“帝國時代3:群酋爭霸”(The War Chiefs)的即時戰略遊戲。當中的戰役部分即有“邦克山戰役”。除了設定守方隻要堅守20分鍾即能獲勝外,其他的戰場環境、裝備、戰術等,皆同真實曆史相似度頗高。

 

 




遊戲部分我玩了幾次。即使是最高難度,我用民兵也能阻擋英軍20分鍾。

資料來源:https://en.wikipedia.org/wiki/Battle_of_Bunker_Hil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