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金頭腦

徐誌摩的思路,徐霞客的文筆。天馬行空,喜歡寫作。閱讀曆史、地理等知識,追尋探險背後的故事。曾上電視參加益智類競賽節目-金頭腦,並奪得月優勝。這就是我,一個愛好廣泛的小夥子。
個人資料
正文

喬治華盛頓的聖誕攻勢

(2023-12-25 12:01:26) 下一個

1776年八月,英軍登陸紐約州,企圖消滅剛剛宣布獨立的美國。經過三個月的纏鬥,大陸軍大敗,損失大量士兵,被迫退出紐約市和新澤西州,美國革命陷入了生死存亡的危機。

在大英帝國出兵鎮壓美國革命的過程中,因為兵源不足,於是大量使用歐洲大陸的雇傭軍。其中,雇傭軍的主力是來自德意誌黑森地區(現在的法蘭克福附近)的士兵。他們被稱為“黑森兵”。

在紐約戰役中,黑森兵多次擊破喬治華盛頓的大陸軍。到了十二月,英軍受陷於天氣、後勤等因素,止步於新澤西州,與大陸軍隔著特拉華河對峙。

由於大陸軍所有士兵會在1777年元旦服役期滿,喬治華盛頓若不能說服軍隊延長服役,或尋找代替兵源,則隻能任由軍隊解散。

到了十二月中,形勢向著有利於大陸軍的方向發展。

首先,英軍在新澤西州分散駐守,因為補及不足而到處征用糧食,進而演變成搜掠及強奸,連效忠派(保皇黨)居民也不能幸免。結果,不隸屬於大陸軍的新澤西民兵自發對英軍士兵發動攻擊,導致英軍疲憊不堪。

其次,大陸軍得到了生力軍的支援,華盛頓的直屬部隊從兩千人升至四千人;維吉尼亞州、康涅狄格州州議會將大量衣物糧食運至前線;大陸會議賦予華盛頓更多權力,讓他得以建立專職的炮兵軍團。

最後,美國革命的士氣因為Thomas Paine(潘恩)的著作而大受鼓舞。潘恩曾經著有“常識”一書,是推動北美殖民地決心獨立的重要人物。他在七月加入大陸軍行伍,擔任戰地記者。在革命的危急時刻,潘恩決定要為革命重振聲威,開始草擬第一篇的“美國人的危機”。12月19日,“危機”在“賓夕法尼亞周報”刊登,然後被多間印劇商製成小冊子,以快馬廣傳各地。“危機”在出版當日,已經在大陸軍的軍營廣為傳閱朗讀,令到軍隊士氣大振。

在獲得增援後,喬治華盛頓決定反攻新澤西州。他把首要目標放在一河之隔的特倫頓(Trenton); 不僅是因為該處僅有1500名黑森雇傭軍駐紮,實力較弱;而且該地遠離英軍其他據點,難以獲得支援。

華盛頓計劃在聖誕夜渡河夜襲特倫頓。傳統的說法認為駐防的黑森軍以為大陸軍無力反攻,而在聖誕夜放假,吃飽喝醉,疏於防範;但是更深入的研究發現,黑森軍知道大陸軍即將進攻,但是新澤西州的英軍遭到民兵滋擾,無法增援;由於天氣原因,黑森軍沒有在城外巡邏;而且黑森軍也多次把前來騷擾的新澤西民兵當成大陸軍主力,搞得普通士兵神經兮兮。

12月25日上午,大陸軍的彈藥、糧食、毛毯準備完畢。華盛頓決定兵分三路:自己親率2400人從北麵渡河;伊榮準將率700人從特倫頓對岸渡河;另有1500人從南路渡河佯攻。三路人馬計劃晚上渡河,第二天清晨合圍黑森軍。通訊口令是“勝利,或死亡”。



當天晚上,新澤西州的天氣急劇轉壞,刮起猛烈東北風,然後暴雨、冰雹以及暴風雪接踵而來,令到士兵難以渡河。計劃在下遊渡河的兩路人馬沒能渡河,僅有在上遊渡口的華盛頓部隊,在當地民兵、船員的支持下,克服了湍急水流、結冰河道、低能見度及逆風等障礙,將所有大陸軍士兵、六門火炮及物資安全運往對岸。

七十多年後,一位德國畫家創作了這幅“華盛頓橫渡特拉華河”的油畫,以紀念這件事。



渡河後,華盛頓在當地民眾的幫助下,很快來到特倫頓外圍。大陸軍兵分兩路,擊潰黑森軍在城外的哨站,搶占了地利優勢。



城內的黑森軍並沒有慌亂,而是排開陣列,與大陸軍炮戰。由於大陸軍的火力占優,又享有地利,最終把黑森軍打得棄炮逃跑。



黑森軍指揮官拉爾執意反攻,想奪回火炮。戰況相當激烈,日後的美國總統門羅在戰鬥中幾乎喪命,黑森軍指揮官戰死,火炮落入大陸軍手中。

喪失了大量軍官的黑森軍開始潰逃,最後大部分被困在一座果園裏。在火炮威脅、及大陸軍以德語勸降後,剩餘的896名黑森軍士兵向大陸軍投降。整場戰鬥持續不到四個小時。



大陸軍獲勝後,華盛頓召開軍事會議,商討下一步行動。當時他已得悉其餘兩路友軍並未渡河,自己在特倫頓孤軍深入,且沒有帳篷可供休息,最終決定大陸軍在傍晚撤退,並在第二天渡河返回賓夕法尼亞州。

黑森軍在此戰中共有22人死亡,83人受傷,896人被俘;大陸軍在戰鬥中無人死亡,隻有幾人受傷,但在行軍途中因為傷病及嚴寒而死的士兵數目可能有幾十人之多。

此戰的規模有限,但對美國獨立戰爭有關鍵影響。大陸軍獲勝的消息在十幾天內傳遍北美十三州,革命群眾士氣大振,紛紛加入大陸軍陣營,為革命注入新血;對英國來說,此戰意味著大陸軍威脅仍在,英軍武裝平叛失敗,各個英國將軍與官員都互相推卸責任;英國的世仇法國則蠢蠢欲動,以私人公司的名義向大陸軍提供大量軍火,法王路易十四也私下向美國借貸一百萬法鎊(約20萬英鎊)。

接下來探討一下獨立戰爭中英軍失敗的原因。美國獨立戰爭前期,北美十三州的革命派、效忠派(保皇派)、中間派各占相當比例。其中新英格蘭地區是革命老區,英軍在撤出波士頓後再無武力征服新英格蘭的計劃。北美中部的紐約、新澤西、費城等地,是北美的政治、經濟中心,效忠派很多,其沿海屬性亦利於英軍登陸,因此英軍決定先控製這一區域,在擊潰大陸軍主力後,再扶持效忠派,恢複英國統治。至於南部地區,雖然效忠派也很多,但是離英國本土相對較遠,經濟分散在內陸鄉下種植園,不利於英軍控製,因此英軍在1776年一次登陸失敗的嚐試後,對南部暫時沒有想法。(兩年後英軍迫於無奈之下搞南部戰略,就因為以上的屬性而大吃苦頭)。

經過1776年夏秋的三個月激戰,英軍成功擊破華盛頓的大陸軍主力,迫使對方逃往費城、西點(紐約州)等地。然而,英軍的第二步動作:在英占區恢複統治的努力卻遭到失敗,可以說是政治上的失敗;當地的北美民兵多次襲擊英軍,恢複元氣後的大陸軍又渡河反攻,英軍疲於奔命。

特倫頓戰役後的三個月內,英軍多次遭到大陸軍的正麵攻擊、及北美民兵的敵後遊擊戰,損失慘重。至1777年一月,北美英軍的能戰之兵僅有一萬四千人,比半年前縮減超過40%;由於英國沒有那麽多人力、財力來支持北美平叛戰爭,因此繼續作戰變得越發不合算,主張繼續作戰的英國戰爭鷹派麵臨的壓力越來越大。

而大陸軍雖然也損失慘重,但本土作戰的他們得到了民眾的支持,較容易補充兵員。北美民兵的遊擊戰也給了英軍很大壓力。

1777年至1778年英軍和大陸軍互有勝負,法國、西班牙、荷蘭趁機向英國宣戰,英軍已經沒有在北美獲勝的可能。

後續:

2000年,一部展現該戰曆史、名為“The crossing “的曆史片在電視上上映。十幾年前我在美國大學讀Political Science (美國政治)時,老師曾在課堂上放映了部分片段。我當時是第一次了解到那段曆史,因此印象深刻。



即時戰略遊戲“帝國時代3”中,其中一關即為特倫頓戰役(Crossing the Delaware)。



資料來源:https://en.wikipedia.org/wiki/Battle_of_Trenton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